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教育教学论文 >

DST视角下日语写作的网络平台教学模式

发布时间:2017-10-09 08:28

  本文关键词:DST视角下日语写作的网络平台教学模式


  更多相关文章: 动态系统理论 网络平台 写作教学 教学模式


【摘要】:动态系统理论(DST)为日语写作教学研究提供了一个崭新的视角。针对日语写作教学系统的动态性,提出了动态系统理论视角下基于网络平台的日语写作教学模式。该写作教学模式体现日语写作习得的动态平衡过程。日语写作动态系统中各个要素和各个子系统协作和互动,最终达到写作习得的最优状态和实现学生写作能力的提升。
【作者单位】: 东北大学软件学院;
【关键词】动态系统理论 网络平台 写作教学 教学模式
【基金】:日本国际交流基金项目“多领域间日本文化研究”(23RE91 Ref.NO:A1002)的阶段性成果
【分类号】:H36;G434
【正文快照】: 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各界对日语教学实用性的关注程度越来越高,其对日语写作教学的效果和实用性也越来越重视和关注。由于大学日语写作教学存在诸多问题,日语写作能力的培养和提高一直是全国高校日语教师和大学生面临的最困难问题。日语听、说、读、写等语言运用能力是相互联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航;刘儒德;;基于网络平台的英语协作写作模式效果研究[J];电化教育研究;2011年07期

2 李筱平;范苓;;关于企业所需日语专业人才能力的实证研究[J];大连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2期

3 乔颖;;日语教育、学习、评估的参考标准《JF日语教育Standard 2010》与中国的日语教育[J];外语教学理论与实践;2011年04期

4 顾春;;日语网络教学模式与评价体系的改革[J];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学报;2013年04期

5 刘绍彬;;“网络与写作”研究综述[J];临沧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年03期

6 王婷婷;;经济全球化背景下日语复合型人才培养的思考[J];现代教育管理;2012年09期

7 修刚;;转型期的中国高校日语专业教育的几点思考[J];日语学习与研究;2011年04期

8 李爱文;;中国商务日语教育的历史、现状及未来展望[J];日语学习与研究;2011年04期

9 唐磊;;中国基础教育日语课程改革发展综述——课程标准及教科书的研制[J];日语学习与研究;2011年04期

10 赵华敏;林洪;;教学理念的变迁对中国大学日语教育的影响[J];日语学习与研究;2011年04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梁亚芹;;机电类高职高专《机械制图》课程教学的思考[J];安徽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年05期

2 金颖;;校本在线写作实验室:过程写作法有效实施的教学途径[J];安徽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年04期

3 洪民;詹先君;陈德用;;大学英语网络教学评估模式的实证研究——以安徽科技学院为例[J];安徽科技学院学报;2011年04期

4 胡帅;;大学英语授课中学生信息素养的培养[J];鞍山师范学院学报;2010年01期

5 吴耐军;;高师教育类课程“角色体验”教学模式的实验研究[J];保定学院学报;2009年05期

6 任伟利;;英语电影鉴赏:建构英语文化认知的有效模式[J];北京市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1年01期

7 王烈琴;李建魁;;自主学习的关键:元认知、元认知策略及其培养[J];宝鸡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2期

8 郭晓英;王宝峰;;基于网络博客的大学英语写作模式[J];北京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3期

9 郭晓英;;英语写作评价模式的多元化设计[J];北京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4期

10 董江华;赵晓燕;;SSR模式在高师教育心理学课程中的运用研究[J];兵团教育学院学报;2011年0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张秋曼;陈光浦;;研究型大学外语实验教学人才培养创新试验区建设初探[A];北京高教学会实验室工作研究会2010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下册)[C];2010年

2 王立非;;我国英语写作教学与研究的语料库语言学视角[A];英语写作教学与研究的中国视角——第四届中国英语写作教学与研究国际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3 杨永林;;英语写作研究的范式转变与理论传承[A];英语写作教学与研究的中国视角——第四届中国英语写作教学与研究国际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4 周利;;大学生学业压力及其应对方式研究评述[A];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新进展——全国第十届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与心理咨询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7年

5 华荣祥;;基于建构主义理论的新闻写作课教学方法探索与实践[A];第三届教学管理与课程建设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2年

6 白凯;吴成基;;大学生对国家地质公园认知程度对比评价研究——以陕西师范大学为例[A];旅游地学与地质公园建设——旅游地学论文集第十六集[C];2009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任艳红;高校教学评价制度的反思与重构[D];陕西师范大学;2011年

2 杨劲松;零度课程设计[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1年

3 黄伟;对话语域下的课堂提问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08年

4 王丽荣;思想政治教育接受心理研究[D];吉林大学;2009年

5 朱桂琴;教师的实践性格[D];华中师范大学;2009年

6 陆敏;中学英语教师校本合作模式研究[D];西南大学;2009年

7 袁文斌;当代中国榜样教育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0年

8 吴涛;变构学习模型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9 荣维东;写作课程范式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10 张艳红;大学英语写作教学的动态评价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宫伟伟;促进高中生个性发展的校本课程开发与实践[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2 王娅军;基于创新能力培养的本科生研究性学习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0年

