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价范式视角下的核心素养评价
本文关键词:评价范式视角下的核心素养评价 出处:《教育发展研究》2017年04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评价范式反映学业评价的取向,可分为经验-分析、诠释、批判-理性评价范式,它们为探讨核心素养评价的理论与实践提供了一个大的思考框架。本文认为在三类评价范式基础上,可从评价目的、评价焦点、学生评价地位、学习动机与态度的处理、核心素养与课程的关系、核心素养与其他课程内容评价的关系、核心素养之间的评价关系、评价任务类型共八个维度来探讨核心素养评价的应然形态。结合分析维度,经实践考察表明,核心素养评价总体上隶属某个特定评价范式,但也涉及其他评价范式。这些研究结果对我国未来开展核心素养评价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Abstract]:The evaluation paradigm reflects the orientation of academic evaluation, which can be divided into experience-analysis, interpretation, critique-rational evaluation paradigm. They provide a big thinking framework for discussing the theory and practice of core literacy evaluation. This paper holds that on the basis of three evaluation paradigms, we can evaluate the purpose, focus and status of students. The processing of learning motivation and attitud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core accomplishment and curriculum,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core accomplishment and other curriculum content evaluation, and the evaluation relationship between core literacy and other curriculum content. The evaluation task types have eight dimensions to explore the expected form of core literacy evaluation. Combined with the analysis dimension, the practical investigation shows that the core literacy evaluation generally belongs to a specific evaluation paradigm. However, other evaluation paradigms are also involved. These results have some reference value for the future development of core literacy evaluation in China.
【作者单位】: 浙江工业大学教育科学与技术学院;
【基金】:全国教育科学规划课题教育部重点课题“基于核心素养的形成性评价研究”(DHA150273)的部分成果
【分类号】:G420
【正文快照】: 核心素养是理解当代教育的关键词,基于核心经验-分析评价范式主要源于西方技术理性,素养的教育已成为一股势不可挡的国际潮流。在这具有逻辑实证主义的气质,通过问责与报告实现政股热潮中,核心素养评价日益凸显,成为各国与地区府或外界对学校的控制。在这种范式下,评价形式采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孙守超;教师期待与学习动机[J];青岛教育学院学报;2000年04期
2 严琳;浅谈大学生学习动机的激发[J];开封教育学院学报;2001年01期
3 王鹏;谈学生的学习动机及其培养[J];高师理科学刊;2002年02期
4 孙桂珍;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J];山西教育学院学报;2002年02期
5 海锦霞;论学习动机的培养与激发[J];新乡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3年02期
6 沈文慧,杨刚;学生学习动机的培养与激发[J];信阳农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3年03期
7 阿依努尔;学习动机探究[J];新疆教育学院学报;2004年01期
8 杨希燕;浅谈教师如何增强学生的学习动机[J];长春工业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2004年04期
9 孙亚军;;如何培养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J];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6年08期
10 杨倩茜;周红;;论学习动机的培养与激发[J];科技信息(科学教研);2007年1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邹水生;;留守儿童的德育教育初探[A];中国名校卷(湖南卷)[C];2013年
2 唐燕;;通过多种途径探讨学科教学中的学生学习动机[A];中国心理卫生协会青少年心理卫生专业委员会第九届全国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5年
3 韦汉权;;学生“学习动机”的激发策略[A];广西新时期班主任工作研讨班论文集[C];2008年
4 赵竞;孙晓军;魏华;陈世盛;;大学生压力与学习动机:心理韧性的中介作用[A];第十五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12年
5 陶婷;段小菊;施建农;方连青;;高中生对优秀同学的评价及其与学习动机的关系[A];第十五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12年
6 董及美;沃建中;潘洁;;中学生学习动机特点研究及常模的初步制订[A];第十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7 吴君;;激发学习动机——培养成功感[A];中国心理卫生协会青少年心理卫生专业委员会第八届全国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2年
8 郝恩河;张菲菲;宋静静;荆智;谷传华;;免费师范生尽责性人格、价值观与学习动机的关系[A];第十五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12年
9 王敏;佟月华;;双语教学情境中大学生学习动机与学业成绩的关系研究[A];第三届教学管理与课程建设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2年
10 段鑫星;陈会昌;;学生自我效能感与学习动机的发展与关系研究[A];第十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王朝庄;加强学习动机培养,让中小学生乐学爱学[N];鹤壁日报;2011年
2 赵丽琴;激发学习动机有高招[N];中国教育报;2011年
3 张德庚;教师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N];营口日报;2006年
4 山东省梁山县技工学校 胡家印;因材施教,提高学生整体素质[N];学知报;2010年
5 侯艳华;浅谈心理学在教学中的运用[N];西藏日报;2001年
6 翰林小学 肖世香;浅谈提问在教学中的重要作用[N];广安日报;2008年
7 甘肃省渭源县蒲川学区 党志高 贾世昌;促进学生自主发展策略谈[N];新疆科技报(汉);2010年
8 王春刚;语文课导入方法初探[N];科学导报;2005年
9 曾忠;怎样转化“差生”[N];广西日报;2002年
10 顾泠沅 上海市教育科学研究院;独立学习与帮助发展的正确组合是转型改革的关键[N];天津教育报;201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朱晓红;中学生学习动机缺失量表的编制[D];南京师范大学;2011年
2 暴占光;初中生外在学习动机内化的实验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赵会娟;大学生学习倦怠与学习动机的关系研究[D];西南大学;2015年
2 李红英;中职生学习倦怠与学习动机、父母教养方式的关系研究[D];云南师范大学;2015年
3 曾宪斌;高中体育生学习动机、心理健康与学业成绩的关系[D];华中师范大学;2015年
4 商莉;生命意义感对提升大学生学习动机的干预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15年
5 刘U,
本文编号:139038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iaoyutizhilunwen/139038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