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朋辈心理咨询视角的“T-P-T”模式在大学生个体心理咨询中的运用
发布时间:2020-12-20 23:59
本文以教师讲授的认知行为主义和人本主义理论为理论基础,利用朋辈心理辅导自身的优势,同时以接纳承诺疗法为指导,帮助社交焦虑心理咨询者减少经验性回避行为。经过六次朋辈心理咨询后,咨询者焦虑、抑郁等情绪反应显著下降。结果表明,基于朋辈心理咨询视角的"T-P-T"模式在大学生个体心理咨询中具有积极的干预效果。
【文章来源】:亚太教育. 2018年05期
【文章页数】:2 页
【文章目录】:
一、个案一般资料
二、咨询过程
三、总结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基于朋辈视角的“T-P-T”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改革探索[J]. 罗玉华,王小运,黄彦萍. 教育教学论坛. 2018(30)
[2]美国朋辈心理咨询模式及其对我国的启示——以美国斯坦福大学为例[J]. 周莉,雷雳. 教育理论与实践. 2016(15)
本文编号:2928802
【文章来源】:亚太教育. 2018年05期
【文章页数】:2 页
【文章目录】:
一、个案一般资料
二、咨询过程
三、总结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基于朋辈视角的“T-P-T”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改革探索[J]. 罗玉华,王小运,黄彦萍. 教育教学论坛. 2018(30)
[2]美国朋辈心理咨询模式及其对我国的启示——以美国斯坦福大学为例[J]. 周莉,雷雳. 教育理论与实践. 2016(15)
本文编号:292880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iaoyutizhilunwen/292880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