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期开始时间早晚对男女生自我同一性的影响
本文选题:青春期开始时间早晚 + 自我同一性 ; 参考:《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17年02期
【摘要】:目的:探讨青春期开始时间早晚对男女生自我同一性的影响。方法:采用整群抽样方式抽取698名11-16岁的青少年,采用青春期发育量表和自我同一性量表进行测量。结果:1青少年的青春期开始时间16.19%处于早熟状态,70.49%处于适时状态,13.32%处于晚熟状态;2早熟男生在意识扩散、意识延缓得分最高;3早熟女生在人际早闭、总体早闭得分最低。结论:青春开始时间对男女生自我同一性的影响不一样,男生的早熟会增加意识扩散和意识延缓机率,女生的早熟会减少人际早闭和总体早闭机率。
[Abstract]: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effect of puberty onset time on self-identity of male and female students. Methods: 698 adolescents aged 11-16 were selected by cluster sampling and measured by puberty development scale and self-identity scale. Results at the beginning of puberty, 16.19% of the adolescents were in the state of precocious puberty and 70.49% were in the timely state. 13.32% of the boys were in the state of late maturing. The scores of consciousness retardation were highest and the scores of the girls with early puberty were the highest, and the scores of the girls with early puberty as a whole were the lowest. Conclusion: the influence of puberty on self-identity of male and female students is different. The precocious puberty of boys will increase the probability of consciousness diffusion and delayed consciousness, and the precocious puberty of girls will reduce the probability of interpersonal premature closure and overall early closure.
【作者单位】: 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心理系;
【基金】:湖南省教育厅科学研究项目(15C0886)资助
【分类号】:R395.6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5条
1 张建人;秦启文;;青春期开始时间早晚对初中女生自我概念的影响[J];心理科学;2013年04期
2 杜红梅;;积极心理学对青春期心理健康教育的启示[J];青少年研究(山东省团校学报);2010年04期
3 王树青;张文新;纪林芹;张玲玲;;青少年自我同一性状态问卷的修订[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06年03期
4 杜敏联;青春发育年龄年代提前趋势和性早熟界定年龄关系的剖析[J];临床儿科杂志;2005年08期
5 林崇德,李庆安;青少年期身心发展特点[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1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朱琳;齐华栋;梅芸芸;;社会生态系统视角下预防校园欺凌的介入策略研究[J];现代中小学教育;2017年07期
2 张建人;万燕;凌辉;;青春期开始时间早晚对男女生自我同一性的影响[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17年02期
3 聂梅;张大均;潘彦谷;;中学生正念与问题行为的关系:自尊的中介作用[J];教育科学论坛;2017年10期
4 刘纾齐;;论在学龄儿童阶段实现“快易篮球”快乐教育[J];文体用品与科技;2017年06期
5 刘黎明;王媛媛;;论讯问未成年人的原则——以《刑事诉讼法》和《未成年人保护法》为视角[J];青少年犯罪问题;2017年01期
6 罗爱民;张现利;樊迪;邱平;;自我同一性状态与亲密恐惧、自尊的关系研究[J];国际精神病学杂志;2016年06期
7 李朝霞;龙羽;;青少年自我同一性发展研究[J];校园心理;2016年06期
8 李朝霞;龙羽;;青少年自我同一性发展及其与社会支持的相关研究[J];湖北科技学院学报;2016年11期
9 陈晓霞;;初中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探究[J];科教文汇(上旬刊);2016年11期
10 王吉康;;论“以人为本”价值观的基础教育价值[J];西北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16年05期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阳志平;王薇;;以积极心理学为导向的幸福课~对学校心理团体活动课的启示[J];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2009年21期
2 柳礼泉;肖冬梅;;积极·希望·快乐·幸福——积极心理学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启示[J];学术论坛;2009年07期
3 陶芳标;;青春发动时相提前与青少年卫生系列述评(4) 青春发动时相提前与青少年心理病理学[J];中国学校卫生;2008年06期
4 陈浩彬;苗元江;;积极人格研究概述[J];北京教育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年02期
5 王滨;李燕;;培养高中学生积极情绪的认知行为干预[J];中国临床康复;2006年46期
6 肖学周;在抑制与发现之间——中国人的身体观念引论[J];湖南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4期
