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作为课程共同创造者”理念的应用实践——基于“教育技术学研究方法”研究生双语课程的设计研究
发布时间:2020-12-14 05:54
学生从教育资源的“消费者”转向“创造者”已经成为教育发展中的重要趋势。让学生参与创造课程是一种新型的“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本研究以S师范大学“教育技术学研究方法”研究生双语课程为案例,遵循“设计研究”方法论,系统探讨了“学生作为课程共同创造者”的理念在该课程建设中的应用实践。分别有26名和21名学生参与了2014年秋季和2015年秋季两轮课程的设计、开发、实施、评价与完善过程。研究全面收集了来自备课、在线讨论、课堂实况、问卷调查以及学生作业等方面的数据,对学生参与课程建设的不同渠道的特点及效果进行了深入对比分析。研究发现“学生作为课程共同创造者”理念的实施应该首先综合考虑教师、学生、学科、学习环境、课程专家、政策规范、机构支持等内、外部限定因素,确定合适的实施层次与范围;其次,进一步结合具体教育环境特征,设计匹配的且多样化的学生参与渠道;再根据具体需要共同解决的问题选用恰当的参与渠道;在理念实施过程中,也需对实施效果和效率进行持续监控,及时调整渠道支架和参与规范的设计,逐渐构建共同创造型学习环境,并最终促进学习者学习质量的提升。本研究所提出的“学生作为课程共同创造者”理念的实施路...
【文章来源】:开放教育研究. 2017年06期 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页数】:13 页
【部分图文】:
“学生作为课程共同创造者”理念的实践模型原型
及学习环境的相关特征等。实施层次依据波维尔的参与梯级图(Bovill&Bulley,2011),被重新归为五类,其中“学生参与,教师控制”包括学生控制教师指定的区域和学生向教师反馈意见两种形式,“师生协商”包括师生分工独立决策及师生协作决策两类。实施范围则根据已有文献和前期研究归为“课程元素”和“参与规模”两个方面。图1“学生作为课程共同创造者”理念的实践模型原型图2第一轮干预设计(二)第一轮干预设计2014年秋第一轮迭代是S大学第一次开设教育技术学研究方法(双语)研究生课程,因此“学生作为课程共同创造者理念”的推行也伴随着课程的新建。虽然第一轮学习者90%以上都具有教育学专业背景,且在本科时学过相关课程,但共同参与创造课程的信心较低,他们担心自己没有课程开发与设计经验,专业知识的储备也不充分,另一方面考虑到任课教师相关经验的缺乏,课程建设难度较大,所以对第一轮课程我们采取比较保守的共同创造模式(见图2),即将理念的实施层次与实施范围限定在较低的水平,参与渠道以学生书面反愧课堂协商等为主,对学生直接参与教学实践的时间与主题都予以限定。另外,备课团队没有正式邀请学生代表参与,而是直接以同样作为课程学习者的助教L(即第三作者)和助研H(即第二作者)作为学生代表。(三)干预原型的改进通过第一轮的实践,我们发现了各渠道在实施过程中的特征,以及会遇到的共性与个性问题。比如,学生意见获得反馈和被教学团队采纳实施是渠·41·张宝辉,胡立如,李鹏飞,秦健.“学生作为课程共同创造者”理念的应用实践OER.2017,23(6)
图3干预原型的修订道满意度的重要影响因素,而非即时性的沟通渠道(如反思日记)的反馈率和实现率往往会被忽视;课堂协商渠道的有效性有赖于建立共同创造的学习氛围;教学实践渠道关键要解决如何保证其他学生的学习效果;教学实践和共同研究渠道对于师范大学研究生具有特殊的价值,因此可以扩大其实施范围和层次等。基于此,本研究对“学生作为课程共同创造者”的干预原型予以修订(见图3),在选择参与渠道部分,增加了设计“渠道支架”(channelscaf-folds)与明确“参与规范”(participationnorms)两部分,对非即时性沟通渠道(如作业、问卷调查、访谈调查等)所反馈的学生意见,借助学生互评和小组协商等策略保证意见的反馈率和意见决策效率;对教学实践与教学研究等高难度的渠道,提供教师引导、教师示范和往届课程实施参考样例等支架,以保证参与质量。另外,研究还确立了参与规范,对师生合作度较高的渠道(如备课团队、教学实践和研究)确立清晰的合作机制,以保证有效合作的发生,对师生即时性沟通渠道(如备课团队、课堂协商、网络平台等)明确平等、尊重、互惠的协商原则,以建立并保护共同创造的学习环境。对实施过程的监控,根据第一轮的实践,我们将具体渠道与高频问题建立联结,以确保过程监控更为精准,比如对于备课团队等小规模参与渠道要监控参与学生的代表性等。(四)第二轮干预设计第二轮课程建设中,本研究主要是对已有资源和设计进行完善,压力相对较校学习者的专业背景与知识储备与2014级类似,但2015级学生的教育统计知识经验更为丰富,有项目经验的学生比例高。教学团队也积累了一定的教学与理念实践经验。由于第一轮学生对理念实践的满意度不高,权力实现度评价较低,而第二轮学生虽然参与信心不高,但主动要求?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参与式学习环境设计研究——以N大学“学习科学导论”研究生课程为例[J]. 曹俏俏,张宝辉,梁乐明. 开放教育研究. 2014(04)
