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课的六点质疑及回应
本文关键词:微课的六点质疑及回应
【摘要】:目前,微课已成为我国教育信息化发展的新热点。微课的出现,在教育领域掀起了轩然大波,也引发了一波波的"微课热潮"。归纳起来,人们对微课的质疑主要有六点:一是认为微课热是"短时炒作",二是认为微课是"新瓶"装"旧酒",三是认为微课是导致知识碎片化的"元凶",四是认为微课没有技术含量,五是认为微课可能将传统的课堂实录完全淘汰出局,六是认为微课类型繁杂,缺少统一的评判标准、创作模式和制作工具。人们之所以提出这些质疑,归根到底源于人们对微课产生的时代背景、现实需求、核心本质、优势短板、教育价值、应用前景、发展趋势、创作方法等相关问题缺乏必要的理性思考和实践探索。在未来,微课研究者需要共同联手破解的难题包括微课的设计原则与策略、评价标准、支持与变革教与学的方式、从微课走向微课程、一体化微课程开发平台研制等。只有解决了这些难题,才能引领微课健康、快速发展。
【作者单位】: 广西师范学院教育技术系;
【关键词】: 微课 微课程 微课热 问题质疑 探讨回应
【基金】:广西教师教育学科教学团队“现代教育技术教学团队”(桂教师范〔2011〕84号) 新世纪广西高等教育改革工程“十一五”第5批立项课题“地方高师院校高师生网络化学习能力培养的研究与实践”(2009C046)
【分类号】:G434
【正文快照】: 当前,微课已成为我国教育信息化发展的新热点。2013年,四个全国性微课大赛先后举办——教育部信息管理中心举办首届全国中小学微课大赛和第13届全国多媒体课件大赛微课程组比赛,全国高校教师网络培训中心举办首届高校微课大赛,中国教育技术协会联合举办首届全国微课程大赛。众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胡铁生;;“微课”:区域教育信息资源发展的新趋势[J];电化教育研究;2011年10期
2 黎加厚;;微课的含义与发展[J];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2013年04期
3 郑小军;;从“信息化热”到教学常态:教育技术人的范式转变[J];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2013年10期
4 郑小军;张霞;;微课的浅阅读趋向及其对策探讨[J];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2013年12期
5 王竹立;;微课热是暂时的,微课是长期的[J];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2013年09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袁德辉;;地方高师院校数学专业泛函分析课程的教学反思[J];大学教育;2013年12期
2 杨辉;;小议微课[J];时代教育;2013年14期
3 刘慧霞;马建伟;闫秀英;闫长虹;;微课在高职高专生理学教学中的应用[J];高校医学教学研究(电子版);2012年04期
4 陈绯;王志有;陈林;周袭非;徐洪波;李莉香;王涛;王月;;“缓冲溶液”课程微课教学模式应用与实践[J];辽宁科技大学学报;2013年03期
5 康红娜;冯军;姚奇志;;“微时代”下的“微课”艺术[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3年14期
6 张明昕;;微课与翻转课堂浅谈[J];大学教育;2013年23期
7 张闻语;;浅谈微课程的制作方法与制作技巧[J];才智;2013年05期
8 刘梅;;浅谈“微课”及其在高职专业英语教学中的应用[J];长沙通信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3年04期
9 夏丽英;;UG课程微课设计的实践与探索[J];常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3年06期
10 桑海翎;;论电大远程教育微课程教学资源的构建[J];福建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3年0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李德伟;孙红梅;任恩发;;浅谈微课在人体解剖学实验教学中的应用[A];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2013年7月第31卷第4期[C];2013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王觅;面向碎片化学习时代微视频课程的内容设计[D];华东师范大学;201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郭雪营;河北省高职院校数字化教学资源开发和利用研究[D];河北科技师范学院;2012年
2 胡洁婷;MOOC环境下微课程设计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3年
3 周洁;基于微课程的体验式教师培训模式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3年
4 李卉;基于微课堂的教师专业发展模式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3年
5 吴玉莲;微课程在初中信息技术学科中的设计与应用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3年
6 王希未;高中信息技术课程网络教育资源利用现状调查与研究[D];南昌大学;2013年
7 张艳艳;微项目学习在高职《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3年
8 袁金超;基础教育微课资源设计开发的现状分析与策略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3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吴刚平;;深入研究教学过程中动态生成的课程资源[J];福建论坛(社科教育版);2006年06期
2 胡铁生;区域教育信息资源建设的发展趋势[J];信息技术教育;2005年08期
3 宫淑江,焦建利;创新推广理论与信息时代教师的信息素养[J];教育发展研究;2002年Z1期
4 李伶俐;;微博热的冷思考——兼论微博碎片化的特征及影响[J];新闻爱好者;2011年09期
5 胡小勇;;信息化环境的“小世界”现象与学习资源设计研究[J];远程教育杂志;2009年01期
6 胡小勇;詹斌;胡铁生;;区域教育信息资源建设现状与发展策略研究[J];中国电化教育;2007年06期
7 胡铁生;焦建利;汪晓东;胡小勇;;发达区域中小学教育资源建设现状分析:以佛山市为例[J];中国电化教育;2009年01期
