犯罪青少年积极心理品质的现状调查和教育对策
本文关键词: 犯罪青少年 积极心理品质 特点 对策 出处:《中国特殊教育》2017年05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犯罪青少年的矫正教育效果不仅关系到犯罪青少年能否顺利回归社会,更关系到社会的稳定和国家的发展。犯罪青少年的积极心理品质是决定矫正教育效果的关键和核心要素,是矫正教育的基础。为了解当前我国犯罪青少年的积极心理品质状况,本研究使用《中国中小学生积极心理品质量表》调查了409名犯罪青少年和407名普通高中男生,发现:(1)总体而言,犯罪青少年的积极心理品质的认知、意志、情感、乐群、律己、超越六大维度发展状况良好,得分最高的是超越维度,得分最低的是利群维度;(2)在15项积极心理品质中,犯罪青少年发展最好的五项品质为心灵触动、爱、信念与希望、宽容、求知力,发展最差的五项品质为真诚、领导力、洞察力、幽默风趣、创造力;(3)犯罪青少年积极心理品质六大维度的得分和12项具体品质的得分均显著低于普通青少年;(4)犯罪青少年积极心理品质发展稳定,受到家庭结构和受教育程度显著影响。最后,本研究提出培养犯罪青少年积极心理品质的对策。
[Abstract]:The effect of correction education of juvenile delinquents is not only related to whether the juvenile delinquents can return to society smoothly. More related to the stability of society and the development of the country. The positive psychological quality of juvenile delinquents is the key and core factor to determine the effect of corrective education. It is the basis of correctional education. In order to understand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juvenile delinquency in China's positive psychological quality. In this study, 409 delinquents and 407 ordinary high school boys were investigated using the Chinese Primary and Middle School students' positive Psychological quality scale. The cognition, will, emotion, music, self-discipline and transcendence of the positive psychological quality of the juvenile delinquents develop well, the highest score is the transcendence dimension, the lowest score is the profit group dimension; Among the 15 positive psychological traits, the best five qualities developed by juvenile delinquents are heart touch, love, faith and hope, tolerance, ability of knowledge, and development of the worst five qualities: sincerity and leadership. Insight, humor, creativity; (3) the scores of six dimensions of positive psychological quality and 12 specific qualities of juvenile delinquents were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ose of ordinary adolescents; 4) the positive psychological quality of juvenile delinquents develops steadily, and is significantly influenced by family structure and education level. Finally, this study puts forward some countermeasures to cultivate the positive psychological quality of juvenile delinquents.
【作者单位】: 鲁东大学教育科学学院;
【基金】:孟万金主持的国家社科基金2014年后期资助项目“积极心理健康教育基本理论与规律研究”(课题批准号:14FJK002)的成果之一 山东省法学会2016年度课题项目“未成年犯社区矫正的模式建构”(课题批准号:SLS2016D17)的研究成果之一
【分类号】:B844.2
【正文快照】: 1问题提出我国对实施犯罪行为并依法受到刑罚处罚时不满十八周岁的犯罪青少年实行“教育、感化、挽救”的方针,坚持“教育为主、惩罚为辅”的原则充分显示了我国刑罚政策对犯罪青少年的关怀和保护。犯罪青少年身心尚未成熟,思想尚未定型,可塑性强,教育感化比冷冰冰的惩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国新;;犯罪青少年的情感和意志结构[J];现代中小学教育;1988年01期
2 B.尤斯季茨基;屠荣生;;容易导致子女犯罪的四种家庭类型[J];外国教育资料;1982年01期
3 杨坚,杨德森,龚耀先;违法犯罪青少年家庭特征研究[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1987年03期
4 王敏;;试论社会如何应对犯罪青少年[J];青年文学家;2010年12期
5 申存慧;犯罪青少年的社会化基础——电影《新警察故事》的启示[J];中国青年研究;2005年05期
6 杨丽蓉;李沛亨;;四川省攀西地区犯罪青少年心理特征及相关因素调查分析[J];四川精神卫生;2014年03期
7 迟书君;父母道德品行低劣对子女道德社会化的影响[J];道德与文明;1986年03期
8 李慧民,杨桂云,王黎;犯罪青少年人格特征与家庭因素的关系研究[J];河南职工医学院学报;2003年01期
9 金灿灿;兰岚;;犯罪青少年与普通青少年的父母教养方式差异的元分析[J];中国特殊教育;2014年02期
10 ;[J];;年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3条
1 胡珍玉;;犯罪青少年心理疏导与沟通技巧[A];2013浙江省医学会精神病学分会学术年会暨浙江省医师协会精神科医师分会第六届年会论文汇编[C];2013年
2 马家瑜;;简析违法犯罪青少年之心理特征及防范对策[A];贵州省社会学学会2004年“社会工作、社会学与构建和谐社会”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3 王俊杰;路翰娜;林勇;曹莉萍;沈雪春;;违法犯罪青少年的心理健康调查及与家庭环境的研究[A];中华医学会精神病学分会第九次全国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1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2条
1 关天夫 吕娜;犯罪青少年多为性观念与性行为“偏离”[N];中国妇女报;2009年
2 张原;塘沽政协13年关注困难群体[N];人民日报;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春光;犯罪青少年应对方式问卷的建构与特征分析[D];中国政法大学;2008年
2 李娟;犯罪青少年的道德情绪及其与社会行为的关系[D];山东师范大学;2008年
3 高蒙蒙;社会工作介入犯罪青少年社区矫正的现状研究[D];南京大学;2016年
4 李文文;个案工作介入犯罪青少年心理调适研究[D];辽宁大学;2016年
5 叶婷;社区矫正视角下犯罪青少年的再社会化实践研究[D];江西农业大学;2015年
6 王慧;重庆市犯罪青少年攻击行为特征、影响因素及随访研究[D];重庆医科大学;2011年
7 张朋飞;犯罪青少年同伴关系、家庭教养方式的特点及其二者关系的研究[D];西安体育学院;2012年
8 刘宇;小组工作介入犯罪青少年帮教研究[D];辽宁大学;2013年
9 王平;非监禁犯罪青少年社区矫正个案分析[D];辽宁大学;2013年
10 赵汗青;犯罪青少年家庭教养方式研究[D];郑州大学;2005年
,本文编号:148134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iaoyutizhilunwen/148134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