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教育体制论文 >

教师参与课程的管理问题研究

发布时间:2020-04-19 22:15
【摘要】: 课程参与是教师主动地、批判地,合作地,全程性地介入课程的活动,这种新的内涵对学校管理提出了挑战,我们要把学校管理作为新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认真分析这样一些问题:什么样的学校和教师才能成就新课程?新课程又为学校和教师的发展提供了什么契机?本文在引言部分揭示了教师参与课程的管理问题,提出追求教师、课程和学校的共同发展应该是课程改革的重要价值所在。 教师不再只是课程的执行者,而且是课程的建设者、调适者,是课程实施中问题的协商者、解决者。因此,新课程对教师提出了许多新要求,同时,教师的课程地位和对课程的作用也将获得新的提升。新课程的不确定性体现了事物的两面性,决定课程改革走向的是主体(包括教师)自身对外部变革的根本观念,这又有赖于课程改革对教师等主体能动性的激发和学校对教师参与的多方面条件保障。一方面,学校要构建教师的课程理解机制,促成课程主体的多方对话与合作;另一方面,要从政策、组织、资源等方面创造条件,保障教师参与课程。(第一部分) 由于教师群体面临的外部环境、内部的群体结构和成员资源不同,教师群体参与课程改革的运行过程也不一样,课程开发的绩效出现差异。课程领导更多的应该是向教师提供改革的理想,而非具体的操作要求或指示;在于动员教师积极面对深层次的观念变革,而非给予太多的指责和批评。学校管理者要从积极的方面看待教师的态度,转化变革的阻力为驱动力,才能使课程改革免予失败,走向更新。学校管理者要善于推动课程改革,提升教师课程参与的关注指向和水平,实行教师工作时间的弹性管理,合理组织课程改革,使教师逐步深入。(第二部分) 课程改革的新理念要求学校管理进行相应的变革。学校的改进与变革应该为学生和教师带来一所更好的学校。学校及每天生活在学校中的人不再是变革的牺牲品,反而更能控制变革的过程,将外部变革的机会作为促进因素,将变革的具体事宜置于自己的专业监控和评判之下。有着远见卓识的校长往往都把管理作为建设学校文化的重要手段。在当前的课程改革中,学校管理者要克服单纯的技术主义的改革观,重视学校制度文化的重构,将学校建设成教育性机构,建设成学习型组织。在本文的最后,笔者建议学校管理者可以从五个方面去重构学校文化,推动学校的变革和发展。(1)建立共同愿景,鼓励自我超越;(2)转化压力,改善心智模式;(3)学会授权,建立民主开放的组织结构;(4)有效保障,建立良好的资源传输和援助网络;(5)系统思考,,协调课程改革的各种因素。(第三部分)
【学位授予单位】:华东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3
【分类号】:G423

【引证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6条

1 杨中枢;郑学燕;;我国的课程领导研究及其走向[J];当代教育与文化;2009年02期

2 张爱芹;;高职院校项目课程实施过程管理[J];民办教育研究;2010年01期

3 张爱芹;;高职院校课程管理之项目课程理念研究[J];青岛酒店管理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年03期

4 张爱芹;;高职院校项目课程管理之实施研究[J];唐山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年04期

5 张爱芹;;高职院校教师:从课程管理的“边缘体”走向“协作体”[J];职教论坛;2009年06期

6 张爱芹;徐国庆;;不为?还是不能为?——高职教师参与课程开发之反思[J];江苏技术师范学院学报(职教通讯);2009年10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6条

1 孙存昌;自组织视野下高校课程特征分析[D];苏州大学;2006年

2 董小平;教师参与学校课程领导:基础、问题与策略[D];西南大学;2007年

3 刘小林;幼儿园教师集体课程审议的个案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9年

4 陈小丽;我国中小学教师课程领导研究[D];重庆师范大学;2009年

5 李闽;高职校企合作课程开发机制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9年

6 张爱芹;主体性视角下高职院校课程管理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263379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iaoyutizhilunwen/263379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6a4d7***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