7 杜敏联;从青春发育年龄提前的年代趋势解析至对性早熟的再认识[J];国外医学.内分泌学分册;2005年04期
8 陈红;高笑;;大学生身体意象障碍及影响因素[J];高校保健医学研究与实践;2005年01期
9 李金珍,王文忠,施建农;积极心理学:一种新的研究方向[J];心理科学进展;2003年03期
10 ;关于青春期教育若干理论问题的探讨[J];教育研究;1996年05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彭永东;青少年自我同一性达成的途径分析[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4期
2 吴婷婷;杨一平;;生涯发展辅导对大学生自我同一性发展的影响研究[J];社会心理科学;2005年Z1期
3 马兰;张兴红;;当代大学生自我同一性的调查研究[J];社会心理科学;2005年Z1期
4 安秋玲;;青少年自我同一性发展研究[J];心理科学;2007年04期
5 张建平;刘强;;论大学生自我同一性的危机及其解除[J];当代教育论坛(宏观教育研究);2008年11期
6 宫贤平;林向英;;青少年自我同一性干预研究综述[J];教育学术月刊;2008年12期
7 邢辉燕;王琳;张巧明;;毕业后女大学生自我同一性研究[J];北京化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4期
8 赵晓红;;国内青少年自我同一性研究及其对教育的启示[J];聊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2期
9 李红梅;;大学生自我同一性形成的心理策略[J];四川文理学院学报;2009年02期
10 林少惠;陈晓斌;朱秋莹;陈俊;;潮汕贫困大学生自我同一性与个人评价的关系[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9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徐薇;;自我同一性状态范式的模型述评[A];北京市社会心理学会2009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9年
2 冯红霞;;体育院校大学生自我同一性的特点研究--以武汉体育学院为例[A];第十二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9年
3 王树青;陈会昌;;大学生自我同一性状态与分离-个体化、人格的关系[A];第十二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9年
4 安秋玲;;青少年同伴认同与自我同一性的发展研究[A];第十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5 石莹;;自我同一性——概念和理论进展[A];第十一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7年
6 王树青;陈会昌;张光珍;;大学生分离-个体化、人格与自我同一性的关系[A];第十一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7年
7 孙大强;李军素;郑日昌;;大学生自我同一性与存在焦虑感关联研究[A];第十一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7年
8 陆敏;姚本先;姚本先;;研究生自我同一性的研究[A];中国社会心理学会2008年全国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8年
9 赵娟;;我国城乡文化差异对大学生自我同一性确立和发展的影响[A];“改革开放与心理学”学术研讨会——湖北省暨武汉心理学会2008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8年
10 张雁军;毕月花;罗桑平措;汪念念;;11-24岁藏族青少年自我同一性发展研究[A];增强心理学服务社会的意识和功能——中国心理学会成立90周年纪念大会暨第十四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11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5条
1 南开大学周恩来政府管理学院 英永青;从埃里克森的自我同一性理论浅谈大学生自杀现象[N];山西青年报;2013年
2 申菏亮:主任编辑 秋 实:副编审;制造神秘是恶意的谎骗[N];大众科技报;2003年
3 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院 王斐;青少年在疾风骤雨中成长[N];中国教育报;2008年
4 本报记者 王付友;老师批评错了咋办[N];吉林日报;2005年
5 胡晓明 张玲;什么是真正的人格成长?[N];文汇报;2014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安秋玲;青少年非正式群体交往与自我同一性发展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2 勾金华;大学生自我同一性危机研究[D];上海大学;201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冯红霞;体育院校大学生自我同一性的特点研究[D];武汉体育学院;2008年
2 何静;大学工科新生自我同一性研究[D];陕西科技大学;2014年
3 陈曼;高职生未来时间洞察力、同伴依恋与自我同一性的特点及关系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5年
4 张力维;自我同一性对职业生涯决策过程的影响[D];山西大学;2015年
5 刘县兰;大学生自我同一性及其与孤独感、网络成瘾的相关研究[D];南方医科大学;2015年
6 李静静;中学生自我同一性发展及其与心理弹性、班级环境的关系研究[D];温州大学;2015年
7 胡敏洁;体育类大学生自我同一性及同一性危机发展现状研究[D];西安体育学院;2016年
8 张扬;大学生自尊与心理健康—自我同一性的中介作用[D];湖南师范大学;2016年
9 李丹;大学生自我同一性团体辅导及其对成就动机的影响[D];上海师范大学;2016年
10 田璐敏;小组工作介入青少年自我同一性的作用探析[D];华中科技大学;2014年
,本文编号:180038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iaoyutizhilunwen/180038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