诠释学课程理论研究
发布时间:2020-10-02 08:20
科学技术是人类摆脱狭隘局限性走向人类社会普遍交往和世界历史的必要条件之一,它本身作为人类社会财富的同时又创造了巨大的财富。但它在给人类带来福祉的同时,也使人类出现了意义、价值危机,使人类开始日益关注自身存在的价值、人的精神需求和人性的完善。具体到课程领域,则是20世纪70年代以来在课程领域发生的“范式转换”,由“课程开发”范式转向“课程理解”范式。这种研究取向把课程视为一种可以基于多元主义价值观进行解读的“文本”,通过对这种“文本”的解读可获得多元的课程“话语”,不同“话语”之间的复杂“会话”使课程的意义得以澄明。诠释学课程理论正是在此基础上,试图构建一种新的课程理论体系,以达成对课程的诠释学理解,为课程其他领域的研究提供一定的理论基础。本研究主要采用文献分析、逻辑思辩等方法,在广泛收集资料的基础上进行分析、综合、批判、整理,力求比较系统地阐释诠释学课程的本质与特征、设计、实施及评价等基本问题。 全文共分为七个部分: 第一部分,前言。阐述了这一论题的提出、研究思路及其意义,介绍了诠释学课程理论的基本发展情况。 第二部分,简要介绍诠释学的发展历程并阐明诠释学与课程的关系。 第三部分,诠释学课程的本质与特征分析。通过对课程本质的梳理,笔者认为诠释学课程是学生的经验,是一个发展的过程,并具有生产性、生态性和生活性三大特征。 第四部分,诠释学课程的设计。诠释学课程设计以科学世界和学生生活世界的融合为本,注重设计的开放性、多元性和吸引性。 第五部分,诠释学课程的实施。系统论述了诠释学课程实施的前提、基础和 目的。 第六部分,诠释学课程的评价。诠释学课程将课程作为非真理的存在,肯定 学生的成见、体验与视域融合,因此注重学生的差异、背景和创造,并运用档案 袋评定、合作评价和民族志评价等方法进行评价。 第七部分,结语。在区分理解过程与认识过程的基础上,肯定学生在诠释学 课程中获得的是生命的体验。在对诠释学课程理论的缺陷与贡献作出分析的基础 上,为我国正在进行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提出了富有建设性的建议。
【学位单位】:西南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02
【中图分类】:G423.3
【文章目录】: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前言
(一) 问题的提出与研究的意义
(二) 诠释学课程理论研究概况
(三) 研究思路
一、 诠释学的发展历程及其与课程的联系
(一) 诠释学的发展历程
(二) 诠释与课程
二、 诠释学课程的本质与特征
(一) 诠释学课程的本质
(二) 诠释学课程的特征
三、 诠释学课程的设计
(一) 诠释学课程设计的本质
(二) 诠释学课程设计的特征
四、 诠释学课程的实施
(一) 课程实施的前提:前见
(二) 课程实施的基础:历史处境与同构性
(三) 课程实施的目的:视域融合
五、 诠释学课程的评价
(一) 诠释学课程评价的特征
(二) 诠释学课程评价的方法
结束语
(一) 现代诠释学对传统认识论的批判
(二) 学生在诠释学课程中获得的是生命的体验
(三) 诠释学课程理论的缺憾
(四) 诠释学课程理论对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启示
参考文献
后记
本文编号:2832158
【学位单位】:西南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02
【中图分类】:G423.3
【文章目录】: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前言
(一) 问题的提出与研究的意义
(二) 诠释学课程理论研究概况
(三) 研究思路
一、 诠释学的发展历程及其与课程的联系
(一) 诠释学的发展历程
(二) 诠释与课程
二、 诠释学课程的本质与特征
(一) 诠释学课程的本质
(二) 诠释学课程的特征
三、 诠释学课程的设计
(一) 诠释学课程设计的本质
(二) 诠释学课程设计的特征
四、 诠释学课程的实施
(一) 课程实施的前提:前见
(二) 课程实施的基础:历史处境与同构性
(三) 课程实施的目的:视域融合
五、 诠释学课程的评价
(一) 诠释学课程评价的特征
(二) 诠释学课程评价的方法
结束语
(一) 现代诠释学对传统认识论的批判
(二) 学生在诠释学课程中获得的是生命的体验
(三) 诠释学课程理论的缺憾
(四) 诠释学课程理论对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启示
参考文献
后记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魏名国;哲学诠释学对真理主体性的诠释[J];安徽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6年02期
2 张汝伦;解释学在二十世纪[J];国外社会科学;1996年05期
3 张华;论道德教育向生活世界的回归[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1998年01期
4 何卫平;试析伽达默尔效果历史原则的辩证结构[J];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8年01期
5 马治国;重估教育价值[J];教育科学;2001年03期
6 代建军;课程运作中的教师权利[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1年06期
7 刘旭东;生活世界理论与基础教育课程改革[J];教育理论与实践;1999年07期
8 刘志军;关于教育评价方法论的思考[J];教育研究;1997年11期
9 王金宝;现代解释学对传统认识论的批判及其困境[J];求是学刊;1998年04期
10 刘文旋;新解释学及其后现代性[J];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年02期
本文编号:283215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iaoyutizhilunwen/283215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