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化背景下教育政策的本土演绎:倡议联盟的视角——基于美国国际文凭课程发展的思考
[Abstract]:In the context of globalization, the IB programme promoted by the International Diploma Organization meets the educational needs of the international migrant population in the United States, meets the educational goals of the federal government to improve the quality of education, promote equity in education, and promote international understanding. While it has grown steadily in the United States, it has also been subjected to increasingly harsh accusations. This research applies the framework of Initiative Alliance to analyze the policy development of IB curriculum in the United States, and finds out that three major initiatives have been formed around the IB curriculum. The deduction of IB programme policy in the United States is not only subject to the domestic economic environment, but also to the domestic economic environment. The influence of external dynamic system events, such as public opinion, is also limited by relatively stable variables. On this basis, this study proposes that in the context of globalization, the process of "policy reference" should focus on the stable factors that affect the practice of policy localization, listen to the voices of professional-oriented policy brokers, and fully consider the public interest.
【作者单位】: 华东师范大学国际与比较教育研究所;
【基金】:彭正梅教授主持的华东师范大学基础教育终身教育处“IB通识课程开发项目”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分类号】:G571.2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俭;关于素质教育政策的思考[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0年01期
2 姚晓春;论教育政策的能力限度[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0年05期
3 李江源;教育政策失真的因素分析[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1年11期
4 河源;简析日本教育政策的制订[J];国家高级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1年04期
5 王世忠;关于教育政策执行的涵义、特征及其功能的探讨[J];培训与研究(湖北教育学院学报);2001年01期
6 姚晓春;简论教育政策的限度[J];江西教育科研;2001年Z1期
7 刘复兴;教育政策的四重视角[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02年04期
8 常为 ,杜朝晖 ,刘仁辉;论教育政策制定者个人因素对政策制定的影响[J];教育探索;2002年01期
9 潘苏进;素质教育和素质教育政策的演进[J];当代教育论坛;2002年10期
10 祁型雨;论教育政策的价值及其评价标准[J];教育科学;2003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路德维珂·科拉罗;胡咏梅;梁文艳;;教育政策的监测与评价:概念、作用、系统框架[A];2009年中国教育经济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9年
2 祁型雨;;利益表达与整合——教育政策的决策模式研究[A];辽宁省哲学社会科学获奖成果汇编[2007-2008年度][C];2010年
3 刘继和;米佳琳;陈芳芳;;发达国家和地区教师能源教育政策及启示[A];科技创新与产业发展(B卷)——第七届沈阳科学学术年会暨浑南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论坛文集[C];2010年
4 田静;施江滨;;美国教育政策中“农村”概念界定的应用与问题[A];农职业教育与经济社会发展——云南省农业教育研究会2010年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10年
5 翟巧相;;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后美国联邦政府对印第安人的教育政策[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17)——外国教育政策与制度改革史研究[C];2009年
6 秦行音;;英国工党教育政策的简要历史变化及新工党的教育政策[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17)——外国教育政策与制度改革史研究[C];2009年
7 程细平;;公平优先,兼顾效率:和谐社会教育政策的价值追求[A];2007年中国教育经济学年会会议论文集[C];2007年
8 李建忠;;赞比亚独立以来教育政策的制定及若干经验教训[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17)——外国教育政策与制度改革史研究[C];2009年
9 张晓昭;孙忠宝;;两次世界大战之间英国在新加坡的教育政策[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17)——外国教育政策与制度改革史研究[C];2009年
10 张杰;;建国初期对私立学校的保护和改造[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9)——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史研究[C];2009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庞学光 作者单位:天津市教科院教育决策与发展研究所;加强教育政策执行初探[N];中国教育报;2001年
2 周洪宇;建议成立教育政策咨询委员会[N];人民政协报;2007年
3 本报记者 张以瑾邋张圣华;为了教育政策的不断完善[N];中国教育报;2008年
4 本报记者 赵改荣;教育政策惠于民[N];新乡日报;2013年
5 王心禾;那些教育政策不能跳过的程序[N];检察日报;2013年
6 作者单位:北京师范大学教育系 刘复兴;审视教育政策的一个新视角[N];中国教育报;2001年
7 张瀛 张天雪;教育政策彰显民生价值取向[N];中国教育报;2007年
8 袁振国;教育政策研究的新视野[N];中国教育报;2000年
9 中央教科所科研处副处长 杨润勇;教育政策咨询应该制度化[N];人民政协报;2010年
10 杨颖秀 东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要善于将教育问题转化为教育政策[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2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蒋园园;复杂理论视阈下的教育政策执行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2 邓凡;教育政策执行的网络模式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1年
3 王智超;教育政策执行的滞后问题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9年
4 赵爽;教育政策合法性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5年
5 毕正宇;教育政策执行模式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6年
6 孙艳霞;教育政策道德性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6年
7 张振改;教育政策的限度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8 刘世清;教育政策伦理问题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9 高庆蓬;教育政策评估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8年
10 朱永坤;教育政策公平性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陈博;多层治理语境中的欧盟教育政策[D];厦门大学;2008年
2 乔卫丽;关于教育政策学科名称歧义之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3 周国霞;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教师教育政策发展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5年
4 陈艳萍;美国奥巴马总统执政时期教育政策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5年
5 高虹瑶;欧盟援助非洲教育政策的发展演变研究[D];浙江师范大学;2015年
6 武梅顺;越南教育政策执行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15年
7 李天露;美国科学、技术、工程和数学(STEM)教育政策解读及其启示[D];湖南师范大学;2015年
8 周敏;“同城待遇”教育政策实施的调查分析[D];南京师范大学;2013年
9 杨月华;行动者网络理论视角下教育政策中物的问题[D];山东大学;2016年
10 马倩倩;美国政府印第安人教育政策研究(20世纪40年代-60年代)[D];山东师范大学;2016年
,本文编号:243253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iaoyutizhilunwen/243253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