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护生手机成瘾倾向和父母教养方式相关性研究
本文关键词:高职护生手机成瘾倾向和父母教养方式相关性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目的:本研究探讨高职院校护理专业学生(以下简称护生)手机成瘾倾向和父母教养方式的关系,为高职护生手机成瘾的早期预防提供理论支持。方法:整群抽取某高职院校护理专业大一、大二两个年级的学生共1446人,使用手机成瘾倾向量表(MPATS)、父母教养方式量表(EMBU)和自行编制的基本情况问卷进行调查,所得数据采用SPSS 19.0软件包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高职护生手机成瘾倾向总分39.39±10.13,条目均分2.46,略低于中值数3;在不同性别、不同年级之间手机成瘾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女生的手机成瘾得分高于男生(t=-2.929,P0.05);大二年级护生的手机成瘾得分高于大一年级(t=-2.220,P0.05);而在不同户籍、是否独生子女之间手机成瘾得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高职护生的父母教养方式在不同性别、不同年级、户籍、是否独生子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男生在父亲“过分干涉”、“过度保护”得分均高于女生(t值分别为3.014、3.043,P0.05),男生在母亲“过分保护干涉”、“惩罚严厉”得分均高于女生(t值分别为2.078、2.023,P0.05);大一学生在母亲的“过分干涉、过度保护”得分高于大二学生(t=2.706,P0.05);独生子女在父亲“过度保护”得分高于非独生子女(t值分别为2.350,P0.05);城镇的护生在父亲“过分干涉”得分高于农村护生(t=3.125,P0.05)。3.高职护生手机成瘾总分与父亲的“过度保护”、“拒绝、否认”、“偏爱被试”、“惩罚、严厉”、“过分干涉”得分正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267、0.205、0.190、0.154、0.135,p0.05);戒断症状得分与父亲的“过度保护”、“拒绝、否认”、“偏爱被试”、“惩罚、严厉”、“过分干涉”得分正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237、0.165、0.142、0.130、0.090,p0.05);突显行为得分与父亲的“过度保护”、“拒绝、否认”、“偏爱被试”、“过分干涉”、“惩罚、严厉”得分正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238、0.184、0.181、0.180、0.163,p0.05);社交抚慰与父亲的“过度保护”、“拒绝、否认”、“偏爱被试”、“惩罚、严厉”得分正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165、0.152、0.151、0.120,p0.05);心境改变与父亲的“过度保护”、“拒绝、否认”、“偏爱被试”、“过分干涉”、“惩罚、严厉”得分正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217、0.168、0.151、0.100、0.080,p0.05)。高职护生手机成瘾总分与母亲的“拒绝、否认”、“过分干涉、过度保护”、“偏爱被试”、“惩罚、严厉”得分正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216、0.212、0.183、0.151,p0.05);戒断症状得分与母亲的“过分干涉、过度保护”、“拒绝、否认”、“偏爱被试”、“惩罚、严厉”得分正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162、0.159、0.138、0.109,p0.05);突显行为得分与母亲的“拒绝、否认”、“过分干涉、过度保护”、“惩罚、严厉”、“偏爱被试”得分正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256、0.230、0.187、0.180,p0.05);社交抚慰与母亲的“偏爱被试”、“拒绝、否认”、“过分干涉、过度保护”、“惩罚、严厉”得分正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146、0.139、0.136、0.119,p0.05);心境改变与“过分干涉、过度保护”、“拒绝、否认”、“偏爱被试”、“惩罚、严厉”得分正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160、0.147、0.138、0.088,p0.05)。4.高职护生的父亲“过度保护”、“偏爱被试”因子、性别、年级、及母亲的“拒绝否认”对护生的手机成瘾倾向有正向预测作用;而母亲“情感温暖、理解”对护生的手机成瘾倾向有负向预测作用。结论:1.高职护生在手机成瘾倾向问题较为严重,以女生、大二年级护生手机成瘾倾向更为严重。2.不同性别、年级、户籍、独生与非独生子之间的护生父母教养方式不同。3.高职护生的手机成瘾倾向与父母教养方式存在相关。4.父母教养方式对高职护生手机成瘾倾向具有直接或间接预测作用。
【关键词】:高职院校 护理专业学生 手机成瘾倾向 父母教养方式
【学位授予单位】:山西医科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G444;G78
【目录】:
- 中文摘要5-8
- 英文摘要8-11
- 前言11-13
- 1 对象与方法13-17
- 1.1 研究目的13
- 1.2 研究对象13
- 1.3 研究方法13-17
- 2 结果17-25
- 2.1 高职院校护生手机成瘾倾向现状17-18
- 2.2 高职院校护生父母教养方式现状18-22
- 2.3 手机成瘾倾向与父母教养方式相关性研究22-25
- 3 讨论25-30
- 3.1 高职护生手机成瘾倾向的特点25-27
- 3.2 高职护生父母教养方式的特点27-28
- 3.3 高职护生手机成瘾倾向与父母教养方式相关性分析28-29
- 3.4 本研究的不足29-30
- 4 结论30-31
- 参考文献31-33
- 综述33-40
- 参考文献38-40
- 附录40-45
- 致谢45-46
- 在学期间研究成果46-47
- 个人简历47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屠斌斌;章俊龙;姜伊素;;大学生手机成瘾倾向问卷的初步编制[J];和田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10年04期
2 葛续华;祝卓宏;;青少年学生手机成瘾倾向与成人依恋关系[J];中国公共卫生;2014年01期
3 陈晶晶;陈浩;;小学生网络游戏成瘾倾向与家庭环境的关系——以福州466名小学生为例[J];湖南第一师范学院学报;2013年02期
4 葛续华;;中职生手机成瘾倾向与学习倦怠的关系[J];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2013年15期
5 王盼;甘怡群;李敏;;高中生电脑游戏成瘾倾向与父母教养方式的关系[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06年05期
6 余祖伟;孙配贞;;中学生网络游戏成瘾倾向与大七人格关系研究[J];宁波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2年01期
7 吕茜;;大学生“自慰程度取向”问卷的编制[J];社会心理科学;2014年Z1期
8 ;[J];;年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熊婕;涂勤建;周宗奎;;大学生手机成瘾倾向特点及影响因素研究[A];第十五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12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李锡岩;长期服牛黄解毒片有成瘾倾向[N];大众卫生报;200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曾颖;大学生成人依恋、应对方式与手机成瘾倾向的关系研究[D];河南大学;2015年
2 杨春红;大学生手机成瘾倾向、孤独感与人际关系的关系[D];鲁东大学;2016年
3 李婧;高职护生手机成瘾倾向和父母教养方式相关性研究[D];山西医科大学;2016年
4 王惠玲;童年心理虐待和忽视经历、述情障碍对大学生手机成瘾倾向的影响[D];华中师范大学;2014年
5 韩雪;大学生手机成瘾倾向的影响因素和内观认知疗法的干预研究[D];苏州大学;2014年
6 胡珊珊;大学生控制源、社交焦虑与手机成瘾倾向的关系研究[D];北京理工大学;2015年
7 李苑文;网络、手机成瘾青少年的同伴依恋与孤独感的特点及其关系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3年
本文关键词:高职护生手机成瘾倾向和父母教养方式相关性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30800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iaoyutizhilunwen/30800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