3 郑雪梅;自组织理论对物理创新教育的几点启示[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4 殷猛;实践唯物主义语言观与实践本位驱动的外语教学模式研究[D];长沙理工大学;2010年

5 张晓利;基于网络的语言学习情况的调查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6 吴晓燕;新课程背景下学生学习方式转变新探[D];苏州大学;2010年

7 彭春华;高中英语有效课堂教学行为的实践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8 徐叶军;基于问题解决的物理习题教学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9 杜冰;CALL环境下情境性视频对英语听力理解的效用性研究[D];江南大学;2010年

10 贾少宁;汉语塞音韵尾对英语清塞音尾负迁移的实验研究[D];暨南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金洁;;对外语教学的认识论思考——利奥·范·利尔《语言教学大纲中的互动:意识、自主和真实》评介[J];安徽科技学院学报;2008年03期

2 孙玉华;多媒体网络化大学英语教学模式初探[J];鞍山师范学院学报;2004年05期

3 钱红日;顾永清;;双语教学面临新挑战[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S2期

4 刘永权,张国艳;网络环境下“多元互动”英语教学模式研究[J];北京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5年02期

5 王小萍;;外语传统教学与多媒体网络教学研究[J];成都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1期

6 刘红梅;计算机网络辅助大学英语写作阶段实验报告[J];电化教育研究;2004年02期

7 俞婷;;基于Wiki协作式写作系统的大学英语写作教学实证研究[J];电化教育研究;2010年03期

8 李筱平;范苓;;关于企业所需日语专业人才能力的实证研究[J];大连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2期

9 俞理明,郭鸿杰;因特网在外语学习中的应用——建构主义学习观[J];外国语言文学;2003年01期

10 涂丽萍;王亚平;;多媒体网络的个性化外语教学与传统外语教学的比较研究[J];东华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1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朝日”让你开口说日语[J];成才与就业;2005年20期

2 廖瑞平;;学习日语口译技巧[J];成才与就业;2006年09期

3 崔];;日语教育中的中日同形词[J];时代文学(双月上半月);2008年06期

4 徐一平;;与中国日语教育事业同步发展的三十年[J];日语学习与研究;2009年05期

5 ;“世界日语教育研究大会”即将在中国召开 ICJLE 2011 CHINA[J];日语学习与研究;2011年02期

6 田晓黎;;日语教育中日语影视作品应用现状微探[J];科教导刊(中旬刊);2011年06期

7 ;“世界日语教育研究大会”即将在中国召开ICJLE 2011 CHINA[J];日语学习与研究;2011年03期

8 ;打造世界高端学术会议 提升中国日语教育水平 第十届“世界日语教育研究大会”在天津成功举办[J];日语学习与研究;2011年05期

9 ;第十届世界日语教育研究大会特辑[J];世界文化;2011年10期

10 冷丽敏;;日语学习者多样化背景下的日语教育[J];中国外语;2012年0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王静;;大学日语专业精读教材词汇研究——关于《新编日语》(1-4册)[A];首届全国教育教材语言专题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2 王士花;;华北沦陷区教育概述[A];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青年学术论坛2003年卷[C];2003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于洪全;我市中小学日语教育呈健康推进态势[N];大连日报;2008年

2 记者宋晖;高端学术会议提升中国日语教育水平[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1年

3 本报记者 姜乃强;赴日留学与日语教育呈现新动向[N];中国教育报;2010年

4 张帆 中国社会科学院美国研究所;文化软实力解读之日语国际推广[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0年

5 章红雨;《标准日本语》缘何畅销20年[N];中国新闻出版报;2008年

6 铁军;立体解读人教社《标日》品牌之路[N];中国图书商报;2008年

7 师艳荣 天津社会科学院日本研究所;文化软实力视阈中的国际交流[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1年

8 本报记者 姜乃强;留日说明会启示录[N];中国教育报;2002年

9 本报记者 王波;大连理工社缘何异军突起?[N];中国新闻出版报;2003年

10 ;日本留学签证向人民币投降[N];亚太经济时报;2005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凌蓉;关于日语被动句和汉语“被”字句的对比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5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赵灿;日语条件句习得研究[D];黑龙江大学;2010年

2 赵烨;考察大学日语教育[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3 马可英;民国时期中国人编日语教材之研究[D];浙江工商大学;2010年

4 蔡欢;日语接续词的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3年

5 吕超;清末日语翻译家沈~芯縖D];浙江工商大学;2013年

6 王颖芳;上海市中学日语教育现状及前景分析[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7 曹海苓;日语顾虑表达方式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8 陆洁;由日中对照看日语的被动表达的使用[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4年

9 林彬;日语限定系的提示助词[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7年

10 王琪;关于日语邀请表达方式的使用状况的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99916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iaoyujiaoxuefangfalunwen/99916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9517c***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