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教育体制论文 >

基于ITIAS的优课教学行为分析研究——以一门部级优课为例

发布时间:2021-06-23 06:27
  信息技术与教学深度融合是当今教育的发展趋势,在此背景下,信息素养及教育技术应用能力成为了现代教师必备的技能。2014年7月,教育部开展的"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活动进一步促进了信息技术在中小学课堂的有效运用和深度融合,有助于推动优质数字教育资源常态化、规模化应用,同时也有助于提升教师信息素养。然而,教师晒课的数量庞大,如何定量分析和评价一节优课是否真的符合"优"课的标准?本研究以一门部级优课《Section B Where s my schoolbag?》为例,采用顾小清编制的基于信息技术的互动分析编码系统(ITIAS)与课例观察方法相结合,对其教学行为进行定量分析。从而进一步分析课堂中师生互动行为及信息技术应用情况,试图归纳出师生互动行为特点及存在的问题,旨在为以后教师的优课实践提供参考借鉴。 

【文章来源】:广州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18,18(06)

【文章页数】:8 页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信息技术与教学深度融合的优课课例研究[J]. 胡小勇,郑晓丹,冯智慧.  中国电化教育. 2015(04)
[2]基于ITIAS的精品课程课堂教学分析研究[J]. 冯愿.  中国教育信息化. 2013(22)
[3]改进型弗兰德斯互动分析系统及其应用[J]. 方海光,高辰柱,陈佳.  中国电化教育. 2012(10)
[4]支持教师专业发展的课堂分析技术新探索[J]. 顾小清,王炜.  中国电化教育. 2004(07)
[5]建立数量结构与意义理解的联系——弗兰德互动分析技术的改进运用[J]. 宁虹,武金红.  教育研究. 2003(05)

硕士论文
[1]课堂师生言语互动研究[D]. 殷丽平.华中师范大学 2013



本文编号:324442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iaoyutizhilunwen/324442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0f2c0***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