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教育体制论文 >

新型混合学习模式下微信公众平台学习资源设计

发布时间:2018-11-18 07:16
【摘要】:随着网络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依托远程教育网络平台的系统化学习与依托微信公众平台为代表的移动学习正相互融合,逐渐顺应了新形势下混合学习的发展趋势,形成了新型混合学习模式。两类平台融合的关键在于学习资源的有效整合,使各类资源优势互补,以适应成人学习者学习方式的革新,进而促进成人学习者的学习成效。远程教育网络平台历经多年发展已相对成熟,能基本满足成人学习者的远程学习需求,在新型混合学习模式下仍占主导地位。随着微信公众平台教育功能的发掘应用而成为移动学习平台的后起之秀,平台契合了成人学习者泛在性的学习环境和碎片化的学习特点,逐渐成为成人学生进行远程教育的必要补充。然而,与发展相对成熟的远程教育网络平台学习资源相比,微信公众平台的学习资源存在重复建设、表现形式单一、缺乏教学设计支持和交互性不强等问题。因此,在整合两类平台的资源时,应遵循差异性原则、统一管理原则、贯通使用原则、理论与实践并重原则,通过对远程教育网络平台学习资源结构和内容的解析,建立课程学习资源库,进而甄选出适合微信公众平台的学习资源,选择适合微信公众平台的资源呈现方式,按课程需求设计相应模块,从而达到两类平台资源的优势互补。
[Abstract]: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network information technology, the systematic learning based on the network platform of distance education and the mobile learning represented by the public platform of WeChat are merging with each other, which gradually conforms to the development trend of hybrid learning under the new situation. A new mixed learning model was formed. The key to the integration of the two platforms lies in the effective integration of learning resources, so that all kinds of resources complement each other in order to adapt to the innovation of the learning style of adult learners and thus promote the learning effectiveness of adult learners. After years of development, distance education network platform has been relatively mature, can basically meet the distance learning needs of adult learners, and still dominates in the new mixed learning mode. With the development and application of the educational function of WeChat's public platform, it has become a rising star of the mobile learning platform, which fits in with the ubiquitous learning environment and fragmented learning characteristics of adult learners. It has gradually become a necessary supplement for adult students to carry out distance education. However, compared with the relatively mature learning resources of distance education network platform, the learning resources of WeChat public platform have some problems, such as repeated construction, single expression form, lack of teaching design support and weak interaction. Therefore, when integrating the resources of the two kinds of platforms, we should follow the principle of difference, unified management principle, consistent use principle, theory and practice, and analyze the structure and content of learning resources in the network platform of distance education. The course learning resource bank is established, and then the learning resources suitable for WeChat public platform are selected, the resource presentation mode suitable for WeChat public platform is selected, and the corresponding modules are designed according to the curriculum requirements, so that the advantages of the two kinds of platform resources are complementary.
【作者单位】: 四川广播电视大学;
【基金】:四川省教育厅2013-2016年高等教育人才培养质量和教学改革项目“基于移动学习的学习资源设计研究” 四川广播电视大学2016-2017年度教改项目“基于手机APP的成人学生移动学习资源建设研究”(XMHGJJ2016003Q)
【分类号】:G434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徐梅丹;兰国帅;张一春;孟召坤;张杭;;构建基于微信公众平台的混合学习模式[J];中国远程教育;2015年04期

2 李娜;乜勇;;基于微信公众平台的微学习资源设计与应用研究[J];中国教育信息化;2014年17期

3 李浩君;华燕燕;项静;;基于概念图的片段式移动学习资源设计有效性研究[J];电化教育研究;2014年03期

4 曹赛;汤会琳;;移动技术支撑的远程教育教学平台构建与管理模式[J];现代远程教育研究;2014年01期

5 柳玉婷;;微信公众平台在移动学习中的应用研究[J];软件导刊(教育技术);2013年10期

6 廖晓明;罗冬林;张蓉;;系统论在高等职业教育精品课程资源共享与利用过程中的运用[J];职教论坛;2013年21期

7 杜俊;;基于Android平台的成人移动虚拟学习社区的设计与研究[J];江苏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2年04期

8 杨永建;韩雪;苏理华;牛健;李莹;;远程教育英语专业学习资源的实用性设计[J];现代远程教育研究;2012年04期

9 刘莉;;开放大学学习资源设计:理论与实现——第二次“中国远程教育教师论坛”综述[J];中国远程教育;2011年08期

10 方海光;吴淑苹;李玉顺;;基于EML构建移动学习资源对象单元的研究[J];现代教育技术;2009年12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陈峰;基于微信的微型移动学习资源设计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4年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汪涛;张秋东;李惠青;蒋杉杉;;新型混合学习模式下微信公众平台学习资源设计[J];现代远程教育研究;2016年05期

