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教育体制论文 >

内地藏族高中生汉字错别字类型及其分析

发布时间:2017-06-12 17:04

  本文关键词:内地藏族高中生汉字错别字类型及其分析,,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书写错误是语言学习中非常普遍的一种现象,通过分析书写错误,可以了解语言学习者的认知水平及其对词汇结构的掌握程度。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全球“汉语热”逐年升温,学汉语的人数正逐年增多。我国少数民族众多,少数民族学生在学习本民族语言的同时,从小开始学习汉语。汉语教学,特别是汉字教学问题贯穿我国少数民族学生的整个求学生涯。那么,内地藏族学生的汉字词学习过程中,会出现哪些书写错误?是不是和汉族儿童出现的书写错误相似?为了深入了解内地藏族学生的汉语学习特点,本研究拟选取内地藏族高中生为被试,随机抽取学生的一篇作文,收集作文中出现的错别字并作为原始语料,统计并分析汉字错别字数量及其类型,试图探究内地藏族高中生的汉语学习特点。考虑到第二语言熟练程度是影响双语者第二语言加工的主要因素,本研究分别选取了高一新生和高三毕业生两个年级的内地藏族学生,以了解内地藏族学生的错别字类型是否会随着年级而发展变化。本研究分别从以下三个方面(为方便阐述,分别称为三个研究)分析内地藏族高中生的汉字错别字。在研究1中,考察了内地藏族高中生错别字中的错字和别字及其发展变化。结果发现:两个年级的内地藏族高中生的汉字错别字中,别字错误比率显著多于错字。这说明,内地藏族高中生对汉字的形、音、义已有一定的认知。可见,内地藏族高中生的汉字掌握程度相对较高。但是,高三藏族学生的错别字多于高一学生。这可能是因为高三学生接触的汉字生字词更多,而汉字中又存在着大量的形似字和音别字,因此使得高三学生更容易混淆汉字词,形成更多的错别字。在研究2中,通过分析内地藏族高中生汉字错别字中的字形错误和字音错误及其发展变化,试图了解字音和字形信息对内地藏族高中生汉字学习的影响。结果发现,内地藏族学生的汉字错别字中,字音错误比率与字形错误比率的差异不显著。由此可见,字形和字音信息对内地藏族高中生的错别字影响基本相同。考虑到内地藏族学生的错字错误基本属于字形相似错误,这可能导致研究2中字形和字音错误比率差异不显著,又因为其别字错误比率显著高于错字比率,所以在研究3中,进一步考察别字中的音同形异错误和音异形似错误,试图进一步探索字形、字音信息对内地藏族学生汉字学习的影响及其动态发展变化。结果表明,音同形异错误比率和音异形似错误比率的差异十分显著。亦即,字音信息对内地藏族高中生的影响大于字形信息,但是,两个年级高中生的错误比率差异不显著。整个研究表明:内地藏族高中生的汉字错别字中,别字比率显著高于错字比率,可见,内地藏族高中生的汉字掌握程度较高。错别字中,字形和字音信息对内地藏族学生的影响不显著,但是,字音信息比字形信息更容易造成内地藏族高中生形成汉字别字。
【关键词】:错别字 内地藏族高中生 字音 字形
【学位授予单位】:河北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G447
【目录】:
  • 摘要4-6
  • Abstract6-10
  • 引言10-12
  • 1 文献综述12-20
  • 1.1 基本概念12-13
  • 1.1.1 错别字的概念12
  • 1.1.2 错别字分类12-13
  • 1.2 单语者书写错误研究13-16
  • 1.2.1 拼音文字书写错误研究14
  • 1.2.2 表意文字书写错误研究14-16
  • 1.3 双语者的第二语言书写错误研究16-18
  • 1.4 汉字与藏文字的异同18-20
  • 2 问题提出与假设20-22
  • 2.1 问题提出20
  • 2.2 假设20-22
  • 3 研究内容22-27
  • 3.1 被试22
  • 3.2 材料收集22
  • 3.3 结果22-27
  • 3.3.1 错字和别字的总体结果22-23
  • 3.3.2 错别字中的字形相似错误和字音相似错误23-25
  • 3.3.3 别字中音同形异错误和音异形似错误比较25-27
  • 4 总讨论27-36
  • 4.1 内地藏族高中生的错字和别字27-28
  • 4.2 内地藏族高中生的字形相似错别字与字音相似错别字28-31
  • 4.2.1 错别字中字形形似与字音相似的总体特点28-30
  • 4.2.2 别字中音同形异错误和音异形似错误的总体特点30-31
  • 4.3 影响内地藏族高中生汉字书写错误的因素分析31-32
  • 4.3.1 汉语熟练程度对汉字错别字的影响31-32
  • 4.3.2 母语加工方式对汉字错别字的影响32
  • 4.4 教学策略32-36
  • 4.4.1 错字教学策略33-34
  • 4.4.2 别字教学策略34-36
  • 5 不足与创新36-37
  • 5.1 不足36
  • 5.2 创新36-37
  • 结论37-38
  • 参考文献38-41
  • 后记41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许长安;汉字功过评说[J];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5年S1期

