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区智慧教育背景下“翻转课堂”的实践与思考
本文关键词:园区智慧教育背景下“翻转课堂”的实践与思考
更多相关文章: 苏州工业园 政府间合作 均衡化 教育发展趋势 课程设计 战略课题 仰望星空 教学形态 学校特色 校外教育
【摘要】:正一、园区智慧教育大背景苏州工业园区作为中新两国政府间合作的旗舰项目,经济、社会高速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为主动适应和融入互联网时代,园区于2008年启动"非凡城市,智慧园区"城市名片和品牌的创建工作,并于2013年初,以高分入选住建部首批国家智慧城市试点,提出打造宽带园区、协同园区、宜居园区、亲民园区和云彩新城的"四区一城"发展目标,努力将建成全国领先的信息化高科技园区和国际一流的智慧型城区。园区智慧教育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成为园区教育现代化、均衡化、特
【作者单位】: 苏州工业园区教育局;
【关键词】: 苏州工业园;政府间合作;均衡化;教育发展趋势;课程设计;战略课题;仰望星空;教学形态;学校特色;校外教育;
【分类号】:G434
【正文快照】: 一、园区智慧教育大背景苏州工业园区作为中新两国政府间合作的旗舰项目,经济、社会高速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为主动适应和融入互联网时代,园区于2008年启动“非凡城市,智慧园区”城市名片和品牌的创建工作,并于2013年初,以高分入选住建部首批国家智慧城市试点,提出打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江苏省苏州工业园区胜浦实验小学[J];上海教育科研;2008年07期
2 ;江苏省苏州工业园区第二高级中学[J];上海教育科研;2008年07期
3 ;江苏省苏州工业园区第六中学[J];上海教育科研;2008年07期
4 ;江苏省苏州工业园区唯亭学校[J];上海教育科研;2008年07期
5 陆建洪;宋平伟;;苏州工业园区政府管理新范式探析[J];高职论丛;2009年Z1期
6 李艺雯;;苏州工业园区:海归创新创业的“理想城”[J];国际人才交流;2009年12期
7 张顶浩;张明;崔广全;;苏州工业园区城乡一体文明建设的实践与思考(二)[J];南京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02期
8 孟剑;;人力资源开发的苏州样本——专访苏州工业园组织人事局人才开发处处长潘瑜[J];中国新时代;2012年06期
9 范里;;特殊教育学校的文化自觉与文化书写——以苏州工业园区仁爱学校为例[J];现代特殊教育;2012年12期
10 刘超;;苏州工业园区人才集聚的宏观环境分析[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苗长虹;艾少伟;;从卫星平台向自主创新的演化:苏州工业园学习场的结构[A];中国地理学会百年庆典学术论文摘要集[C];2009年
2 徐海贤;;转型驱动下的开发区重构——以苏州工业园区为例[A];转型与重构——2011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2011年
3 屠李;赵鹏军;张超荣;;苏州工业园区的城乡统筹实践与启示[A];第十五届中国科协年会第25分会场:产城互动与规划统筹研讨会论文集[C];2013年
4 熊国平;;苏州工业园发展规划研究[A];中国城市规划学会2002年年会论文集[C];2002年
5 刘伟奇;程炜;;苏州工业园区职住空间错位现象及影响分析[A];多元与包容——2012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06.住房建设与社区规划)[C];2012年
6 ;参天制药(中国)有限公司[A];2011年浙江省眼科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1年
7 焦姣;姜劲松;;转型发展背景下苏州工业园区空间优化策略[A];城乡治理与规划改革——2014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09 城市总体规划)[C];2014年
8 ;为人类健康服务——卫材(中国)药业有限公司2008年度社会责任报告[A];2008中国医药卫生行业社会责任红皮书[C];2009年
9 黄伟;;“退二进三”中工业用地评价体系研究——以苏州工业园CBD南、北工业区改造控制性详细规划为例[A];转型与重构——2011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2011年
10 谢剑雄;;书香剑气 湖韵墨痕[A];国家教师科研专项基金科研成果(神州教育卷4)[C];2014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龚永泉、杨晴初;总结经验继续创新把苏州工业园区 建成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工业园区[N];人民日报;2004年
2 李泓冰 杨晴初;苏州工业园发展能否依旧[N];人民日报海外版;2000年
3 嵇元;苏州工业园区:民营经济也红火[N];新华日报;2004年
4 杨帆;努力把苏州工业园区建设得更加美好[N];新华日报;2005年
5 特约记者 嵇元;苏州工业园区驶入快速道[N];中华工商时报;2001年
6 本报记者 苏靖;“苏州工业园”会出现浙江版吗[N];浙江日报;2004年
7 牛婧;苏州工业园着力打造中国科技“新硅谷”[N];福建科技报;2007年
8 周建琳;“经典首创”开辟苏州工业园区创新之路[N];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导报;2006年
9 何芬兰;中新共绘苏州工业园“十一五”蓝图[N];国际商报;2006年
10 本报记者 何芬兰;苏州工业园绘就和谐“天堂”[N];国际商报;200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徐鸣;苏州工业园区政府创新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05年
2 宋平伟;苏州工业园区政府管理创新研究[D];苏州大学;2008年
3 田霞;苏州工业园区知识密集型服务业发展对策研究[D];苏州大学;2010年
4 任志强;新加坡苏州工业园区廉政建设及其对中国反腐倡廉的启示[D];清华大学;2005年
5 蔚鹏;应用钻石模型理论提升苏州工业园竞争力的战略对策研究[D];东南大学;2005年
6 张嘉诚;苏州工业园区纳米产业集群发展战略研究[D];苏州大学;2013年
7 闫娟;政府、市场与公民社会三足鼎立中的有效政府[D];苏州大学;2003年
8 张敏高;苏州工业园区低碳经济发展路径研究[D];苏州大学;2013年
9 张家华;基于动态规划的苏州工业园区内河港口规划及运作模式研究[D];河海大学;2007年
10 薛玉明;苏州工业园区产业平台演进路径研究[D];苏州科技学院;2011年
,本文编号:98917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iaoyujiaoxuefangfalunwen/98917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