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任教师的入职引导制度:以日英为例
发布时间:2021-11-05 07:13
初任教师是教师队伍中的一类特殊群体,其入职引导直接关系个体的专业发展和学校的整体发展。本文初任教师的入职引导制度为中心,分析国际上两个较成功的典型案例:英国的法令性入职引导制度和日本的初任教师研修制度,探究入职引导制度的文化背景、历史发展、结构与内容、管理与监控等内容,并在比较分析的基础上为我国初任教师的入职引导提供决策启示。 论文研究分为五部分: 第一部分从入职引导的必要性出发,分析界定入职引导制度的相关概念,归结入职引导制度的基本问题,并提出国际上入职引导制度的三种基本模式:基本适应性模式、初任教师发展模式和变革性引导模式。 第二、三两部分主要介绍日本和英国的入职引导制度,分别从两国入职引导制度的文化背景、建立与发展、结构与内容、机构设置、人员职责、管理与监控、实施效果等方面入手,呈现两国制度的概貌与特征。 第四部分是比较分析,认为两国的制度都由国家颁布实施,以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为根本目的,制定清晰明确的引导目标,明确规定有关人员的职责,综合运用多种引导策略,并在供财政和行政上给予保证,成效明显。但由于文化背景和目标定位的不同,两国在引导目标、引导内容、培训...
【文章来源】:华东师范大学上海市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53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导论
(一) 问题提出
(二) 实践发展与研究现状
(三) 研究思路和论文框架
一、 初任教师入职引导制度概述
(一) 初任教师入职引导制度的必要性
(二) 初任教师入职引导制度的概念与问题
(三) 初任教师入职引导制度的基本模式
二、 日本初任教师研修制度
(一) 实施背景
(二) 建立与发展
(三) 结构与内容
(四) 相关人员的职责要求
(五) 管理与监控
(六) 实施效果
三、 英国初任教师法令性入职引导制度
(一) 实施背景
(二) 建立与发展
(三) 内容和结构
(四) 相关人员的职责要求
(五) 管理和监控
(六) 实施效果
附1: 英国法令性引导制度的引导标准
四、 日英初任教师入职引导制度之比较
(一) 引导目标和内容
(二) 传达和保障体系
(三) 引导策略和方法
(四) 时间和职责的安排
(五) 与高等院校的合作
(六) 引导期的结束
(七) 对制度本身的监控与评估
五、 对我国的启示
(一) 设立清晰明确的引导目标
(二) 给予行政和财政的充分保证
(三) 建立个性化的引导计划
(四) 注重专业发展的连续性和阶段性
(五) 充分发挥指导教师的作用
(六) 加强机构间的协调与合作
(七) 建立制度的监控和评估体系
(八) 培育合作性的教学文化
参考文献
(一) 中文部分
(二) 英文部分
(三) 部分网址和网页
后记
本文编号:3477329
【文章来源】:华东师范大学上海市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53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导论
(一) 问题提出
(二) 实践发展与研究现状
(三) 研究思路和论文框架
一、 初任教师入职引导制度概述
(一) 初任教师入职引导制度的必要性
(二) 初任教师入职引导制度的概念与问题
(三) 初任教师入职引导制度的基本模式
二、 日本初任教师研修制度
(一) 实施背景
(二) 建立与发展
(三) 结构与内容
(四) 相关人员的职责要求
(五) 管理与监控
(六) 实施效果
三、 英国初任教师法令性入职引导制度
(一) 实施背景
(二) 建立与发展
(三) 内容和结构
(四) 相关人员的职责要求
(五) 管理和监控
(六) 实施效果
附1: 英国法令性引导制度的引导标准
四、 日英初任教师入职引导制度之比较
(一) 引导目标和内容
(二) 传达和保障体系
(三) 引导策略和方法
(四) 时间和职责的安排
(五) 与高等院校的合作
(六) 引导期的结束
(七) 对制度本身的监控与评估
五、 对我国的启示
(一) 设立清晰明确的引导目标
(二) 给予行政和财政的充分保证
(三) 建立个性化的引导计划
(四) 注重专业发展的连续性和阶段性
(五) 充分发挥指导教师的作用
(六) 加强机构间的协调与合作
(七) 建立制度的监控和评估体系
(八) 培育合作性的教学文化
参考文献
(一) 中文部分
(二) 英文部分
(三) 部分网址和网页
后记
本文编号:347732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iaoyutizhilunwen/347732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