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信息化教学要求下有关教学设计的思考——以《青春期性心理调适》为例
发布时间:2021-01-19 23:22
青春期是"人生历程的十字路口",男女生在心理方面的最大变化,就反映在性心理领域里。然而,受传统思想和客观条件的限制,我国青少年性心理教育方式一直较为单调。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的开放性和平等参与性,能有效避免传统性教育课堂的尴尬沉闷,让性心理教育事半功倍。
【文章来源】:科技资讯. 2018,16(28)
【文章页数】:2 页
【文章目录】:
1 教学分析
1.1 课程分析
1.2 学情分析
1.3 教学目标
1.4 教学重难点
2 教学策略
3 教学过程
3.1 课前准备
3.2 课中实施
3.3 课后延伸
4 教学效果
5 结语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关于青春期教育的再认识[J]. 杨晓会. 教师. 2015(30)
[2]运用信息技术,为“青春期”教学“减负增效”[J]. 张琳骏. 中学生物学. 2013(06)
[3]信息技术环境下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实效性探索[J]. 李青. 中小学电教. 2013(Z1)
本文编号:2987885
【文章来源】:科技资讯. 2018,16(28)
【文章页数】:2 页
【文章目录】:
1 教学分析
1.1 课程分析
1.2 学情分析
1.3 教学目标
1.4 教学重难点
2 教学策略
3 教学过程
3.1 课前准备
3.2 课中实施
3.3 课后延伸
4 教学效果
5 结语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关于青春期教育的再认识[J]. 杨晓会. 教师. 2015(30)
[2]运用信息技术,为“青春期”教学“减负增效”[J]. 张琳骏. 中学生物学. 2013(06)
[3]信息技术环境下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实效性探索[J]. 李青. 中小学电教. 2013(Z1)
本文编号:298788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iaoyutizhilunwen/298788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