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教育体制论文 >

改革开放四十年中国教育财政制度演进历程、特征与未来进路

发布时间:2022-02-12 12:35
  改革开放四十年来,我国教育财政制度发生了深刻变革。通过对改革开放四十年以来中国教育财政体制的演变历程进行梳理,将教育财政制度划分为改革开放初期两级分权、市场经济体制下的初创、公共教育财政制度的完善与后4%时代教育财政制度的完善四个阶段,逐步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教育财政制度,表现出受制度环境影响、自上而下贯彻落实、政策执行推动、法制建设逐步完善以及从效率转向公平等特征。最后从理念重塑、职能划分、投入标准与法律制度四个方面,提出中国未来教育财政制度改革的思路和实现路径。 

【文章来源】:教育经济评论. 2018,3(06)

【文章页数】:11 页

【文章目录】:
一、改革开放四十年中国教育财政制度的演进脉络
    (一) 改革开放初期两级分权的中国教育财政制度 (1980—1993年)
        1. 基础教育财政分权化改革
        2. 高等教育财政分权化改革
    (二)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公共教育财政制度的初创 (1993—2001年)
        1. 教育财政的法制和制度建设初步形成体系
        2. 分税制后义务教育财政困境
        3.“政府拨款为主、多渠道筹措”高等教育财政制度的形成
    (三) 公共教育财政制度的完善 (2001—2012年)
        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义务教育财政制度的确立
        2. 高等教育财政制度的完善
    (四) 后4%时代公共教育财政制度的完善 (2012年至今)
        1. 财政性教育经费占比突破4%
        2. 教育财政制度的相关政策和法律机制的完善
        3. 中央财政责任的扩大
二、中国教育财政制度变迁的特征评述
    (一) 制度环境是影响教育财政制度变革的重要因素
    (二) 自上而下是教育财政制度改革的重要路径
    (三) 政策执行是教育财政制度改革的重要推动力
    (四) 法制建设是教育财政制度改革的必由之路
    (五) 从效率转向公平是教育财政制度改革的发展趋势
三、中国教育财政制度改革的未来进路
    (一) 重构教育公平理念, 强化政府财政责任
    (二) 合理配置事权财权, 划分政府职能边界
    (三) 探寻教育投入新标准, 确保投入总量充足
    (四) 建立健全法律制度, 构建有效评估模式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迎接教育财政3.0时代[J]. 王蓉,田志磊.  教育经济评论. 2018(01)
[2]调整完善我国高等教育财政制度的几点建议[J]. 张绘.  中国财政. 2017(24)
[3]职责同构、公共教育属性与政府支出偏向——再议中国式分权和地方教育支出[J]. 田志磊,杨龙见,袁连生.  北京大学教育评论. 2015(04)
[4]“后4%时代”公共财政如何更好地保障教育的改革与发展[J]. 姚继军,张新平.  教育与经济. 2014(04)
[5]从政府视角看中国教育的公平现状[J]. 曹峰旗,傅晓宇.  理论月刊. 2007(01)



本文编号:362172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iaoyutizhilunwen/362172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72363***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