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适应视角下我国少数民族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研究
本文关键词:文化适应视角下我国少数民族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研究 出处:《黑龙江民族丛刊》2017年01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在社会急速转型的背景下,少数民族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已经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而在文化适应层面的问题更是令人担忧。文化适应对少数民族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是多方面的,涉及地域文化、民族文化、宗教文化、语言文化等。文化适应视角下当前我国少数民族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问题主要是对文化适应认识的不足、缺乏专业化的心理健康教育人才、缺乏对民族文化实际的针对性关注。为了提高少数民族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有效性,我们要强化少数民族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师资队伍建设、营造体现文化理解的和谐校园氛围、加强少数民族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文化针对性。
[Abstract]:In the rapid social transformation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Minority College Students' mental health problems has become the focus of attention, and in the cultural adaptation problems is more worrying. Cultural adaptation is in many aspects of Minority College Students' mental health effects related to regional culture, national culture, religious culture, language and culture, culture. To adapt to the current perspective of China's ethnic minority college students' psychological health education is the main problem to the lack of understanding of culture, lack of professional talents of mental health education, lack of cultural practice for attention. In order to improve the effectiveness of Minority College Students' mental health education, we should strengthen the mental health of minority college students construction of teaching staff, to create a harmonious campus atmosphere of cultural understanding, strengthen cultural needle minority college students' mental health education Sex.
【作者单位】: 内蒙古科技大学包头师范学院;
【分类号】:G441
【正文快照】: 一、引言在当前社会转型加剧的背景下,由于学业、就业、情感等方面所面临的压力和挑战空前提高,以及多元社会文化思潮的冲击,我国大学生原本就相对脆弱的心理健康状况更加令人担忧[1]。众多学者调查研究表明,在同年龄段群体中,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素质处于明显的落后状态,堪称身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强;;少数民族大学生文化适应与心理健康的关系研究[J];统计与管理;2016年06期
2 姜雪凤;玉明慧;;少数民族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文化视角[J];青少年研究(山东省团校学报);2014年06期
3 王庆;;基于文化适应的贵州少数民族大学生心理健康服务初探[J];湖北科技学院学报;2014年05期
4 朱海龙;;交往、认同与重构——论内地少数民族大学生的文化心理适应[J];江苏高教;2013年03期
5 蒋涛;;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和方法探析[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2年05期
6 阿荣;;少数民族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文化取向[J];民族教育研究;2010年01期
7 张大卫;;少数民族大学生心理问题的类型、成因及解决对策分析[J];思想教育研究;2010年01期
8 杨金江;秦庆;李德波;;边疆少数民族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调查研究[J];云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3期
9 杨晓峰;郑雪;李玮;;少数民族地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的探索[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8年01期
10 张京玲;张庆林;;少数民族文化认同态度模式与文化适应的关系[J];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2007年52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王银兄;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研究[D];太原科技大学;2011年
2 张心琦;当代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08年
3 赵洁;少数民族女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及其对策研究[D];贵州师范大学;2007年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高正;;高校“四级网络”机制下大学生心理教育现状[J];考试周刊;2017年42期
2 唐静;;大学生辅导员如何应对学生心理异常问题的思考[J];课程教育研究;2017年10期
3 余梦月;李宏;崔建兵;李青;;注重思想引领 创新工作方式——高校二级学院心理健康教育有效工作模式的探索与实践[J];教育现代化;2017年08期
4 徐涛;;浅析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J];好家长;2017年07期
5 郭仰东;;文化适应视角下我国少数民族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研究[J];黑龙江民族丛刊;2017年01期
6 王荣雪;;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模式创新研究[J];时代教育;2017年03期
7 高华;;当前高校学生心理问题及对策探讨[J];现代商贸工业;2017年02期
8 詹丽玉;练勤;王芳;;少数民族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调查研究[J];校园心理;2016年06期
9 李娜;;论工程应用型院校大学生心理素质教育途径探析[J];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16年06期
10 尹航;;大学生就业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及方法[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6年21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樊琳琳;我国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问题研究[D];中共山东省委党校;2016年
2 马莹;大学生积极心理健康教育研究[D];渤海大学;2016年
3 杨洁;大学生的情绪管理能力对风险偏好的影响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6年
4 马昕;基于手机APP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实效性研究[D];西安工业大学;2016年
5 庞吴迪;中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比较研究[D];吉林大学;2016年
