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教师开展慕课的行动意向及其动因研究——基于扩展的技术接受模型
本文选题:慕课 + 行动意向 ; 参考:《江苏高教》2017年07期
【摘要】:慕课开展从热追到质疑,暴露出当前在线教育生态系统不成熟、慕课产业链不完善等问题,很多高校教师开展慕课的行动意向也值得重新审视。本文以高校教师开展慕课的行动意向为切入点,对TAM3模型进行适用性改进,从工作绩效、在线教学经验、外部支持、外部影响和信息技术水平五个因素出发对高校教师的有用性感知、易用性感知、必用性感知进行分析,并针对三种感知的强化提出了激励慕课团队、开展慕课技术培训与完善慕课信息化建设三种组合策略作为激发并强化高校教师慕课开展行为的路径。
[Abstract]:From hot pursuit to questioning, the current online education ecosystem is not mature and the industry chain is not perfect. Based on the action intention of teachers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this paper improves the applicability of TAM3 model from the aspects of job performance, online teaching experience, external support, etc.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five factors of external influence and information technology level to college teachers' perception of usefulness, usability and necessity, and puts forward the incentive to the teaching team in view of the strengthening of the three kinds of perception. There are three kinds of combination strategies to stimulate and strengthen the behavior of the teachers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by carrying out the technical training and improving the informatization construction of the courses.
【作者单位】: 苏州工业园区服务外包职业技术学院校办;
【分类号】:G434;G642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4条
1 崔璨;刘玉;汪琼;;中国大陆地区2014年高校慕课课程建设情况调查[J];中国电化教育;2015年07期
2 解德渤;王洪才;;“慕课”对我国高等教育的挑战[J];江苏高教;2015年03期
3 谭佐军;肖湘平;;MOOC时代高校教学团队建设的策略[J];江苏高教;2015年01期
4 冯瑞;;世界名校开放课热潮对中国精品课程建设的启示[J];中国电化教育;2012年02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柳德荣;;地方本科院校慕课建设的价值创造作用与推进策略[J];当代教育论坛;2017年04期
2 高秋凤;廖嘉俊;王志杰;王晓钧;;大学生对慕课教学与传统教学的体验感知差异——以优课联盟“积极心理学”课程为例[J];开放教育研究;2017年04期
3 周继香;周育人;;MOOC时代应用型本科院校混合式教学模式研究[J];中国教育信息化;2017年15期
4 冯瑞;;高校教师开展慕课的行动意向及其动因研究——基于扩展的技术接受模型[J];江苏高教;2017年07期
5 王海艳;陈志;孙力娟;;新型教学模式提升大学生计算思维能力研究[J];江苏高教;2017年06期
6 唐梦月;王守纪;;MOOCs对特殊教育教师专业发展带来的机遇与要求[J];西部素质教育;2017年08期
7 孙子文;纪志成;;开放教育资源运动与高等教育信息化资源建设模式透视——开放教育资源运动:从OCW到MOOCs[J];学术论坛;2017年01期
8 崔红;董继刚;尚健;;我国高校慕课课程建设的SWOT量化分析[J];继续教育;2017年03期
9 蔡乐才;;高校人才培养的共享经济模式建构[J];江苏高教;2017年02期
10 韦岚;全守杰;;慕课与大学教学改革研究——兼论慕课背景下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J];广西社会科学;2017年01期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谈志兴;;运用慕课模式开展军队思想政治教育[J];政工学刊;2014年12期
2 高地;;“慕课”:核心理念、实践反思与文化安全[J];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年05期
3 王秋月;;“慕课”“微课”与“翻转课堂”的实质及其应用[J];上海教育科研;2014年08期
4 莫甲凤;;MOOC时代如何提升大学教师教学能力[J];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年03期
5 桑新民;谢阳斌;杨满福;;“慕课”潮流对大学影响的深层解读与未来展望[J];中国高等教育;2014年Z1期
6 吴万伟;;“慕课热”的冷思考[J];复旦教育论坛;2014年01期
7 约翰·丹尼尔;王志军;赵文涛;;让MOOCs更有意义:在谎言、悖论和可能性的迷宫中沉思[J];现代远程教育研究;2013年03期
8 焦建利;;国家精品课程与国外开放式课件的比较[J];远程教育杂志;2010年05期
9 王龙;周效凰;;中国精品课程建设的实践模式研究[J];现代远程教育研究;2010年04期
10 秦丽娟;;国家精品课程推广之个案研究[J];湛江师范学院学报;2010年02期
,本文编号:191221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iaoyutizhilunwen/191221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