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交网络影响在线自主学习课程完成的实证研究:基于学习分析的方法
本文选题:社交网络 + 自主学习 ; 参考:《电化教育研究》2016年08期
【摘要】:社交网络在商业领域的成功应用极大触发了教育研究者对其在促进和支持个体自主学习上的思考与探索。但已有研究大多数基于相似的研究情境,即社交网络的建立是在一群来自相同学习组织、班级或学校的同伴中发生,并有来自学校或老师的学习要求。如果条件不是这样,社交网络的影响是否还会是相同的积极效果呢?本研究围绕这一问题情境,依据从一个名为"知了网"的学习平台中获取来的真实学习数据,采用学习分析的方法对来自22个省231所学校的590个学生在平台上所开展的平均为期29天的自主学习展开了实证研究。通过方差、聚类、相关等分析方法,分析结果揭示,在一群几乎"陌生"的人群中开展在线自主学习,社交网络对在线自主学习的课程完成同样具有积极的影响,并且双向关注关系的朋友数量在不超过5个时能获得最为显著的学习影响成效;而在此情境下,学术方面的因素(比如,相同的学习目标、学业差异)相比社会方面的因素(比如,共同的身份)对是否建立朋友关系的影响更大。这些研究结论均可为今后在线学习平台中应用社交网络技术并设计学习同伴推荐机制支持自主学习提供有用的建议。
[Abstract]:The successful application of social networks in the field of business has greatly triggered educational researchers' thinking and exploration on how to promote and support individual autonomous learning. However, most studies are based on similar research situations, that is, the establishment of social networks occurs in a group of peers from the same learning organization, class or school, and there are learning requirements from schools or teachers. If this is not the case, will the impact of social networks be the same positive effect? This study is based on the real learning data obtained from a learning platform called "known Web". An empirical study was carried out on 590 students from 231 schools in 22 provinces using the method of learning analysis on the platform for an average of 29 days of autonomous learning. By means of variance, clustering, correlation and other analysis methods, the results show that in a group of almost "unfamiliar" groups of online autonomous learning, social networks also have a positive impact on the completion of online autonomous learning courses. And the number of friends with a two-way focus was the most significant when they were not more than five; in this context, academic factors (for example, the same learning goal), Academic differences have a greater impact on friendships than social factors such as common identity. These conclusions can provide useful suggestions for the future application of social network technology in online learning platform and the design of learning peer recommendation mechanism to support autonomous learning.
【作者单位】: 华东师范大学教育信息技术学系;香港教育学院数学与资讯科技学系;
【基金】:全国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2013年度教育部重点课题“智慧教育视域下学习活动流及其信息模型建构与应用”(课题编号:DCA130222) 华东师范大学2014年度教师教育优势学科创新平台学术团队建设基金项目“‘人人通’下个人学习空间的建构及其关键技术研究”(项目编号:2014-05)
【分类号】:G434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庞维国,刘树农;现代心理学的自主学习观[J];山东教育科研;2000年Z2期
2 陈宝云;小学语文学科中培养自主学习能力的几点思考[J];宁波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0年04期
3 胡瑞启;启发指导学生自主学习的尝试[J];沧州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2年02期
4 王玉兵,赵在民;自主学习特点及其教育环境构建[J];中国教育学刊;2003年01期
5 胡顺昌;冯敏;;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之我见[J];牡丹江教育学院学报;2003年02期
6 潘如;美术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J];教学与管理;2004年33期
7 刘敏霞,赵颖,赵秋荣;自主学习及其能力的培养[J];河南机电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5年06期
8 陈钟梅;浅论自主学习[J];当代教育论坛;2005年22期
9 顾骁南;如何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J];沈阳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3期
10 丁海英;;怎样让学生在化学教学中自主学习?[J];中小学管理;2006年S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陈金枝;;谈自主学习中教师的作用[A];中华教育理论与实践科研论文成果选编(第2卷)[C];2010年
2 黄河;;浅谈自主学习的几个环节[A];中华教育理论与实践科研论文成果选编(第4卷)[C];2010年
3 周正高;;谈培养学生探究性自主学习的途径[A];中华教育理论与实践科研论文成果选编(第3卷)[C];2010年
4 李凤朝;;如何培养小学生的数学自主学习能力[A];2014年9月现代教育教学探索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14年
5 罗德成;;初中数学自主学习教法初探[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阶段性成果集(湖南卷)[C];2010年
6 杜进福;;化学教学中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研究[A];甘肃省化学会成立六十周年学术报告会暨二十三届年会——第五届甘肃省中学化学教学经验交流会论文集[C];2003年
7 宋红波;;从后摄自主学习过渡到前摄自主学习[A];全国大学英语教学改革暨网络环境下外语教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8 耿桂灵;季黄凤;王春生;;不同阶段护理专业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调查[A];2006年浙江省医学教育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06年
9 张建彬;;浅谈高中语文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A];中华教育理论与实践科研论文成果选编(第二卷)[C];2012年
10 李元菊;;语文教学中发挥学生自主学习的尝试[A];中华教育理论与实践科研论文成果选编(第2卷)[C];2010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关锋;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N];甘肃日报;2008年
2 永济市逸夫中学 胡艳芳;如何培养学生语文方面的自主学习能力[N];科学导报;2008年
3 滨海县明达中学 孙远东;在中学化学教学中如何进行自主学习[N];学知报;2010年
4 北诗教办 李国文;重视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习惯[N];学知报;2010年
5 界峪学校 李春霞;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N];临汾日报;2010年
6 新野县第二高级中学校 李灵杰;谈高中生自主学习的得与失[N];学知报;2010年
7 临川区腾桥镇中心小学 杨梅;语文教学中怎样让学生自主学习[N];抚州日报;2010年
8 丽水市实验学校 沈彩群;小学低段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N];丽水日报;2011年
9 陕西省华阴市玉泉中心小学 ,
本文编号:184873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iaoyutizhilunwen/184873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