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外庐的教育思想与实践——以其担任西北大学校长为中心
本文选题:侯外庐 + 教育思想 ; 参考:《高等教育研究》2016年09期
【摘要】:侯外庐长期从事教育事业,特别是作为新中国最早的大学校长之一,面对如何办好新中国高等教育的重大挑战,他提出了具有鲜明新民主主义特征的教育思想,阐明了大学在教学、科研、师资、学科和使命等方面的发展理念,论述了大学人才培养的思想观念与方式方法,并进行了颇富创造性的探索实践,致力于中国教育发展道路的开拓,取得了具有全国性影响的教育成就,展现出广阔的世界眼光和高度的文化自信,至今受到广泛赞誉。
[Abstract]:Hou Wailu has been engaged in education for a long time, especially as one of the earliest university presidents in New China. In the face of the major challenge of how to do a good job in higher education in New China, he has put forward educational ideas with distinctive new democratic characteristics.This paper expounds the development concept of university in teaching, scientific research, teachers, discipline and mission, discusses the ideas and methods of the cultivation of university talents, and carries on quite creative exploration and practice.Committed to the development of education in China, has achieved a national impact of educational achievements, showing a broad world vision and a high degree of cultural self-confidence, has been widely praised.
【作者单位】: 南京大学哲学系/宗教学系;西北大学中国思想文化研究所;
【分类号】:G40-092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陈寒鸣;侯外庐与侯外庐学派[J];历史教学;2004年04期
2 潘宏;;侯外庐:西大治校[J];教育与职业;2012年28期
3 吴长庚;国际侯外庐学术讨论会综述[J];上饶师专学报;1994年01期
4 思远;侯外庐学术思想讨论会在西北大学举行[J];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8年04期
5 王兴国;侯外庐先生对船山学的贡献[J];衡阳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2004年04期
6 高增德;“不苟异亦不苟同”──侯外庐及其思想史学派的学术个性[J];江汉论坛;1995年05期
7 任大援;从启蒙思潮看侯外庐学术研究之特色[J];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9年01期
8 黄宣民;侯外庐对中国历史的探索[J];历史教学;1999年02期
9 李长海;;侯外庐早期启蒙思想试探[J];华夏文化;2010年01期
10 陈战峰;;侯外庐先生经学研究的特色及意义[J];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郭沫若;;致侯外庐(二函)[A];“郭沫若在重庆”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1985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8条
1 蒋剑民 郭小军;侯外庐与李大钊在北师大的交往[N];光明日报;2002年
2 崔漪;侯外庐西大治校[N];光明日报;2002年
3 浙江省社会科学院研究员 吴光;侯外庐学派的治学特色[N];北京日报;2013年
4 侯且岸;侯外庐为什么具有非同一般的学术个性[N];北京日报;2003年
5 李学勤;侯外庐与明清之际学术思想研究[N];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3年
6 历史研究所;探询中国古代文明发展路径[N];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3年
7 卢钟锋;循循善诱重在引导[N];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7年
8 张岂之;侯外庐历史研究的理论与方法[N];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3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韩永志;侯外庐中国古代所有权问题研究述论[D];西北大学;201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6条
1 崔幸;抗战前后侯外庐的民族、民主思想研究[D];西北大学;2014年
2 周蜜;侯外庐的章太炎思想研究[D];西北大学;2010年
3 刘程程;侯外庐清代学人研究的再思考[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4 于婷婷;侯外庐的马克思主义哲学思想研究[D];渤海大学;2014年
5 时亮;侯外庐与《中国古代社会史论》[D];福建师范大学;2012年
6 韩永志;侯外庐土地国有论及其思想史意义[D];西北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176736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iaoyutizhilunwen/176736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