[2]学生作为课程共同设计者——基于“学习科学导论”研究生双语课程的设计研究[J]. 曹俏俏,张宝辉,刘永贵,梁乐明. 开放教育研究. 2013(06)
[3]学生参与课程变革探析[J]. 李宝庆,樊亚峤. 现代教育管理. 2012(01)
[4]后现代课程观的理论创新与不足[J]. 徐瑞. 教育发展研究. 2010(18)
[5]“学生投入”的概念内涵与结构[J]. 孔企平. 外国教育资料. 2000(02)
博士论文
[1]参与式教学设计研究[D]. 张广兵.西南大学 2009
本文编号:2915939
【文章来源】:开放教育研究. 2017年06期 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页数】:13 页
【部分图文】:
“学生作为课程共同创造者”理念的实践模型原型
及学习环境的相关特征等。实施层次依据波维尔的参与梯级图(Bovill&Bulley,2011),被重新归为五类,其中“学生参与,教师控制”包括学生控制教师指定的区域和学生向教师反馈意见两种形式,“师生协商”包括师生分工独立决策及师生协作决策两类。实施范围则根据已有文献和前期研究归为“课程元素”和“参与规模”两个方面。图1“学生作为课程共同创造者”理念的实践模型原型图2第一轮干预设计(二)第一轮干预设计2014年秋第一轮迭代是S大学第一次开设教育技术学研究方法(双语)研究生课程,因此“学生作为课程共同创造者理念”的推行也伴随着课程的新建。虽然第一轮学习者90%以上都具有教育学专业背景,且在本科时学过相关课程,但共同参与创造课程的信心较低,他们担心自己没有课程开发与设计经验,专业知识的储备也不充分,另一方面考虑到任课教师相关经验的缺乏,课程建设难度较大,所以对第一轮课程我们采取比较保守的共同创造模式(见图2),即将理念的实施层次与实施范围限定在较低的水平,参与渠道以学生书面反愧课堂协商等为主,对学生直接参与教学实践的时间与主题都予以限定。另外,备课团队没有正式邀请学生代表参与,而是直接以同样作为课程学习者的助教L(即第三作者)和助研H(即第二作者)作为学生代表。(三)干预原型的改进通过第一轮的实践,我们发现了各渠道在实施过程中的特征,以及会遇到的共性与个性问题。比如,学生意见获得反馈和被教学团队采纳实施是渠·41·张宝辉,胡立如,李鹏飞,秦健.“学生作为课程共同创造者”理念的应用实践OER.2017,23(6)
图3干预原型的修订道满意度的重要影响因素,而非即时性的沟通渠道(如反思日记)的反馈率和实现率往往会被忽视;课堂协商渠道的有效性有赖于建立共同创造的学习氛围;教学实践渠道关键要解决如何保证其他学生的学习效果;教学实践和共同研究渠道对于师范大学研究生具有特殊的价值,因此可以扩大其实施范围和层次等。基于此,本研究对“学生作为课程共同创造者”的干预原型予以修订(见图3),在选择参与渠道部分,增加了设计“渠道支架”(channelscaf-folds)与明确“参与规范”(participationnorms)两部分,对非即时性沟通渠道(如作业、问卷调查、访谈调查等)所反馈的学生意见,借助学生互评和小组协商等策略保证意见的反馈率和意见决策效率;对教学实践与教学研究等高难度的渠道,提供教师引导、教师示范和往届课程实施参考样例等支架,以保证参与质量。另外,研究还确立了参与规范,对师生合作度较高的渠道(如备课团队、教学实践和研究)确立清晰的合作机制,以保证有效合作的发生,对师生即时性沟通渠道(如备课团队、课堂协商、网络平台等)明确平等、尊重、互惠的协商原则,以建立并保护共同创造的学习环境。对实施过程的监控,根据第一轮的实践,我们将具体渠道与高频问题建立联结,以确保过程监控更为精准,比如对于备课团队等小规模参与渠道要监控参与学生的代表性等。(四)第二轮干预设计第二轮课程建设中,本研究主要是对已有资源和设计进行完善,压力相对较校学习者的专业背景与知识储备与2014级类似,但2015级学生的教育统计知识经验更为丰富,有项目经验的学生比例高。教学团队也积累了一定的教学与理念实践经验。由于第一轮学生对理念实践的满意度不高,权力实现度评价较低,而第二轮学生虽然参与信心不高,但主动要求?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参与式学习环境设计研究——以N大学“学习科学导论”研究生课程为例[J]. 曹俏俏,张宝辉,梁乐明. 开放教育研究. 2014(04)
[2]学生作为课程共同设计者——基于“学习科学导论”研究生双语课程的设计研究[J]. 曹俏俏,张宝辉,刘永贵,梁乐明. 开放教育研究. 2013(06)
[3]学生参与课程变革探析[J]. 李宝庆,樊亚峤. 现代教育管理. 2012(01)
[4]后现代课程观的理论创新与不足[J]. 徐瑞. 教育发展研究. 2010(18)
[5]“学生投入”的概念内涵与结构[J]. 孔企平. 外国教育资料. 2000(02)
博士论文
[1]参与式教学设计研究[D]. 张广兵.西南大学 2009
本文编号:291593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iaoyutizhilunwen/291593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