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教育体制论文 >

家庭社会经济地位对学生学业成就的影响——父母参与和学业自我效能感的中介作用分析

发布时间:2019-09-03 16:46
【摘要】:通过建构结构方程模型探讨父母参与和学业自我效能感在家庭社会经济地位与学业成就关系中的作用。通过对在中国中部某市所收集的7089名四年级学生的数据分析发现:(1)父母参与在家庭社会经济地位与学业成就关系中的中介效应不显著;(2)学业自我效能感在家庭社会经济地位与学业成就关系中存在中介效应;(3)家庭社会经济地位可以通过父母参与—学业自我效能感这一中介链对学业成就产生间接效应。
【图文】:

学业自我效能,区县,中介变量,学校


?地预测学业自我效能感、学习动机等与学业成就相关的变量。[19]Choi等人的实证研究也表明父母参与能促进学生学业自我效能感的提升,进而促进学业成就发展,[20]因此,本研究提出研究假设2:学业自我效能感既是家庭社会经济地位与学业成就之间的中介变量,也是父母参与和学业成就之间的中介变量。综上所述,本研究提出一个多重中介模型,即父母参与和学生的学业自我效能感在家庭社会经济地位与学业成就之间的链式中介作用,这一问题的探讨有助于深入理解家庭社会经济地位和学业成就之间的关系。研究模型如图1所示,该模型从家庭社会经济地位到学业成就之间主要包含三个中介路径:(1)β2β6;(2)β5β4;(3)β2β3β4。[21]二、研究方法(一)研究样本2015年9月,北京师范大学中国基础教育质量监测协同创新中心区域项目组在我国中部某市采用分层抽样的方法,按照区县、学校两个层次进行抽样。综合考虑区县地域(中、东、西)、学校地域(城市、县镇、农村)、学校学制类型(小学、九年一贯制学校)、学校办学水平(优秀、良好),最终选取该市10个区县共50所小学的四年级学生施测。其中,问卷数据采用网络问卷作答形式收集,学科试卷采用集体现场作答的形式。作答时由主试宣读指导语,说明施测目的、答题方式等规则。最终共收回7112份数据,数据清理后,获取有效数据7089份,有效率为99.7%。其中男生3692人(52.1%),女生3397人(47.9%),年龄大约为9周岁。(二)研究指标1.家庭社会经济地位国内外学者一般把家庭收入、父母的受教育水平与职业三方面的变量用于合成家庭社会经济地位指数,[22][23]由于收入的测量与评判较为困难与复杂,为弥补家庭收入这一测量指标的不准确性,本研究采用父母

直接效应


EDUCATIONALSCIENCERESEARCH64教育科学研究2017′12个因子的特征根大于1,第一个因子的解释率为17.26%,小于40%的临界标准,共同方法偏差不明显。[26]同时,本研究中介效应分析方法,采用结构方程模型对家庭社会经济地位与学业成就之间的直接效应和间接效应进行检验。[27]为检验直接效应,本研究建构了家庭社会经济地位为外生潜变量,学业成就为内生潜变量的结构方程模型,结果表明模型拟合良好(见图2),χ2=22.329,df=8,RMSEA=0.016,CFI=0.998,TLI=0.997,SRMR=0.008,[28]家庭社会经济地位对学业成就的直接预测效应为0.278,p<0.001。为检验间接效应,本研究建构了家庭社会经济地位为外生潜变量,,父母参与、学业自我效能和学业成就为内生潜变量的结构方程模型。结果表明模型拟合良好,χ2=483.675,df=38,RMSEA=0.041,CFI=0.975,TLI=0.964,SRMR=0.028。间接效应结果表明(见图3),家庭社会经济地位对学业成就的直接效应仍显著(β=0.151,p<0.001),即家庭社会经济地位越高,学生的学业成就越好;同时,家庭社会经济地位可以正向预测父母参与(β=0.376,p<0.001),即学生的家庭社会经济地位越高,父母就越多地参与学生的学习和生活;父母参与可以显著正向预测学生的学业自我效能感(β=0.423,p<0.001);学业自我效能感可以显著正向预测学业成就(β=0.453,p<0.001),即学生的学业自我效能感越高,学生的学业成就越高。接下来,采用偏差校正非参数百分位bootstrap重复取样2000次进行中介效应检验,并计算95%的置信区间,检验结果如表3所示。结果发现,父母参与在家庭社会经济地位与学业成就中的中介效应值为-0.014,置信区间为[-0.036,0.004],该置信区间包含0,因此,父母参?
【作者单位】: 北京师范大学中国基础教育质量监测协同创新中心;
【基金】:北京师范大学中国基础教育质量监测协同创新中心自主资助课题“S市2014—2015年度义务教育质量综合评价项目”(HBBJ-2014-032)的成果之一
【分类号】:G444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龚森;钟宏景;;自我效能感理论及其在教育领域的研究现状[J];佳木斯教育学院学报;2001年01期