2 彭泽润 ,张晓勤;文字·字·汉字——对汉字的性质思考[J];零陵师专学报;1988年02期

3 王中原;;汉字部件数限[J];语文学习;1990年06期

4 吴鸿清;对汉字的再认识[J];广播电视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年04期

5 陈龙国;试论汉字的规范[J];井冈山师范学院学报;2001年04期

6 孟广道;拼切表音汉字初探[J];昭通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1年02期

7 王宁;论汉字规范的社会性与科学性——新形势下对汉字规范问题的反思[J];中国社会科学;2004年03期

8 尉万传;毕艳霞;;东南亚华裔留学生汉字偏误考察报告[J];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对外汉语教学与研究版);2007年06期

9 刘晓丹;周延欣;;试论汉字修辞格的审美功能[J];井冈山学院学报;2009年06期

10 游玉灵;;少数民族学生汉字学习与正字法[J];喀什师范学院学报;2010年0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李淑萍;;汉字部件暨词汇教材制作之构想[A];全国“大学语文”课程教材与教法研讨会论文集[C];2013年

2 王建勤;高立群;;欧美学生汉字形音意识发展的实验研究[A];对外汉语教学的全方位探索——对外汉语研究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4年

3 洪桂治;;浅谈汉字教材与对外汉字教学[A];第二届全国教育教材语言专题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4 刘荣;刘娅莉;;欧美中高级汉语学习者汉字学习与汉语水平的提高[A];第四届全国语言文字应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5 王道平;;关于两个汉字部件规范的一点思考[A];中国中文信息学会汉字编码专业委员会第九届年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6 金如集;;汉字的数字编码输入研究[A];中国中文信息学会汉字编码专业委员会第九届年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季洪光;《土生说字》妙解汉字内涵外延[N];科技日报;2009年

2 本报记者 雷茂盛;让电脑听懂我们说话[N];中国改革报;2008年

3 杜永道;六十年来我国颁布多项汉字标准[N];语言文字周报;2009年

4 计亚萍;“手脑并用”在“集中识字”教学中的运用[N];语言文字周报;2009年

5 王礼成;小学生识字探究[N];黔西南日报;2008年

6 作者系北京语言文化大学汉语学院教师 贾颖;集中识字与母语讲解[N];人民日报海外版;2001年

7 光明网记者 朱越 战钊;“汉字热”中热议汉字文化传承[N];光明日报;2013年

8 耿悦 饶星 忠一;曲万波和他的“汉宇通”[N];科技日报;2008年

9 彭勇;《土生说字》全卷本系列丛书面世[N];中国信息报;2009年

10 记者 鲍研;电脑时代,汉字要如何“破茧而出”?[N];北京科技报;2012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刘翔;汉字生成系统构建探索[D];西南大学;2011年

2 张英俊;对越汉字教学法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8年

3 刘靖年;汉字结构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4 梁添才;基于认知机理的汉字智能造字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08年

5 时璇;构形与认知[D];中央美术学院;2012年

6 胡智慧;汉字智能工具中的书写错误识别技术研究与应用[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0年

7 卢建平;基于拓扑学和统计学的无字库汉字智能造字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肖海涛;试论“元”汉字及其教学[D];湖南师范大学;2009年

2 马三思;老挝学生汉字学习难点探索[D];苏州大学;2012年

3 谢慧蓉;初级对外汉字教材对比分析[D];四川师范大学;2012年

4 和平海(DREYLING ANNA);俄罗斯学生汉字偏误调查报告[D];大连外国语大学;2013年

5 李萌萌;初级阶段汉语综合课教材汉字及其教学研究[D];河北大学;2015年

6 邸佩佩;键盘输入背景下高中生汉字手写教学策略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5年

7 梁英;渤海大学非洲籍留学生汉字教学方法研究[D];渤海大学;2015年

8 刘亚;欧美初级留学生汉字认知教学策略研究[D];四川师范大学;2015年

9 李雯洁;留学生汉字书写偏误与对外汉语教材汉字编排问题研究[D];四川师范大学;2015年

10 黄莹洁;非汉字文化圈预科留学生汉字部件使用偏误研究及教学对策[D];华中师范大学;2015年


  本文关键词:内地藏族高中生汉字错别字类型及其分析,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44449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iaoyutizhilunwen/44449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e946f***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