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非正规与非正式学习成果认证策略述评
本文选题:欧洲 + 非正规与非正式学习 ; 参考:《中国远程教育》2017年06期
【摘要】:从各类非正规、非正式学习活动中所获得的知识和能力,正受到越来越多国家和地区的重视与认可。欧盟近年发布了一系列相关政策、研究报告和指南以指导各成员国的多样化学习成果认证实践。本文以其两版《欧洲非正规与非正式学习认证指南》(2009,2015)内容为基础,对欧盟学习成果认证的策略进行了综述和评析,涉及非正规与非正式学习认证的概念与意义、过程和方法、认证原则和条件、实施步骤与常见问题等。这些策略与指导意见对于我国学习成果认证制度及学分银行建设探索很有参考价值。
[Abstract]:The knowledge and ability obtained from informal, informal learning activities are being recognized and recognized by more and more countries and regions. In recent years, the EU has issued a series of relevant policies, research reports and guidelines to guide the practice of certification of diversified learning results in member countries. This article is based on its two edition of European informal and informal learning. On the basis of the guidelines for practice certification (20092015), this paper reviews and evaluates the EU strategy of learning achievement certification, involving the concept and significance of informal and informal learning certification, process and method, certification principles and conditions, implementation steps and common problems, etc. these strategies and guidance views on our country's learning achievement certification system and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credit bank is of great reference value.
【作者单位】: 教育部考试中心科研处;
【基金】:教育部职业技术教育中心研究所公益基金课题“国家资历框架制度的构建及相关制度研究”(项目编号:ZG201402)的研究成果之一
【分类号】:G511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6条
1 王海东;;欧洲国家和地区终身学习资格框架建设的新进展[J];全球教育展望;2016年10期
2 周晶晶;孙耀庭;慈龙玉;;区域学分银行建设的困境与思考[J];开放教育研究;2016年05期
3 王海东;;非正规和非正式学习成果的识别、验证与认证指南[J];开放教育研究;2012年06期
4 杨晨;;我国“学分银行”建设的三大问题[J];中国远程教育;2012年06期
5 杨进;;对非正规和无一定形式学习成果的认可、核定与认证在推进终身学习中的作用[J];开放教育研究;2012年01期
6 吴钧;;“学分银行”实施的困惑与思考[J];教育发展研究;2011年Z1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海东;;欧洲非正规与非正式学习成果认证策略述评[J];中国远程教育;2017年06期
2 姜乐军;陈瑞明;;基于“RVA模式”下我国现代学徒制学习成果认定的探索[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7年15期
3 吴南中;;职教与远教一体化学分银行建设研究[J];教育与职业;2017年10期
4 吴南中;;学分银行建设的动力机制及其构建研究[J];中国远程教育;2017年04期
5 马启鹏;张宁静;;我国学分银行研究的主要成果、焦点与展望[J];当代继续教育;2017年02期
6 李佳;;学分银行背景下职业教育课程标准体系建设[J];职业技术教育;2017年11期
7 余燕芳;葛正鹏;;基于国际比较的学分银行学分内涵及学习成果转换研究[J];远程教育杂志;2017年02期
8 吴绍靖;王静;;基础教育教师继续教育“学分银行”建设的探索实践与思考[J];高等继续教育学报;2016年06期
9 《终身教育学习成果认证、积累和转换制度研究》课题组;沈光辉;庄伟廉;;福建省终身教育学习成果认证、积累和转换制度实证研究(下)——基于“学分银行”的视角[J];福建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6年06期
10 李生京;;高等职业教育学分积累与转换的经济基础问题——高职学分积累与转换制度研究之三[J];现代教育科学;2016年12期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刘红良;;大规模网络开放课程(MOOC)与学分银行制度对接探索[J];现代教育技术;2014年10期
2 张创伟;;欧洲资格框架:实践回顾与理论评述[J];比较教育研究;2014年07期
3 陈丽;郑勤华;谢浩;沈欣忆;;国际视野下的中国资历框架研究[J];现代远程教育研究;2013年04期
4 殷双绪;姚文建;;我国高等教育领域学分互认的典型案例分析及启示[J];中国远程教育;2012年11期
5 王迎;张润芝;黄荣怀;;国际视野下学分银行建设的实践与分析[J];中国远程教育;2012年06期
6 杨晨;;我国“学分银行”建设的三大问题[J];中国远程教育;2012年06期
7 刘伟忠;;我国协同治理理论研究的现状与趋向[J];城市问题;2012年05期
8 郝克明;;终身学习与“学分银行”的教育管理模式[J];开放教育研究;2012年01期
9 吴钧;;“学分银行”实施的困惑与思考[J];教育发展研究;2011年Z1期
10 杨敏;孙耀庭;顾凤佳;;态势分析法视野下的上海市终身教育学分银行建设研究[J];现代远距离教育;2011年02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毛齐明;;教师的非正式学习简论[J];教育科学论坛;2006年02期
2 张伟平;马培峰;;非正式学习中个人隐性知识的构建[J];湘潭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6期
3 陈福祥;;论教师专业发展:基于非正式学习的视角[J];现代教育论丛;2007年10期
4 赵蒙成;;“非正式学习”论纲[J];比较教育研究;2008年10期
5 祁玉娟;陈梦稀;;非正式学习与教师专业发展[J];湖南第一师范学报;2009年06期
6 玉淑美;;技术支持的非正式学习:从边缘走向中心[J];软件导刊(教育技术);2010年08期
7 何彦彬;龚萍;;高校学生网上非正式学习现状的实证研究[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1年30期
8 苏婷婷;;浅析校园BBS对非正式学习的影响——以“我爱苏大”论坛为例[J];新课程研究(中旬刊);2011年02期
9 王迎;;非正式学习成果认定的研究与实践[J];中国电化教育;2012年01期
10 张卫平;浦理娥;;国内非正式学习的研究现状剖析及对策[J];中国远程教育;2012年07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青紫馨;季娇;伍新春;;非正式学习的研究现状和展望[A];第十五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12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6条
1 邓庆宁;非正式学习更适应职业学习需求[N];惠州日报;2012年
2 冯桢文;激活组织非正式学习[N];中华合作时报;2013年
3 梁育华;“非正式”:学校管理概念的另一扇门[N];天津教育报;2007年
4 乐文;非正式学习[N];中国人事报;2005年
5 ;说给父母们的十条建议[N];抚顺日报;2007年
6 中央电化教育馆馆长 王珠珠;教育不能迷失在技术浪潮中[N];光明日报;2013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邢蕾;成人非正式学习的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文丽;英国成人非正式学习政策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11年
2 王芮;研究生的非正式学习行为调查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1年
3 尚茹;非正式学习与中小学教师成长[D];河南大学;2007年
4 宣曼一;基于网络的大学生非正式学习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1年
5 刘新鸽;基于网络环境的大学生非正式学习研究[D];宁波大学;2012年
6 任杰;大学生非正式学习及其在高校教学中的整合策略研究[D];浙江师范大学;2012年
7 马莉娟;大学生非正式学习的调查研究[D];扬州大学;2012年
8 刘素方;网络对大学生非正式学习的影响及应对策略研究[D];安徽师范大学;2013年
9 沈丽;非正式学习环境下基于微信的知识管理研究[D];云南大学;2015年
10 张宇;非正式学习类微群用户交互行为影响因素研究[D];曲阜师范大学;2015年
,本文编号:193297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iaoyutizhilunwen/193297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