2 张美芬;;基于微信公众平台的碎片化学习研究[J];中国教育信息化;2016年18期

3 李惠青;张秋东;汪涛;;2013-2015年我国移动学习资源研究综述[J];中国教育信息化;2016年17期

4 魏晓会;郑小军;;国内混合学习的研究现状分析——基于2006~2015年CNKI期刊论文[J];中国教育信息化;2016年17期

5 胡欣滨;;微信公众平台在民航气象服务中的应用[J];科技创新导报;2016年11期

6 翁晓梅;;基于微信公众平台的英语移动课堂实时教学设计与应用[J];职教通讯;2016年21期

7 古琴;;微信公众平台支持下的混合学习模式的研究[J];电脑知识与技术;2016年16期

8 张茂红;宫雪艳;杨晶;刘露;;基于微信公众平台的移动学习模式研究[J];福建电脑;2016年07期

9 孙杰;;微信辅助对外汉语口语教学研究[J];科技视界;2016年21期

10 黄肇丹;;基于微信的《国际贸易实务》课程教学探究[J];齐齐哈尔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6年04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杨丽青;基于微信公众平台的分层教学模式的设计与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6年

2 刘冰;微信公众平台在中职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河北大学;2015年

3 卢程佳;微信支持下的混合式学习设计与应用研究[D];浙江师范大学;2015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曹宇;;高等体育院校教师构建SNS协作学习平台的实验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14年02期

2 王萍;;微信移动学习的支持功能与设计原则分析[J];远程教育杂志;2013年06期

3 陈美华;陈祥雨;;基于SNS“人人网”的英语写作匿名性同伴群评研究[J];外语电化教学;2013年06期

4 王晓玲;;微信与QQ支持下基于任务驱动的协作学习之比较研究[J];电化教育研究;2013年11期

5 柳玉婷;;微信公众平台在移动学习中的应用研究[J];软件导刊(教育技术);2013年10期

6 王潇;黄新荣;;微信公众平台开启档案利用新时代[J];陕西档案;2013年02期

7 张丽莉;;浅谈微信公众平台在大学生安全教育工作中的运用——以天津财经大学珠江学院为例[J];新西部(理论版);2013年Z2期

8 白浩;郝晶晶;;微信公众平台在高校教育领域中的应用研究[J];中国教育信息化;2013年04期

9 张田;李子运;汪晴晴;;基于云计算的移动学习资源开发初探[J];现代教育技术;2012年11期

10 袁磊;陈晓慧;张艳丽;;微信支持下的混合式学习研究——以“摄影基本技术”课程为例[J];中国电化教育;2012年07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4条

1 张长乐;微信社区化网络人际传播的建构[D];安徽大学;2013年

2 王潇雨;微信使用者使用行为及意图探讨[D];兰州大学;2013年

3 殷洪艳;微信用户的“使用与满足”研究[D];郑州大学;2013年

4 姚涛;基于微型学习的手机游戏的设计与开发[D];浙江师范大学;2012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第三届混合学习国际会议将于8月在北京召开[J];开放教育研究;2010年01期

2 贾健;;混合学习在教学中的作用初探[J];价值工程;2011年28期

3 曾茂林;;主体摄入视野中有机混合学习理论研究[J];中国电化教育;2013年08期

4 白颖;赵红顺;;混合学习理论在“电力电子与变频技术”课程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机械职业教育;2013年11期

5 陈小娜;;浅析混合学习理论[J];青春岁月;2012年24期

6 汉书;混合学习[J];现代远程教育研究;2004年01期

7 张豪锋,卜彩丽;混合学习的优势与运用探讨[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06期

8 杨彩菊;;教师继续教育学习的有效方式——混合学习[J];教学与管理;2006年33期

9 张志祯;齐文鑫;;提高混合学习有效性的策略[J];中国远程教育;2007年04期

10 玉淑美;陆美玉;;混合学习的概念、层次及其应用[J];软件导刊;2007年1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4条

1 熊珍珍;邹琳琳;;基于多Agent技术的混合学习探讨[A];2008'中国信息技术与应用学术论坛论文集(二)[C];2008年

2 高卓;王少梅;;基于混合学习的高校教师教育技术培训新模式[A];信息技术环境构建与教学应用[C];2009年

3 浦丽华;;《数字资源与学科教学整合的有效突破点——混合学习法的实践与思考》[A];江苏省教育学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综合二专辑)[C];2006年

4 韩冽;李泰峰;;通过混合学习实现信息技术与本科课程整合[A];基于信息技术的教学新模式研究[C];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孟延灵;信息技术教学中的混合学习模式的设计与实践[D];河北师范大学;2015年

2 徐宏敏;微信公众平台支持下的混合学习接受度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5年

3 方中玉;在线学习与混合学习对比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5年

4 刘权纬;混合学习模式下移动学习平台的设计与实现[D];广西师范学院;2015年

5 刘文东;基于Moodle的混合学习的设计与实践[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5年

6 陈秋利;大学生混合学习的现状调查研究[D];广西师范学院;2015年

7 张明洁;基于微信的混合学习模式研究[D];兰州大学;2016年

8 蒋清玲;网络教学微视频的开发与应用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6年

9 张蓝尹;混合学习背景下的中学语文微课设计与使用研究[D];新疆师范大学;2016年

10 任思增;混合学习在高中《技术与设计》课程中的应用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233928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iaoyutizhilunwen/233928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49b62***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