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邓中夏的教育思想
本文关键词:论邓中夏的教育思想,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提出,教育是中华民族振兴和社会进步的基石。要坚持教育优先发展,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十八届五中全会在教育方面也给出了许多符合公众利益的目标,会议决定,推动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实现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全覆盖。教育是民生的一项重要内容,是立国立民之本。优先发展教育、提高其现代化水平,对全面推进教育公平,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邓中夏教育思想,对当今教育发展具有启迪作用。邓中夏是我党早期领导人之一,我国共产主义运动的先驱,也是一位杰出的教育家。他的教育思想主要产生于二十世纪初,以宣传马克思主义、救亡图存为目的,在密切联系我国革命的过程中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邓中夏对马克思主义教育、爱国主义教育和平民教育等问题进行了积极有益的探索,经过历史和实践的检验,形成了一系列有关教育思想的科学理论。在越来越重视教育问题的今天,深入学习和研究邓中夏教育思想,对当前教育改革、教育公平有着极其重要的启示意义。
【关键词】:邓中夏 教育 思想
【学位授予单位】:西华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G40-092
【目录】:
- 摘要4-5
- Abstract5-8
- 1 绪论8-14
- 1.1 选题背景8-9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9-12
- 1.3 选题目的与意义12-13
- 1.4 研究方法13
- 1.5 本文创新点13-14
- 2 邓中夏教育思想概述14-20
- 2.1 邓中夏教育思想的内涵14-15
- 2.2 邓中夏教育思想产生的社会历史背景15-16
- 2.3 邓中夏教育思想形成的重要理论来源16-18
- 2.3.1 马克思主义相关教育思想16-17
- 2.3.2 李大钊的工农教育思想17-18
- 2.3.3 蔡元培的平民教育思想18
- 2.4 邓中夏教育思想形成的实践基础18-20
- 3 邓中夏教育思想的主要内容20-29
- 3.1 邓中夏的马克思主义教育思想20-21
- 3.1.1 以救国为目的宣传马克思主义思想20
- 3.1.2 马克思主义教育贯穿于其组织领导的工人运动的实践中20-21
- 3.2 邓中夏的爱国主义教育思想21-23
- 3.3 邓中夏的平民教育思想23-25
- 3.3.1“教育救国”是平民教育的出发点23
- 3.3.2 人人平等教育观是平民教育的宗旨23-24
- 3.3.3 群众观是平民教育的立场和方法24
- 3.3.4 立足国情是平民教育的现实依据24-25
- 3.3.5 敢于实践、勇于创新是平民教育的工作作风25
- 3.4 邓中夏的教育方法25-29
- 3.4.1 以新闻媒体为载体,启发大众觉悟25-26
- 3.4.2 利用组织团体的力量,教育民众26-27
- 3.4.3 充分发挥学校教育的主渠道作用,传播其教育思想27-29
- 4 邓中夏教育思想的现实启示意义29-35
- 4.1 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29-30
- 4.2 必须强化以爱国为重要内容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30-31
- 4.3 必须坚持和维护教育公平31-35
- 4.3.1 立足民族复兴“中国梦”,倡导社会教育公平化31-32
- 4.3.2 树立人人平等教育观,,促使全民教育公平化32-33
- 4.3.3 教育渗透群众观,办好大众公平教育33-34
- 4.3.4 了解现实,勇于创新公平教育34-35
- 结论35-36
- 注释36-39
- 参考文献39-42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及科研成果42-43
- 致谢43-44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龚祖文;转变教育思想要坚持科学性、实践性和发展性[J];高等农业教育;2000年01期
2 俞启义;影响当前我国教育思想的几个重要因素[J];湖北商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0年03期
3 李本义;论孙中山的教育思想[J];湖北大学成人教育学报;2000年06期
4 朱世英;瞿秋白教育思想的现实意义[J];彭城职业大学学报;2000年04期
5 ;端正教育思想 推进素质教育[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高等教育版);2000年01期
6 辛云国;超前教育思想探讨[J];四川教育学院学报;2000年04期
7 刘建中;全面学习和贯彻邓小平同志的教育思想[J];统计教育;2000年01期
8 宿茹萍;邓小平教育思想的哲学方法论[J];中华女子学院学报;2000年01期
9 蔡棋瑞;中国呼唤教育家——学习于北辰教育思想笔记之二[J];职大学报;2000年01期
10 吕戎;毛泽东建国前教育思想的特色及启示[J];阜阳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年0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大民;;李大钊教育思想的发展[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2)——中国教育思想史与人物研究[C];2009年