8 郑小军;杨满福;林雯;黄春燕;;基于博客的教师专业发展个案研究及启示[J];中国电化教育;2010年07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念春;任丽平;;基于视觉文化的网络课程教学视频设计与制作[J];软件导刊(教育技术);2010年12期
2 张晶;;印刷术时代转换至网络时代之教育应对分析[J];科教文汇(下旬刊);2011年03期
3 郭新华;;网络时代教育电视的可持续性研究[J];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09年04期
4 夏晓滨;;刍议互联网时代学习能力的培养[J];科技信息;2010年28期
5 李淑珍;网络时代学校的命运[J];教学与管理;2001年20期
6 高敬惠;;电化教育的B/S模式发展[J];教育与职业;2004年24期
7 薛深;;网络时代大学生学习模式探讨[J];现代远距离教育;2006年04期
8 杨玉芹;侯小杏;;探索网络时代的智慧宝藏——网络时代教师必备ICT技能之探究教学篇[J];信息技术教育;2007年06期
9 丁新;;主持人语:积极推进适应网络时代的学习理论研究[J];广东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0年03期
10 柳颖;高明;孙兴奇;;浅谈网络技术对学习的影响及对策[J];才智;2011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郑锋;;浅谈网络时代的教育与教师素质提高[A];山东省远程教育学会第七届远程教育优秀科研成果评奖论文集[C];2006年
2 张建华;;对网络时代教育发展的思考[A];中国当代教育理论文献——第四届中国教育家大会成果汇编(下)[C];2007年
3 石良武;;网络环境下任务驱动教学方案的设计与实现[A];中国教育技术协会2004年年会论文集[C];2004年
4 牛宏海;;浅议网络时代的中学生心理教育[A];河南省学校管理与学校心理研究会第十次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5 赵文明;;网络时代与教师角色转变[A];全国教育科研“十五”成果论文集(第三卷)[C];2005年
6 李云;;网络教学中教师角色的转换[A];全国教育科研“十五”成果论文集(第二卷)[C];2005年
7 张廷萍;周翔;;论基于信息技术的研究性学习中教师的角色和作用[A];2008'中国信息技术与应用学术论坛论文集(二)[C];2008年
8 于战科;陈姝;张文;;网络课程教学设计要点分析[A];电子高等教育学会2008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8年
9 解迎刚;王志良;;学习者情绪空间定义及应用[A];第二十六届中国控制会议论文集[C];2007年
10 杨建华;;墨子的学习思想[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2)——中国教育思想史与人物研究[C];2009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正安县第一完全小学 张红艳;网络时代教育应注意的问题[N];遵义日报;2009年
2 李天明;网络时代教育的特点[N];光明日报;2002年
3 省计划生育宣传中心 虞江丽;网络时代思想道德教育初探[N];湖南日报;2010年
4 朱永新 沈宏志;教育进入网络时代[N];文汇报;2003年
5 任云岗;网络时代,对教育教学方式的几点思考[N];科技日报;2009年
6 宋英;浅谈网络时代班主任工作新途径[N];内蒙古日报(汉);2006年
7 本报记者 叶莎莎 特约通讯员 殷建华;苏州科研管理步入网络时代[N];中国教育报;2011年
8 潘克明;用“后网络时代”思维去思考[N];中国电脑教育报;2007年
9 山西省怀仁县第七小学 王春林邋任丙慧;网络时代教师角色的转换[N];中国教育报;2007年
10 罗鼎;用“后网络时代”思维去思考[N];中国电脑教育报;2007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吴郑红;教学视频的语义标注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2 李妍;乔纳森建构主义学习环境设计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3 郑太年;学校学习中知识意义的缺失与回复[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4 陈仕品;适应性学习支持系统的学生模型研究[D];西南大学;2009年
5 杨瑛霞;分布式虚拟训练系统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6 孟庆军;网络学习代价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7年
7 夏天;研究性学习支持系统[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8 田爱奎;支持自主学习的数字化教学游戏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9 郭晓明;课程知识与个体精神自由[D];南京师范大学;2003年
10 柏宏权;适应性教学系统中个性化教学策略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宏涛;论网络时代的教师角色[D];河南大学;2001年
2 蔡隆;网络时代与中学生健康人格[D];福建师范大学;2001年
3 王贞群;网络对青少年社会化的负面影响研究[D];北京邮电大学;2009年
4 郭宇刚;中小学教学视频案例的设计与开发研究[D];沈阳师范大学;2011年
5 姜晓辉;教学视频共享平台中视频标注工具的应用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6 许艳丽;国家精品课程网站中教学视频的应用研究[D];江苏师范大学;2012年
7 张伟;高校网络教学视频资源开发与应用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8 袁金超;基础教育微课资源设计开发的现状分析与策略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3年
9 谯小兵;网络教学视频录制系统的设计及实现[D];电子科技大学;2011年
10 刘鹏;运用思维导图促进学习者进行有效学习的研究[D];扬州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99244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iaoyujiaoxuefangfalunwen/99244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