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教育体制论文 >

教育社会学研究与发展的学科特征——兼论“强语法”建设的可能路径

发布时间:2018-04-03 05:37

  本文选题:教育社会学 切入点:强语法 出处:《高等教育研究》2017年09期


【摘要】:教育社会学一直以来都被认为是在理论建设上非常薄弱的学科。本文通过梳理教育社会学学科发展的文献,从教育社会学与其他学科之间的关系、学科内部各种研究取向的关系、理论发展趋势等方面,探究了教育社会学理论建设薄弱的原因。教育社会学的"弱语法"正体现了其作为"领域性"(region)学科的特征,超越了传统"学科模式"(discipline)的框架,形成了多种知识体系的融合。目前教育社会学的主要问题或困境是多学科要素之间还没有得到很好的融合、整合与统整。
[Abstract]:Sociology of education has always been regarded as a very weak discipline in theoretical construction.By combing the literature on the subject development of sociology of education, 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sociology of education and other discipline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various research orientations within the discipline, the trend of theoretical development, and so on.The author probes into the reasons for the weak construction of educational sociology theory.The weak grammar of sociology of education embodies its characteristics as a "domain" region-based discipline, surmounts the framework of traditional "discipline pattern", and forms the fusion of various knowledge systems.At present, the main problem or dilemma of sociology of education is that the multi-disciplinary elements have not been well integrated, integrated and integrated.
【作者单位】: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院;
【分类号】:G40-052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陈义平;试论邓小平教育社会学思想的历史地位和作用[J];毛泽东思想研究;2000年01期

2 林瑞华;争鸣中的教育社会学之研究对象[J];重庆师专学报;2001年02期

3 张人杰;中国大陆教育社会学的二十年建设(1979——2000年)[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1年02期

4 戈白文;教育社会学研究选题动态[J];外国中小学教育;2001年04期

5 钱扑;论教育社会学对知识社会学的接纳[J];教育科学;2003年05期

6 李长伟,杨昌勇;20世纪中国大陆教育社会学的回顾[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3年03期

7 易东平;论学科体系中的教育社会学[J];江苏教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3期

8 楚江亭;教育社会学研究与发展的困境及应重视的问题[J];当代教育论坛;2003年01期

9 庄西真;教育社会学的本土研究和自主发展[J];南阳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10期

10 高水红;“谁的?”与“何以可能?”——教育社会学研究的两种知识学设问[J];南阳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10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3条

1 ;论学校组织的人为性——基于布迪厄教育社会学理论的思考[A];第二届首都高校教育学研究生学术论坛论文集[C];2011年

2 吴涛;;网络教育的教育社会学批判[A];和谐共生:2007年全国博士生(教育类)学术论坛论文集[C];2007年

3 翟本瑞;;正式教育与非正式教育 儿童读经运动的教育社会学反省[A];《国学论衡》第三辑——甘肃中国传统文化研究会学术论文集[C];2004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3条

1 杨昌勇 胡振京;中国教育社会学恢复重建的奠基之作[N];中华读书报;2008年

2 张白;教育社会学的新视角[N];中国教育报;2002年

3 潘懋元;社会学眼光研究高等教育[N];光明日报;2003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周宗伟;“高尚”与“卑贱”的距离[D];南京师范大学;200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6条

1 王海荣;教育社会学视角下的小学生课外补习现象研究[D];江苏师范大学;2014年

2 李寅滢;“三好学生”:一项教育社会学的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09年

3 林艳;学校组织中的病理现象及其诊治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9年

4 陈太忠;隐蔽的力量[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5 吕杰昕;课程场域中的权力关系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6 王俊翔;边缘生存:“学生弱势群体”的社会学解读[D];广西师范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170388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iaoyutizhilunwen/170388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943f6***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