2 张兰馨;;孙中山教育思想论略[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2)——中国教育思想史与人物研究[C];2009年
3 李剑萍;;论唐文治的人才观及教育思想[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2)——中国教育思想史与人物研究[C];2009年
4 李定仁;;空想社会主义者傅立叶的教育思想[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16)——外国教育思想史与人物研究[C];2009年
5 郭法琦;;论古希腊教育思想的理性特征[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16)——外国教育思想史与人物研究[C];2009年
6 郑涵慧;;人才济济 而国以强——孙中山先生教育思想再析[A];孙中山与二十一世纪中国——纪念中山先生奉安七十周年学术研讨会专辑[C];1999年
7 黄家庆;;论邓小平教育思想中的辩证法与现实思考[A];纪念邓小平同志诞辰100周年学术研讨会文集[C];2004年
8 敢峰;;要实现教育思想的时代超越(提纲)——再谈“愿天下子女都成才”[A];第四届中国教育家大会会刊[C];2007年
9 马元良;;时代的呼唤与历史的昭示——兼论孔、孟教育思想及其现实意义[A];孔学研究(第六辑)——云南孔子学术研究会第六次暨海峡两岸第四次孔子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1999年
10 宋兵波;;教育思想史研究的新视角——试论“重新认识”教育思想史的价值[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1)——教育史学理论及史学史研究[C];2009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冲锋;展示西方教育思想的画卷[N];中华读书报;2007年
2 上海市文史馆研究员 张人凤;教育思想有待深入研究[N];社会科学报;2012年
3 陈木兰;西方教育思想:可以反复燃烧的能源[N];中国教育报;2007年
4 上海市闸北八中校长 刘京海;校长的教育思想是从哪里来的?[N];天津教育报;2010年
5 重庆第二师范学院文学与传媒系 孙肇伦;王国维的人文教育思想[N];中国教育报;2013年
6 中国教育学会常务副会长 郭振有;研讨蔡林森教育思想 深化教育教学改革[N];中国教育报;2012年
7 韩满玲 邓保中;双方教育思想的异同[N];光明日报;2004年
8 本报记者 吴莹;挖掘教师潜能 让耀眼的教育思想落地开花[N];天津教育报;2013年
9 全国和谐教学法研究会理事长,天津市教科院基础教育研究所 王敏勤;发展中的蔡林森教育思想[N];中国教育报;2012年
10 赵明仁 西北师范大学教育学院;校长教育思想的力与美[N];中国教育报;201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燕晓;毛泽东的教育思想研究[D];中国人民大学;2003年
2 贾宏燕;陈鹤琴教育思想的中国文化渊源与创新[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3 顾玉军;明清时期回族教育思想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2年
4 陈文华;老子思想的教育价值探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8年
5 黄慧娟;鲁道夫·斯坦纳教育思想与实践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6 吴莹;日本近代实用主义教育思想及其实践[D];吉林大学;2013年
7 李运昌;再造文明与教育革新[D];河北大学;2010年
8 李颖;教育的人性追寻[D];东北师范大学;2006年
9 陈莹;蝶样美业:一份关于名校长的研究报告[D];东北师范大学;2011年
10 蔡幸福;陶行知与牧口常三郎教育思想比较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颢;试论老子的教育思想[D];苏州大学;2008年
2 王国正;恽代英教育思想及其哲学基础[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3 高玉娟;梁启超的女子教育思想及其日本因素[D];东北大学;2009年
4 李莹莹;维新时期梁启超女子教育思想的成因、表现及特点[D];山西师范大学;2013年
5 彭潮;李贽教育思想管窥[D];陕西师范大学;2013年
6 刘丽蓉;孙中山教育思想研究[D];云南师范大学;2015年
7 杨丽丽;元明清时期白族教育思想初探[D];中央民族大学;2015年
8 南祥虎;梁启超趣味教育思想及其对当下语文教学的启示[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5年
9 陈婷;黄遵宪教育思想及其实践研究[D];西北大学;2015年
10 李刚;蔡元培教育思想的当代意义[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5年
本文关键词:论邓中夏的教育思想,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30398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iaoyutizhilunwen/30398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