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社会支持与攻击的关系:自尊、自我控制的链式中介作用
本文关键词:青少年社会支持与攻击的关系:自尊、自我控制的链式中介作用 出处:《心理发展与教育》2017年02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采用社会支持系统量表、自尊量表、自我控制量表、攻击量表对重庆市某中学559名青少年进行调查,再次验证自尊与攻击的关系,并探讨自我控制在社会支持、自尊和攻击间的中介作用以及自尊和自我控制在青少年社会支持和攻击间的链式中介作用。结果显示:(1)社会支持、自尊和自我控制与攻击之间呈显著负相关;(2)自我控制在社会支持与攻击、自尊与攻击关系间均起着完全中介作用;(3)自尊与自我控制在社会支持与攻击关系间起着链式中介作用。因此,社会支持、自尊、自我控制是青少年攻击的重要影响因素,社会支持除了能直接影响青少年的攻击外,还可以通过自尊、自我控制的链式中介作用间接影响其攻击水平。
[Abstract]:559 adolescents in a middle school in Chongqing were investigated with the Social support system scale, Self-esteem scale, Self-control scale and aggression scale to verify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self-esteem and aggression. It also discusses the intermediary role of self-control in social support, self-esteem and aggression, and the chain intermediary role of self-esteem and self-control in social support and aggression of adolescents. The results show that: 1) Social support. There was a significant negative correlation between self-esteem and self-control and aggression. (2) Self-control plays a complete intermediary role in social support and aggression, an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self-esteem and aggression; 3) Self-esteem and self-control play an intermediary role i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social support and aggression. Therefore, social support, self-esteem and self-control are important factors affecting adolescent aggression. In addition to the direct influence of social support on adolescents' aggression, it can also indirectly affect the level of aggression through self-respect and self-control chain intermediary role.
【作者单位】: 西南大学心理学部;淮南师范学院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心;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31470996)
【分类号】:B844.2
【正文快照】: 1问题提出攻击是一种故意伤害他人,并给他人的身体和心理带来伤害的行为(AndersonBushman,2002),并且广泛存在于青少年这一群体中。研究指出,攻击是影响青少年心理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李宏利,宋耀武,2004),同时也是衡量青少年心理素质和心理健康的重要指标(姜永志,张海钟,李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雁飞;社会支持与身心健康关系研究述评[J];心理科学;2004年05期
2 韦耀阳;高中生社会支持与孤独感关系的研究[J];聊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年01期
3 游洁;价值观与大学生寻求社会支持的关系研究[J];心理科学;2005年03期
4 吴文峰;卢永彪;;家庭环境、人格对大学生社会支持的影响[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06年02期
5 严标宾;郑雪;;大学生社会支持、自尊和主观幸福感的关系研究[J];心理发展与教育;2006年03期
6 陈新;李凤华;何爱桃;赵英;龙理良;奉水东;蔡练功;;社会支持对大学生上网动机影响的前瞻性研究[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07年03期
7 李娜;张晓明;;社会支持与大学生压力关系研究[J];医学与社会;2007年09期
8 张羽;邢占军;;社会支持与主观幸福感关系研究综述[J];心理科学;2007年06期
9 甘雄;金鑫;;自尊与社会支持对大学生主观幸福感影响的研究[J];齐齐哈尔职业学院学报;2008年04期
10 李东斌;赖月月;;社会支持对大学生孤独感的影响研究[J];湘南学院学报;2008年0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邓林园;方晓义;程虹娟;高晶;;不同来源地大学生的社会支持及其满意度差异[A];第十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2 郑雯;胡竹菁;;不同层次学生的社会支持与主观幸福感之比较研究[A];第十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3 赵晶晶;孔风;;大学生害羞、社会支持与孤独感的关系[A];增强心理学服务社会的意识和功能——中国心理学会成立90周年纪念大会暨第十四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11年
4 胡春梅;王蕾;;殡葬职工孤独感与社会支持的关系[A];国际中华应用心理学研究会第十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3年
5 徐晟;吴捷;周雪梅;;老年人死亡态度、社会支持和抑郁的关系[A];心理学与创新能力提升——第十六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3年
6 刘春雷;;大学生就业压力与社会支持的关系研究[A];第十二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9年
7 韩笑;姚本先;;大学生自我表露、社会支持及其关系研究[A];第十二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9年
8 林玲;;连江、长乐海外留守儿童孤独感、应对方式与社会支持的现状及关系研究[A];第十二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9年
9 王秋虎;陈会昌;张建卫;陈欣银;;9—14岁城乡儿童社会支持系统的功能研究[A];第八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文摘选集[C];1997年
10 佟雁;申继亮;高潇潇;;老年人与其成年子女间社会支持的结构与类型分析[A];第九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文摘选集[C];2001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5条
1 天津中天职业心理健康咨询服务中心 李军;社会支持可以帮助“老知青”减压[N];健康报;2009年
2 狄芳;震后心理“减灾”三法[N];中国改革报;2008年
3 本报记者 周保东;贫困大学生急需心理解困[N];徐州日报;2009年
4 ;人文关爱 共抗"非典[N];中国教育报;2003年
5 高原;灾后心理重建——社会支持最重要[N];中国社会报;200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梁晓燕;网络社会支持对青少年心理健康的影响机制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8年
2 吴捷;城市低龄老年人的需要、社会支持和心理健康关系的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姜海燕;大学生社会支持与心理求助的关系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7年
2 刘淼;私营企业主社会支持、主观幸福感对应对方式的影响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8年
3 张博;高中生失败恐惧、自尊和社会支持的关系研究[D];河南大学;2009年
4 李艳春;大学生感悟社会支持和感戴的现状调查及其关系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5 杨晓晖;高中生社会支持对主观幸福感的影响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5年
6 严标宾;社会支持对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的影响研究[D];华南师范大学;2003年
7 徐琳琳;长春市高校大学生社会支持与自尊的现状及相关性研究[D];吉林大学;2008年
8 景永f;师范类高校大学生网络社会支持对主观幸福感的影响机制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2年
9 杨玉妍;不同人格类型的大学生社会支持与孤独感的关系—自尊的中介作用[D];华中科技大学;2013年
10 杨玮奇;大学生社会支持、孤独感与手机依赖的关系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5年
,本文编号:140340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iaoyutizhilunwen/140340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