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教育体制论文 >

傅斯年与抗战时期的北京大学文科研究所

发布时间:2020-02-10 20:04
【摘要】:正1938年,北京大学与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以下简称史语所)等高校和科研机构陆续迁至昆明。出于发展学术、合作育才的初衷,史语所所长傅斯年与北京大学校长蒋梦麟、秘书长郑天挺等人积极合作,重新恢复了因战乱中止活动的北京大学文科研究所,为国家培养了一批栋梁之材。一傅斯年与北京大学文科研究所的恢复北京大学文科研究所创立于1918年,是以哲学社会科学学术研究和培养研究生为主的学术机构。1920年公布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甘竞存;傅斯年的先见之明及失误[J];文史精华;2004年07期

2 纪秩尚;;一代学人傅斯年[J];炎黄春秋;2006年03期

3 张昌华;;“大炮”傅斯年的柔肠寸心[J];文史博览;2006年21期

4 马亮宽;;傅斯年在大陆的最后岁月[J];春秋;2007年01期

5 朱媛美;;教育独立观念的鼓者——傅斯年[J];民办教育研究;2007年06期

6 王开林;;国士无双傅斯年[J];书屋;2010年03期

7 杨曙明;;沉思在傅斯年陈列馆[J];春秋;2010年04期

8 张光茫;;傅斯年读书之道[J];人事天地;2011年09期

9 欧阳哲生;傅斯年与北京大学[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6年05期

10 谢泳;学术之外的傅斯年[J];东方艺术;1996年03期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谢保成;从尹达致傅斯年的一封信说起[N];中华读书报;2007年

2 许纪霖;傅斯年:一代豪杰“傅大炮”[N];中国文化报;2008年

3 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所研究员 耿云志;不应忽视对五四健将、学者傅斯年的研究[N];北京日报;2008年

4 林建刚;傅斯年晚年思想的转变[N];经济观察报;2013年

5 袁伟时;傅斯年其人其文[N];南方周末;2004年

6 马亮宽;傅斯年与《民族与古代中国史》[N];光明日报;2007年

7 存磊;“一团矛盾”与一意孤行[N];深圳特区报;2012年

8 史飞翔;学问与心态[N];光明日报;2013年

9 书评人 石舒波;陈寅恪与傅斯年:两座比肩而立的文化峰峦[N];中国图书商报;2008年

10 韩石山;这笔钱给了没有[N];中华读书报;2012年



本文编号:257823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iaoyutizhilunwen/257823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bcacb***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