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主导型复合供给:中国义务教育供给模式整体构想
本文选题:中国义务教育 + 政府主导型复合供给 ; 参考:《中国行政管理》2017年01期
【摘要】:中国义务教育的供给实践显示,经典公共物品理论有关纯公共物品应该而且只能由政府单一供给的论断存在可疑之处,这要求我们寻求新的替代方案。我国义务教育供给模式的整体构想包括三个层面:一是对顶层规则的选择,即指导整体设计的价值目标与战略方针;二是依据顶层规则进行的整体设计,可以概括为政府主导型复合供给模式;三是在既定规则和约束条件之下的策略选择或者说实现路径,即不同地区对供给机制的具体选择与复合方式。政府主导型复合供给是整体构想的核心内容,决定政府主导的因素是义务教育的纯公共物品属性、顶层规则选择和公民的共同教育需求,决定复合供给的因素是单一供给的局限性、区域约束条件的差异性和公民的差异教育需求。
[Abstract]:The supply practice of compulsory education in China shows that the theory of classical public goods that pure public goods should and can only be supplied by the government is dubious, which requires us to seek new alternatives. The overall conception of the supply mode of compulsory education in our country includes three levels: the first is the choice of the top-level rules, that is, the value objectives and strategic guidelines to guide the overall design, the other is the overall design based on the top-level rules. It can be summarized as the government-led compound supply mode, and the third is the strategy choice or realization path under the established rules and constraints, that is, the specific choice and compound mode of supply mechanism in different regions. Government-led compound supply is the core content of the whole conception. The determinant factor of government leading is the pure public goods attribute of compulsory education, the top-level rule selection and the common educational demand of citizens. The factors that determine the compound supply are the limitation of the single supply, the difference of the regional constraint conditions and the different educational demand of the citizens.
【作者单位】: 武汉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
【分类号】:G522.3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2006 中国义务教育新的一页[J];教育;2006年07期
2 杨木;;两会代表“把脉”中国义务教育[J];教育;2007年10期
3 张楠;;中国义务教育法制发展历程刍议[J];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9年05期
4 谢新国;;新中国义务教育发展历程及收费成因探析[J];高等函授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02期
5 韩秀兰;;中国义务教育益贫性测度——基于社会机会函数的实证[J];教育与经济;2011年03期
6 邵泽斌;;从管办合一到管办分离——兼论当代中国义务教育公共性的多种实现方式[J];社会科学战线;2012年01期
7 吕普生;;中国义务教育发展的不均衡性及其决定因素——基于2000-2008年数据的实证分析[J];中国软科学;2013年09期
8 ;《中国义务教育》已出版[J];教育评论;1992年02期
9 丘京南;;均衡发展:中国义务教育的新里程[J];中国国情国力;2007年10期
10 宋冬生;一本具有深刻思想的理性之作——读《千秋伟业——中国义务教育的实践与未来》有感[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3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2条
1 朱春奎;刘宁雯;;转型期中国义务教育公共支出利益归宿研究[A];第二届中国公共预算研究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2 薛海平;郭俞宏;;中国义务教育投资效率问题研究:回顾与展望[A];2010年中国教育经济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7条
1 记者 张东;中国义务教育进入均衡发展新时期[N];中国教育报;2013年
2 本报记者 侯志明 贺春兰;中国义务教育任重道远[N];人民政协报;2002年
3 中国教育报副总编辑、编审 翟博;中国义务教育发展的新跨越[N];中国教育报;2008年
4 本报记者 王斯敏 贾宇;高位均衡,中国义务教育新追求[N];光明日报;2010年
5 单士兵;取消“择校费”要等到何时[N];东方早报;2007年
6 吴红缨;重庆农村“全免费”:中国义务教育破题[N];21世纪经济报道;2007年
7 易鑫 翁小平;2013年全国教育十大新闻[N];中国教育报;2013年
,本文编号:201857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iaoyutizhilunwen/201857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