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教育体制论文 >

农民进城务工与子女教育期望——基于2010年中国家庭追踪调查数据的实证分析

发布时间:2018-01-15 12:19

  本文关键词:农民进城务工与子女教育期望——基于2010年中国家庭追踪调查数据的实证分析 出处:《经济科学》2017年01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更多相关文章: 农民家庭 进城务工 子女教育期望 收入水平


【摘要】:农民进城务工的社会经历所引起的对子女教育期望的提升,可能是近年来农村地区教育入学率和毕业率上升的一个微观原因。本文使用2010年中国家庭追踪调查数据,研究农民进城务工行为对子女教育期望的因果效应,发现:(1)进城务工农民家庭期望子女完成高等教育的概率比非进城家庭高出12.13%;(2)收入水平尤其是父亲收入水平提高是农民家庭进城务工改变子女教育期望的一个传导机制;(3)父母进城务工对子女教育期望的提升作用在西部地区最大,东部次之,而中部不显著;(4)低收入组的进城务工行为对子女教育期望影响最大,农民家庭与农民工家庭对子女教育期望的差距随收入提高而缩小。创造条件让进城务工农民融入城市社会、保障他们的合法收益,将有利于农民家庭教育观念的提升。
[Abstract]:The farmer's social experience caused by the expectations of their children's education, may be a micro reason in recent years rural education enrollment and graduation rate. This paper used the 2010 Chinese family follow-up survey data, found that the causal effect, expected the research of Migrant Farmers Behavior on children's education: (1) migrant workers farmers expect their children to complete higher education than non migrant families 12.13% higher probability; (2) income level, especially the father to raise the income level of peasant families of migrant workers to change a transmission mechanism of children's educational expectation; (3) to enhance the role of parents of migrant children's educational expectation in the western region, Eastern time. No significant middle; (4) migrant behavior of low income group expect the greatest impact on the education of the children of migrant workers, peasant family and family on children education with the expectation gap It will help farmers to improve their family education concept by creating conditions to bring farmers into urban society and ensure their legitimate income.

【作者单位】: 北京大学经济学院;中国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
【基金】:2009年度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基金项目(No.09yja790008)的阶段性成果
【分类号】:G521;F323.6
【正文快照】: 一、问题的提出 人力资本积累是经济增长的重要源泉(Schultz,1993),是我国创新型国家建设的基础性条件。一国的人力资本积累,既在宏观层面上依赖政府的公共教育投入规模、教育协调和管理能力,还在微观层面上依赖家庭对子女形成积极的教育期望。持续的私人教育投资激励和能力,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雷解民;;成功人士子女教育的误区分析[J];教育科学论坛;2005年12期

2 彭显波;;构建和谐社会需关心弱势群体子女教育[J];学习月刊;2006年06期

3 施桂芳;;弱势群体子女教育的问题与对策[J];重庆工商大学学报.西部论坛;2006年S2期

4 郭荣芳;七十三;;农民对子女教育态度的研究[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S2期

5 孟长生;;教师怎样避免子女教育的失败[J];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2009年06期

6 夏爱华;;事业成功的秘诀[J];中国人力资源社会保障;2012年08期

7 赵吉林,,吴龙才;个体户子女教育现状堪忧[J];中国工商;1996年12期

8 温树琼;“打工家庭”子女教育的后遗症[J];云南教育;2005年02期

9 吴民佑;;农村缺憾家庭子女教育现状与策略初探[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06年02期

10 毕景涛;;教师子女教育缘何“灯下黑”[J];云南教育(中学教师);2009年Z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5条

1 左谦;;毛泽东子女教育研究[A];湖南省第六届研究生创新论坛之湘潭大学毛泽东思想与当代中国分论坛论文集[C];2013年

2 尹艺霖;;关于农民工子女教育保障问题分析[A];吉林省行政管理学会“政府管理创新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学术年会论文集(《吉林政报》2010·专刊2)[C];2011年

3 郭丛斌;闵维方;;家庭经济和文化资本对子女教育机会获得的影响[A];2005年中国教育经济学年会会议论文集[C];2005年

4 黄莉;;努力造就我国高素质劳动后备军——论农民工子女的教育问题[A];庆祝新中国成立六十周年暨民族地区科学发展理论研究[C];2010年

5 章丽丽;张枫;王洁;刘毅梅;;孤独症儿童父母子女教育心理控制源的相关研究[A];中华医学会第十七次全国儿科学术大会论文汇编(下册)[C];2012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记者 高建欣;社区搭论坛探讨子女教育[N];昆明日报;2009年

2 记者 周润健;天津半数以上家庭子女教育父亲“缺位”[N];新华每日电讯;2008年

3 聂传清 曹德超;华人子女教育陷“围城”[N];团结报;2013年

4 卫立山;执行中如何认定子女教育费[N];江苏法制报;2014年

5 记者 王维砚;一些农民工对子女教育缺乏规划[N];工人日报;2014年

6 记者 周轩千;中国富裕家庭子女教育愿“砸钱”[N];上海金融报;2014年

7 金宏伟;离婚后子女教育费案例分析[N];江苏科技报;2007年

8 本报记者 康劲;农民工代表“四问”子女教育[N];工人日报;2013年

9 聂传清 曹德超;华人子女教育如何走出“围城”?[N];人民日报海外版;2013年

10 留美学者 姜晨;补贴农民工子女教育是中央政府的责任[N];东莞日报;2013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5条

1 徐丽敏;农民工随迁子女教育融入研究:一个发展主义的研究框架[D];南开大学;2009年

2 袁卫华;农民子女教育投资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2年

3 吕开宇;外出务工家庭子女教育决策机制及其政策内涵[D];中国农业科学院;2006年

4 黄祖军;农户对子女教育投入的行为逻辑研究[D];上海大学;2010年

5 张秋林;新时期进城农民工行为选择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马卫;农民工子女教育发展对策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5年

2 吴鸿怡;晋江市农民工子女教育社会支持体系的研究[D];福建农林大学;2015年

3 郭婷婷;农民工随迁子女教育融入问题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14年

4 王硕;“文化—生态”理论视角下的外来务工随迁子女教育获得问题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6年

5 安俊贞;农民工子女教育公平的调查与策略[D];河北大学;2016年

6 刘媛;进城务工农民对子女教育投资选择行为的实证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08年

7 易鑫;农民工对子女教育的认知与行为选择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9年

8 黎海娇;转型期中国农民工子女教育中政府作用研究[D];吉林大学;2008年

9 姚宝亭;城市化进程中失地农民的子女教育困境及成因分析[D];上海师范大学;2008年

10 郑文芳;农民工子女教育政策执行力提升路径研究[D];广州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142833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iaoyutizhilunwen/142833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11de5***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