6 李琴;中国传统和合文化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价值研究[D];辽宁工业大学;2016年
7 沈艳梅;高校女大学生健康观教育[D];哈尔滨理工大学;2016年
8 房富利;新疆高校少数民族女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调查研究[D];新疆医科大学;2015年
9 高辉;女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对策研究[D];东北农业大学;2015年
10 邹敏;大学新生心理健康教育研究[D];广东外语外贸大学;2015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托娅;夏增艳;杨京鹏;夏志兰;;内地班少数民族学生文化适应策略状况的调查研究[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3年03期
2 高承海;王丽君;万明钢;;少数民族大学生的宗教认同与心理健康的关系[J];民族教育研究;2012年01期
3 陈西雁;;少数民族大学生文化适应性研究[J];青海民族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1年04期
4 王丽娟;;跨文化适应研究现状综述[J];山东社会科学;2011年04期
5 阿荣;;少数民族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文化取向[J];民族教育研究;2010年01期
6 黄彩文;于爱华;;少数民族大学生的文化适应与民族认同——以云南民族大学为例[J];楚雄师范学院学报;2009年07期
7 刘瑶;张永雷;乔瑜;李玲;;贵州少数民族大学生社会支持、应对方式与心理健康的相关性[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08年03期
8 李锐;赵永乐;何莹;;云南少数民族地区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调查研究[J];中国健康教育;2008年02期
9 袁泽民;莫瑞丽;;对促进西部地区民族教育发展措施的反思[J];产业与科技论坛;2008年01期
10 马进;邢海燕;;甘肃省少数民族研究生心理健康问题研究[J];民族教育研究;2007年04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赵书霞;论思想政治教育视角下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D];天津师范大学;2006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罗康隆;论文化适应[J];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2期
2 高剑华;;留学生的文化差异与适应[J];教育评论;2007年06期
3 李萍;孙芳萍;;跨文化适应研究[J];杭州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科版);2008年04期
4 赵润彬;;民族地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文化适应——基于剑川白族地区的田野调查[J];改革与开放;2010年04期
5 杨宝琰;万明钢;;文化适应:理论及测量与研究方法[J];世界民族;2010年04期
6 孙进;;文化适应问题研究:西方的理论与模型[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5期
7 袁淑清;;普通高校少数民族学生文化适应研究[J];黑龙江民族丛刊;2011年05期
8 金风华;;农村女大学生城市文化适应的测量研究——沪、杭、婺三市9名农村女大学生的访谈分析[J];中国大学生就业;2012年02期
9 陈国明;余彤;;跨文化适应理论构建[J];学术研究;2012年01期
10 刘立伟;;在昆留学生文化适应应激成因分析[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下旬);2012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张晶;;文化适应与跨文化交际[A];第六届中国跨文化交际研究会年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5年
2 付佳;唐宁玉;;文化适应研究新方法初探[A];第十一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7年
3 刘杨;方晓义;;文化适应的标准、过程及影响因素[A];第十一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7年
4 苏娟;梁福成;白学军;;蒙族中学生文化适应与智力水平的关系[A];第十一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7年
5 吴丽;;失地农民幸福感与文化适应关系实证研究[A];第十三届中国管理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6 严文华;;德国旅居者在中国的跨文化适应:质性的研究[A];第十五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12年
7 严文华;;日本留学生和工作者的跨文化适应:以上海为例[A];第十二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9年
8 周云水;;小民族的生计模式变迁与文化适应——独龙族社会结构变迁分析[A];共识(2009秋刊02)[C];2009年
9 张智勇;;华中农业大学留学生跨文化适应研究[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13年年会暨海峡两岸翻译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3年
10 徐丽琼;;流动儿童的文化适应研究——以北京市一所公立中学为例[A];教育领导研究(第二辑)[C];2012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9条
1 刘新权 武汉钢铁公司总法律顾问;企业“走出去”:文化适应比技术更重要[N];中国企业报;2014年
2 吉首大学人类学与民族学研究所 杨庭硕;文化对自然与生态系统的适应具有层次差异[N];中国民族报;2009年
3 陈国明 美国罗德岛大学教授国际跨文化交际学会执行主席 廖静 译;跨文化适应是跨越文化边界的游戏[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1年
4 浙江省民族宗教事务委员会 莫幸福;宗教发展与文化适应[N];中国民族报;2014年
5 张雷生 韩国柳韩大学、延世大学教育科学研究院;社会支持网络提高留学生跨文化适应能力[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2年
6 金荣渊 美国俄克拉何马大学教授 任瑞阳 译;压力、适应和成长[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1年
7 叶子;印尼华人的文化适应[N];中国民族报;2005年
8 程菲 李树茁 悦中山 西安交通大学;文化适应对农民工心理健康的影响[N];中国人口报;2014年
9 李可;失地农民怎样才能融入城市生活[N];中国社会报;2005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7条
1 王逊;数字化的旅居者—在德中国人新媒体使用与文化认同研究[D];武汉大学;2014年
2 王平;课程改革中的文化适应问题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6年
3 张霜;民族学校教育中的文化适应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08年
4 孙亚楠;韩人社区与“韩味”青岛[D];中央民族大学;2009年
5 曹经纬;在华跨国公司外籍高管跨文化适应的压力及应对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6 张劲梅;西南少数民族大学生的文化适应研究[D];西南大学;2008年
7 杨燕;90后少数民族大学生文化适应的影响因素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先知;试析中国留美高校学生的跨文化适应和对策[D];重庆大学;2011年
2 董会颖;跨文化交际中的文化适应[D];广西师范大学;2012年
3 姚金安;在日中国人留学生跨文化适应状况实证考察[D];湖南大学;2013年
4 李营;越南留学生在华跨文化适应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13年
5 孙佳鹏;上海市新疆中职班学生文化适应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5年
6 蔡火林;甘孜藏区外来教师文化适应问题研究[D];西南大学;2015年
7 朱艳霄;壮族布岱族群女性的跨文化适应问题研究[D];广西艺术学院;2015年
8 丁方超;来华华裔留学生文化适应情况调g敫霭阜治鯷D];复旦大学;2014年
9 钱绘旭;东南亚留学生在云南的跨文化适应调查分析[D];云南师范大学;2015年
10 王健宇;来华留学生跨文化适应问题及社会工作介入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5年
,本文编号:138977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iaoyutizhilunwen/138977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