2 吴国来,王国启;自我效能感与教学效能感综述[J];保定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2年03期

3 陈朝新;论教师的自我效能感及其培养[J];玉林师范学院学报;2004年04期

4 潘乐英;学生的自我效能感对学习的影响及其培养[J];邢台学院学报;2005年03期

5 王艳喜;雷万胜;;自我效能感研究综述[J];当代经理人;2006年04期

6 韦毅嘉;;教育领域中自我效能感的研究现状与展望[J];安康师专学报;2006年02期

7 张莉;张国敏;;教师自我效能感的研究[J];中国轻工教育;2007年04期

8 付建红;肖克松;;自我效能感对贫困大学生“心理脱贫”的启示[J];西昌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4期

9 李娟;王玉廷;;自我效能感理论及其在教育中的应用[J];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8年01期

10 谢金;;浅析自我效能感与大学生人际关系[J];新学术;2008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王福兴;沃建中;倪牧宇;;中学生自我效能感发展特点研究[A];第十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2 李雪梅;陈旭;;青少年社会自我效能感问卷的初步初步编制[A];第十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3 王贺立;;高中生学习投入与应激和自我效能感关系的研究[A];增强心理学服务社会的意识和功能——中国心理学会成立90周年纪念大会暨第十四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11年

4 池丽萍;;女大学生自我效能感的访谈研究[A];第十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5 迪丽娜尔;綦群高;沃建中;卢子慧;;大学生自我效能感的跨民族研究[A];第十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6 韦毅嘉;;大学生职业自我效能感研究现状与发展[A];第十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7 李子辉;李灵;;大学生职业生涯决策中自我效能感的调查研究[A];第十一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7年

8 谭雪晴;;高师贫困生自尊、自我效能感与主观幸福感的关系研究[A];第十一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7年

9 邱佩钰;施利承;马艳霞;;大学生坚韧人格与时间及自我效能感的关系研究[A];中国心理卫生协会第三届中青年心理卫生学者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C];2012年

10 刘勤学;周宗奎;;不同网络行为的动机机制比较:心理需求和自我效能感的作用[A];心理学与创新能力提升——第十六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3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条

1 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院 洪秀敏;由内而外影响教师专业发展[N];中国教育报;200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韩力争;大学生创业自我效能感结构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保胜;大学生生涯自我效能感量表的编制及其应用[D];曲阜师范大学;2011年

2 冷淑敏;大学生自我效能感、应对方式与就业压力的相关研究[D];南昌大学;2011年

3 陈助昌;昆明市初三学生自我效能感与体育锻炼、学习成绩的相关研究[D];云南师范大学;2015年

4 王捷;自我效能感与医学大学生学业成就的关系研究[D];山西医科大学;2015年

5 刘鹏洋;沈阳市重点中学高一学生考试焦虑、自我效能感与沉浸体验的相关研究[D];沈阳师范大学;2014年

6 陈祖国;大学生专业承诺、学业自我效能感与学业适应性的关系[D];聊城大学;2015年

7 杨丽娜;内蒙古地区高职生学业情绪、学业自我效能感与学业成绩的关系研究[D];内蒙古师范大学;2015年

8 崔晓;学业自我效能感团体辅导对大学生学业拖延的干预研究[D];内蒙古师范大学;2015年

9 阚少兴;初中生核心自我评价、学业自我效能感与学习倦念的关系研究[D];杭州师范大学;2015年

10 庄桂芳;中职生学业自我效能感、学业情绪及心理健康之间的关系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5年



本文编号:253147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iaoyutizhilunwen/253147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b8484***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