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教育体制论文 >

回望二十年:信息技术在教育改革与发展中的历史使命及其角色

发布时间:2019-03-08 20:11
【摘要】:技术与教育是推动社会发展与历史前进的两大动力,二十世纪以来基于信息化的领域创新速度要远远超过前几次革命,技术在促进人类文明前进上有目共睹。不同领域和信息技术之间的整合与协同变得更为普遍,信息时代已成现实。回望过去二十年,这场技术带来的深刻系统变革在与教育的持久碰撞中,其潜力是否得到有效、全面的释放?技术多年来沉降到教育情境的程度有多大?文章试图从历史研究的视角,审视近二十年来教育领域技术的使命与角色变化,为当下的教育信息化决策提供参考,并为今后的教育改进提供经验。文章采用历史分析法、案例比较法等,对教育信息化典型案例以及学校访谈等来源数据进行了梳理。分别从技术在学校的存在形态和方式、技术是否变革学校功能、教育相关者对技术的期待的改变、技术与教育之间不停歇地寻求平衡这四个部分对数据进行了分析和报告。通过获取不同参与者对实践理解的视角,以重构、表现教育领域技术的内化历程。结论与启示是:在新一轮赛跑中寻求平衡、发挥技术对教育的重塑作用需要系统性设计、延续与颠覆并存地建构与重构教学过程、为知识创造提供机会。
[Abstract]:Technology and education are the two driving forces to promote the development of society and the advancement of history. Since the 20th century, the speed of innovation in the field based on information has far outpaced previous revolutions, and technology has been obvious to all in promoting the advancement of human civilization. The integration and collaboration between different fields and information technology has become more common, and the information age has become a reality. Looking back over the past two decades, the profound and systematic transformation that this technology has brought about has been effectively and fully unleashed in a sustained collision with education. What is the extent to which technology has subsided into educational situations over the year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historical research, this paper attempts to examine the change of mission and role of technology in the field of education in the past 20 years, in order to provide a reference for the present educational information decision-making and provide experience for future educational improvement. This paper uses historical analysis method and case comparison method to sort out the data of typical educational informatization cases and school interviews. This paper analyzes and reports the data from four parts: the existing form and mode of technology in schools, whether technology changes the function of school, the change of educational stakeholders' expectation of technology, and the non-stop search for balance between technology and education. In order to reconstruct and express the internalization process of education technology, different participants' perspectives on practice are obtained. The conclusion and enlightenment are as follows: to find a balance in the new race and to play the role of technology in the reconstruction of education, it is necessary to design systematically, continue and subvert the construction and reconstruction of the teaching process, and provide opportunities for the creation of knowledge.
【作者单位】: 华东师范大学上海数字化教育装备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华东师范大学教育信息技术学系;
【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学重点课题“我国与发达国家的教育信息化比较和推进战略研究”(课题编号:ACA160012)
【分类号】:G434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E.M.金,初雪;论著提要 评估教育改革:来自发展中国家的四项案例[J];国外社会科学;2000年06期

2 张曙光;教育改革与意义世界的重建[J];高等教育研究;2000年04期

3 李涛,毛巍蓉;教育改革的历史与现实透视[J];教育探索;2000年06期

4 姚建忠;抓住教育改革的主渠道[J];教育发展研究;2000年07期

5 余秀兰;教育改革的代价[J];教育发展研究;2000年10期

6 刘德恩;创业教育: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新课题[J];外国教育资料;2000年04期

7 唐亚林;分散化管理:中国教育改革之路[J];中国行政管理;2000年04期

8 魏晓笛,于明礼;“五四”时期中国教育改革的启示[J];昌潍师专学报;2000年03期

9 崔铉燮;教育改革与教育市民运动的方向[J];当代韩国;2000年04期

10 杨国祥;深化教育改革 加快学校发展[J];中国冶金教育;2000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陈伯璋;;台湾教育改革的另类省思[A];北京论坛(2010)文明的和谐与共同繁荣——为了我们共同的家园:责任与行动:“变革时代的教育改革与教育研究:责任与未来”教育分论坛论文或摘要集[C];2010年

