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微课设计开发与教学应用研究
发布时间:2017-03-28 11:04
本文关键词:高中地理微课设计开发与教学应用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伴随互联网的发展,网络已深入人们的学习与生活。在这样的情况下,传统的教学方式已经不能全然满足学习者的需求。为了顺应时代背景,教育者们都在努力寻求互联网在教育中的突破口。因此,教育界对于教育信息化的要求就显得更为迫切。微课就在此背景之下应运而生。它从新型教育资源发展成为新的教学形式,走进了传统课堂教学中,为促进学生高效学习提供新的途径。本论文从以下五点进行研究分析:一是研究背景;笔者从网络发展的大背景出发,分析各国对教育信息化的要求。在此过程中,着重关注国内背景,分别从国家、教育部层面说明近些年来对教育发展的要求,阐明促进微课发展的因素。二是采用文献分析法分析国内外微课研究现状;笔者以英美等国家为例,研究微课的发展历程,并以表格的形式呈现国外微课发展现状。通过文献法,梳理出国内微课的发展趋势,整理国内微课发展现状。三是微课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分析;此内容主要有两部分。第一部分,通过比较相关教学模式以及“微”概念,加深对微课的认识。笔者从“课”、“课程”的角度出发辨析“微课”“微课程”,分析“微课”特点。第二部分分析了微课的理论基础,用以指导微课的设计开发与应用。四是高中地理微课的设计开发研究;笔者从国内存在的微课网站中选取部分地理微课作品进行研究,发现网上微课作品中存在一些问题,阐明微课设计开发原则。在前人的微课设计模型基础之上,设计出适用于高中地理教学中使用的微课设计与开发流程;此外,笔者还结合“营造地表形态的力量”案例说明微课制作过程,并指出注意事项。五是高中地理微课的教学应用研究,笔者采用问卷与访谈相结合的方法,以一线地理教师为调查对象了解微课应用现状,提出推动高中地理教学中应用微课的策略;通过实验法分析高中地理微课教学应用效果,为一线教师和研究者提供参考。
【关键词】:高中地理 微课 课堂教学
【学位授予单位】:哈尔滨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G434;G633.55
【目录】:
- 摘要8-9
- Abstract9-11
- 第一章 绪论11-27
- 一、研究背景11-13
- 二、研究目的及意义13-14
- (一) 研究目的13
- (二) 研究意义13-14
- 三、国内外研究现状14-24
- (一) 国外研究现状14-16
- (二) 国内研究现状16-24
- 四、研究内容24-25
- 五、研究方法、思路与创新之处25-27
- (一) 研究方法25
- (二) 研究思路25-26
- (三) 创新之处26-27
- 第二章 微课相关概念、特点与理论基础27-33
- 一、微课的相关概念与特点27-29
- (一) 相关教学模式27-28
- (二) 相关“微”概念28
- (三) 微课及其特点28-29
- 二、微课相关理论基础29-33
- (一)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29-30
- (二) 多元智能理论30-31
- (三) 学习动机理论31
- (四) 视听教育理论31-33
- 第三章 高中地理微课的设计开发研究33-59
- 一、高中地理微课设计与开发现状33-39
- (一) 高中地理微课设计现状39
- (二) 高中地理微课制作现状39
- 二、高中地理微课设计与开发原则39-42
- (一) 科学性39-40
- (二) 实用性40-41
- (三) 规范性41
- (四) 真实性41-42
- (五) 趣味性42
- 三、高中地理微课设计与开发一般流程42-47
- (一) 典型微课设计模型42-46
- (二) 高中地理微课设计与开发流程46-47
- 四、高中地理微课设计与开发案例——以《营造地表形态的力量》为例47-55
- (一) 讲授预习型微课50-53
- (二) 小结复习型微课53-55
- 五、高中地理微课设计与开发过程中注意的问题55-59
- (一) 微课设计过程中需注意的问题55-56
- (二) 微课制作过程中需注意的问题56-59
- 第四章 高中地理微课的教学应用研究59-68
- 一、高中地理教学中应用微课的现状分析59-63
- (一) 教师问卷调查情况59-61
- (二) 教师访谈情况61-63
- 二、推动高中地理教学中应用微课的策略63-64
- (一) 参加培训,提升微课制作技能63
- (二) 开发校本,实现微课因地制宜63
- (三) 借力网络,构建微课资源库63
- (四) 扎根课堂,探索微课应用模式63-64
- (五) 组织大赛,,助力微课深入人心64
- (六) 申请课题,引导微课规范发展64
- 三、高中地理微课教学应用——以《营造地表形态的力量》为例64-65
- 四、高中地理微课教学应用效果分析65-68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68-70
- 一、结论68-69
- 二、研究不足与展望69-70
- (一) 研究不足69
- (二) 展望69-70
- 参考文献70-72
- 附录72-77
- 附录 172-73
- 附录 273-74
- 附录 374-76
- 附录 476-77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文章77-79
- 致谢79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梁志洪;;多元智能理论与微课多媒体教学设计[J];教育教学论坛;2015年12期
2 陈德珍;;微课在化学教学中的辅助应用[J];科技展望;2014年17期
3 余胜泉;陈敏;;基于学习元平台的微课设计[J];开放教育研究;2014年01期
4 张一川;钱扬义;;国内外“微课”资源建设与应用进展[J];远程教育杂志;2013年06期
5 张一春;;微课建设研究与思考[J];中国教育网络;2013年10期
6 唐军;李金钊;;中小学微课程研究综述[J];上海教育科研;2013年09期
7 胡铁生;黄明燕;李民;;我国微课发展的三个阶段及其启示[J];远程教育杂志;2013年04期
8 胡铁生;;中小学微课建设与应用难点问题透析[J];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2013年04期
9 梁乐明;曹俏俏;张宝辉;;微课程设计模式研究——基于国内外微课程的对比分析[J];开放教育研究;2013年01期
10 杨雪玉;郑立国;;“营造地表形态的力量”教学设计(人教版)[J];地理教育;2012年10期
本文关键词:高中地理微课设计开发与教学应用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27211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iaoyutizhilunwen/27211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