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社交焦虑症”而引发的心理问题一例
发布时间:2024-04-15 23:00
<正>本案例以1例大一学生的"社交焦虑症"而引发的一系列负性情绪为切入点,通过认知行为疗法的介入,使其逐渐缓解了焦虑、紧张等消极情绪,现将经过报告如下。1一般资料来访者(刘某),女,19岁,洛阳某高等院校大一年级学生,汉族,皮肤白皙,体态匀称,戴近视眼镜,表情焦虑、紧张,衣着干净、整洁,语言表述清晰、逻辑思维性强。家中次女,上
【文章页数】:4 页
【文章目录】:
1 一般资料
2 求助问题
3 来访者的成长经历
4 初步印象
5 咨询与诊断
5.1 咨询方法
5.2 咨询过程和目标:
5.2.1 第一阶段, 评估诊断阶段
5.2.1. 1 第1次咨询:收集资料, 建立良好的咨访关系。
5.2.1. 2 第2次咨询:继续完善资料收集, 保持良好的咨访关系, 评估诊断阶段。
5.2.2 第二阶段, 咨询开始阶段
5.2.2. 1 第3次:介绍认知行为治疗的基本原理, 熟练掌握三栏表的使用方法。
5.2.2. 2 第4次:目的:检查家庭作业, 继续巩固三栏表的使用。
5.2.3 第三阶段, 咨询巩固阶段
5.2.3. 1 第7次:继续认知重建, 熟练掌握五栏表的使用方法。
5.2.3. 2 第7次咨询目的:
5.2.3. 3 第8次咨询目的:
5.2.3. 4 第9次咨询目的:
5.2.3. 5 第9次咨询的片段:
5.2.3. 6 第10次目的:对来访者进行有关信念的教育。
5.2.4 第四阶段, 会谈结束阶段
6 咨询效果评估
本文编号:3956072
【文章页数】:4 页
【文章目录】:
1 一般资料
2 求助问题
3 来访者的成长经历
4 初步印象
5 咨询与诊断
5.1 咨询方法
5.2 咨询过程和目标:
5.2.1 第一阶段, 评估诊断阶段
5.2.1. 1 第1次咨询:收集资料, 建立良好的咨访关系。
5.2.1. 2 第2次咨询:继续完善资料收集, 保持良好的咨访关系, 评估诊断阶段。
5.2.2 第二阶段, 咨询开始阶段
5.2.2. 1 第3次:介绍认知行为治疗的基本原理, 熟练掌握三栏表的使用方法。
5.2.2. 2 第4次:目的:检查家庭作业, 继续巩固三栏表的使用。
5.2.3 第三阶段, 咨询巩固阶段
5.2.3. 1 第7次:继续认知重建, 熟练掌握五栏表的使用方法。
5.2.3. 2 第7次咨询目的:
5.2.3. 3 第8次咨询目的:
5.2.3. 4 第9次咨询目的:
5.2.3. 5 第9次咨询的片段:
5.2.3. 6 第10次目的:对来访者进行有关信念的教育。
5.2.4 第四阶段, 会谈结束阶段
6 咨询效果评估
本文编号:395607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iaoyutizhilunwen/395607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