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主体间性课程
发布时间:2020-04-02 03:58
【摘要】: 每当课程改革濒临大发展之际,人们会对已有的课程理论和思想进行一番反思与批判,这在课程论发展史上是具有规律的现象。 课程理论和思想的变化与发展来源于课程改革,是课程改革实践的反映。课程改革实践不断提出一些问题,当已有的课程理论和思想不能指导或解决这些问题时,就迫使人们思索新的课程思想和理论。 主体间性课程发端于时下的“纯粹个人主体”课程的困惑,,并凭籍其强大的拆解力向 “纯粹个人主体”课程发出挑战。主体间性课程强调主体间的相互融合与交流,而任何交流和融合都涉及到三方面要素:学生主体、教师主体、文本主体(文本的编撰者和文本所隐含的文化创造者)。三主体交往的互识与共识构筑了主体间性课程的核心。 主体间性课程折射出时代交往精神的丰富内涵。可见,主体间性课程是对“纯粹个人主体”的反叛,不是妨碍个体独立精神的集群主体课程的沉渣泛起或变相复活;相反,它本身正是追求个体独立精神的主体性课程的产物。 21世纪,国际交往的扩大和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要求培养学生成为独立与合作的主体,要求课程培养人的主体间性。 目前,课程普遍存在着“集群主体性”和“孤立个人主体性”的误区。因而,主体间性课程不是悬浮于“学术界”曲高和寡的时尚,而是要指导课程设计的思想理论。 在主体间性课程目标指导下,合作学习开始走入课堂。质的方法的日益成熟也为主体间性课程的评价提供坚实的基础。 尽管主体间性课程还未能得到学术界的认同,但它所显示出的蓬勃生机,必将展示出其在实践领域中巨大的生命力。建构主体间性课程不仅是必要的,而且是现实的、迫切的。
【学位授予单位】:广西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3
【分类号】:G423.3
本文编号:2611416
【学位授予单位】:广西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3
【分类号】:G423.3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策三;论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地位[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1983年06期
2 徐岿然;论“类哲学”的形而上学特征与主体间性思维的现实批判性[J];长沙电力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998年01期
3 夏正江;对话人生与教育[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1997年04期
4 刘良华;教育、语言与生活[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1年01期
5 郑金洲;;重构课堂[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1年03期
6 冯建军;主体间性与教育交往[J];高等教育研究;2001年06期
7 张文喜;主体间性哲学的内在困境及出路探析[J];江淮论坛;2001年02期
8 夏新斌,雷鸣强;学习型学校:一种促进师生交往的教育组织模式[J];教育科学;2002年01期
9 周虹;;简评“教师是主导 学生是主体”[J];教育理论与实践;1988年05期
10 张应强;“交往的教育过程观”批判[J];教育研究;2001年08期
本文编号:261141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iaoyutizhilunwen/261141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