中小学生积极心理品质与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相关研究
发布时间:2017-10-07 12:06
本文关键词:中小学生积极心理品质与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相关研究
【摘要】:采用改编的积极人格特质问卷儿童版和自编的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现状问卷,对5289名中小学生进行调查,以探讨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与中小学生积极心理品质的关系。结果表明:心理健康课的开设、心理咨询室的设立以及心理老师的水平与学生积极心理品质的发展显著相关。此研究结果对中小学积极心理品质培养的启示是:高水平的心理健康课和心理咨询与辅导是积极心理品质培养的专门途径;在学校教育中全面渗透积极心理品质的培养是积极心理品质培养的基本途径。
【作者单位】: 广西教育学院教育科学学院;
【关键词】: 学校心理健康教育 积极心理品质 中小学生
【基金】:教育部基础教育一司“中小学生积极心理品质调查研究”课题(2010A02)
【分类号】:G441
【正文快照】: 一、引言积极心理品质作为积极心理学研究的核心内容,对个体心理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能够促进工作或学习绩效的提高;有利于提高主观幸福感水平;能够预防心理疾病的产生,有利于心理保健[1]。中小学阶段是个体心理发展的重要阶段,是人格形成的关键时期。因此,构建以培养积极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曲科宇;谈体育教师应具备的心理品质[J];克山师专学报;2000年03期
2 林桂辉;浅谈初中学生心理品质的优化教育[J];三明师专学报;2000年01期
3 纵艳芳;初论裁判员的心理品质[J];湖北体育科技;2002年01期
4 徐丽萍;浅论体育教师的心理品质和作用[J];安徽体育科技;2003年02期
5 熊捍红;谈谈大学生专注心理品质的培养[J];郧阳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3年04期
6 沈通俊;体育教师的心理品质构成[J];四川教育学院学报;2004年S1期
7 梁启文;在教学中培养和完善学生的健康心理品质[J];广西教育学院学报;2004年S1期
8 陈忠根;;制约大学生创新心理品质形成的因素分析[J];襄樊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年02期
9 朱艳妮;;医科教学中应重视学生优良心理品质的培养[J];山西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2期
10 宋刚;;校长应当怎样保持良好的心理品质[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06年08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孙晶;曲淑丽;许哲;;护士要具备良好的心理品质[A];中华护理学会全国中医、中西医结合护理学术交流暨专题讲座会议论文汇编[C];2009年
2 崔应珉;贾成祥;张书文;徐江雁;陈德p,
本文编号:98774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iaoyujiaoxuefangfalunwen/98774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