2 黄家驹;;教育改革若干问题思考[A];第四届“老教授科教兴国贡献奖”、“老教授事业贡献奖”颁奖暨老教授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大会论文集[C];2008年

3 陈宇;;我国教育改革出现新曙光[A];2010年宏观经济与改革走势座谈会内容汇编[C];2010年

4 谭玉华;毕业才;;深化教育改革,加强素质教育[A];新世纪 新思考[C];1999年

5 张艳;;试论教育对科技的作用——兼谈教育改革[A];第五届全国药理学教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汇编[C];2000年

6 李传义;;知识经济与教育改革[A];2001中国电子教育研究论文集[C];2001年

7 马国芳;;地方政府在建设和谐社会中如何发挥主导作用探讨——云南省突出重点扩大试点推进云南教育改革发展工作[A];中国行政管理学会2005年年会暨“政府行政能力建设与构建和谐社会”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8 田汉族;;中国教育改革深化阶段面临的问题及其化解——基于成本分析视角[A];2005年中国教育经济学年会会议论文集[C];2005年

9 ;几位专家对教育改革的看法[A];2006年中国宏观经济与改革走势座谈会内容汇编[C];2006年

10 魏高林;;对国家教育现状的意见、建议和畅想[A];第六届中国科学家论坛论文汇编[C];2007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储朝晖;教育改革:让人民更幸福[N];光明日报;2011年

2 李南沉;教育改革要抓住本质[N];中国教师报;2011年

3 记者 达娃;保质保量推进教育改革和发展工作[N];拉萨晚报;2012年

4 记者 张东;中国教育改革发展丛书首发[N];中国教育报;2012年

5 江苏省教育科学研究院 马维娜;谁影响了中国教育改革中的利益博弈[N];中国教育报;2012年

6 西安市教育局局长 李颖科;让人民群众享受到教育改革成果[N];中国教育报;2012年

7 教育部政策法规司巡视员 刘自成;综合改革 教育改革的新方向新路径[N];中国教育报;2013年

8 耿银平;“不适应”给教育改革添动力[N];光明日报;2013年

9 本报驻曼谷记者 吴建友;泰国探讨教育改革[N];光明日报;2013年

10 北京大学教育学院教授、北大附中原校长 康健;真正的教育改革要从基层做起[N];人民政协报;2013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6条

1 朱丽;教育改革代价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2 彭慧艳;舆论视野下的教育改革[D];安徽大学;2013年

3 陈霞;基于课程标准的教育改革[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4 戴一中;台湾师资培育变革与当时社会背景之研究[D];苏州大学;2008年

5 段素菊;20世纪80年代以来的美国公共基础教育改革研究[D];北京师范大学;2004年

6 庞超;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来瑞典基础教育改革的价值取向研究[D];西南大学;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薛锦蓓;邓小平教育改革思想研究[D];安徽工业大学;2015年

2 官明娟;九十年代美国克林顿的教育改革[D];山东师范大学;2009年

3 施晓林;评析现代美国第二次教育改革[D];云南师范大学;2007年

4 戴林;新世纪日本的教育改革[D];湖南大学;2008年

5 段伯升;成长电影中理想与现实的冲突对中国学校教育改革的启示[D];东北师范大学;2011年

6 王菲;现代化进程中的教育改革[D];首都师范大学;2012年

7 李康;政府引导民众参与教育改革的机制研究[D];浙江师范大学;2013年

8 汤月荣;家庭在中美教育改革中作用和地位的比较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3年

9 高燕;论美国20世纪50、60年代的教育改革[D];内蒙古大学;2008年

10 李瑶;《学部官报》连载的《选译东西方各国书报》与清末教育改革[D];东北师范大学;2015年



本文编号:243716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iaoyutizhilunwen/243716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6717c***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