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教育体制论文 >

农村留守儿童社会支持与学校教育的关系研究

发布时间:2017-06-15 15:11

  本文关键词:农村留守儿童社会支持与学校教育的关系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中国政府总理李克强在2015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关爱留守儿童,建立未成年人社会保护制度。随着中国经济社会的急剧变迁发展,城镇化进程加快,农民进城务工增多,留守儿童迅速增加。农村留守儿童一般由祖辈或者亲戚照顾,得不到父母直接的关爱和教育,亲子分离的状态使留守儿童面临学习、心理、身心健康、安全等方面的困难,因此,关注留守儿童的社会支持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在国家和地方政府的推动下,各农村学校对留守儿童采取了相应的关爱措施,本文对农村留守儿童社会支持及其与学校教育的关系展开研究,为学校对留守儿童的教育管理工作提供参考建议,以促进农村留守儿童社会支持的改善。本文以社会支持理论为基础,采用实证研究方法,以山西省某贫困县为例调查农村留守儿童社会支持现状。首先,本文从工具性支持、情感性支持、亲密与陪伴、价值肯定四个维度进行测量,结合五个社会支持来源,分析留守儿童社会支持的现状。其次,分析留守儿童的学校教育状况,包括学业表现、师生关系、同伴关系、学校环境四个方面。再次,使用回归模型和相关分析法分析农村留守儿童社会支持与学校教育的关系,探讨学校教育对农村留守儿童社会支持发挥了怎样的作用。最后,针对研究得出的结论,从教育管理的视角提出改善农村留守儿童社会支持的建议。本研究结论可以概况为:第一,农村留守儿童四个维度的社会支持均低于非留守儿童;留守儿童的母亲支持、父亲支持、朋友支持均低于非留守儿童,祖父母支持和老师支持高于非留守儿童。第二,农村留守儿童的工具性支持和亲密与陪伴比较低,情感支持相对较高。第三,学校教育对留守儿童社会支持的提高具有重要作用。提高留守儿童的学习成绩,扩大同伴规模,改善同伴关系,教师加强对留守儿童的关心如学习辅导、谈心、家访,改善学校环境,包括改进教学方式、在校寄宿、改善住宿条件,均有利于提高留守儿童的社会支持。针对结论,本文提出教师要承担起关爱留守儿童的重要职责;加强教师培训,加强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教育;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促进同伴交往;加强家校沟通等建议。本研究存在一定的不足。本文仅选取山西省展开调研,样本范围和代表性还不足,得出的结论不一定具有推广意义。本文未对影响农村留守儿童社会支持的其他因素进行控制,可能导致有偏的估计。在后续研究中要扩大样本范围,对西部地区留守儿童展开调研,分析时要控制其他因素对留守儿童社会支持的影响。
【关键词】:农村留守儿童 社会支持 学校教育
【学位授予单位】:华东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G521
【目录】:
  • 摘要6-8
  • Abstract8-15
  • 导论15-32
  • 一、研究背景15-16
  • 二、研究目的16-17
  • 三、研究意义17
  • (一) 理论意义17
  • (二) 实践意义17
  • 四、研究综述17-32
  • (一) 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的研究17-23
  • (二) 留守儿童社会支持的研究23-30
  • (三) 留守儿童社会支持与学校教育的关系研究30-31
  • (四) 现有研究存在的不足31-32
  • 第一章 相关概念与理论基础32-44
  • 一、概念界定32-34
  • (一) 留守儿童32-33
  • (二) 社会支持33-34
  • (三) 学校教育34
  • 二、理论基础34-44
  • (一) 社会支持理论34-39
  • (二) 教育公平理论39-44
  • 第二章 研究设计44-64
  • 一、研究目标44-46
  • 二、研究假设46
  • 三、变量说明46-47
  • 四、计量模型构建47-48
  • 五、研究方法48-49
  • (一) 文献分析法48
  • (二) 问卷调查法48-49
  • (三) 访谈调查法49
  • 六、研究工具49-61
  • (一) 问卷设计49-50
  • (二) 问卷指标体系50-51
  • (三) 问卷的效度与信度51-58
  • (四) 访谈提纲的编制58-61
  • 七、研究对象61-64
  • (一) 调查地概况61-62
  • (二) 样本基本信息62-64
  • 第三章 农村留守儿童社会支持现状64-97
  • 一、农村留守儿童的监护状况64-67
  • 1. 留守状态64
  • 2. 监护类型64-65
  • 3. 时空距离65-66
  • 4. 亲子沟通66-67
  • 二、农村留守儿童社会支持整体状况67-69
  • 1. 农村留守儿童在不同维度上的社会支持67-68
  • 2. 农村留守儿童在不同来源上的社会支持68-69
  • 3. 农村留守儿童不同来源不同维度上的社会支持69
  • 三、农村留守儿童工具性支持状况69-82
  • (一) 工具性支持总体状况69-73
  • (二) 身体健康支持73-75
  • (三) 学习支持75-81
  • (四) 物质支持81
  • (五) 人际交往支持81-82
  • 四、农村留守儿童情感支持状况82-86
  • 1. 留守儿童与非留守儿童情感支持的比较82-83
  • 2. 不同年级留守儿童情感支持的比较83-84
  • 3. 男生与女生留守儿童情感支持的比较84
  • 4. 不同留守状态下留守儿童情感支持的比较84-85
  • 5. 寄宿生与非寄宿生留守儿童情感支持的比较85-86
  • 五、农村留守儿童亲密与陪伴支持状况86-90
  • 1. 留守儿童与非留守儿童亲密与陪伴支持的比较86-87
  • 2. 不同年级留守儿童亲密与陪伴支持的比较87-88
  • 3. 男生与女生留守儿童亲密与陪伴支持的比较88
  • 4. 不同留守状态下留守儿童亲密与陪伴支持的比较88-89
  • 5. 寄宿生与非寄宿留守儿童亲密与陪伴支持的比较89-90
  • 六、农村留守儿童价值肯定支持状况90-94
  • 1. 留守儿童与非留守儿童价值肯定的比较90-91
  • 2. 不同年级留守儿童价值肯定的比较91
  • 3. 男生与女生留守儿童价值肯定的比较91-92
  • 4. 不同留守状态下留守儿童价值肯定的比较92-93
  • 5. 寄宿生与非寄宿生留守儿童价值肯定的比较93-94
  • 七、本章小结94-97
  • 第四章 农村留守儿童学校教育状况97-119
  • 一、学业状况97-104
  • (一) 学习成绩97-100
  • (二) 学习态度100-102
  • (三) 担任班级干部102-103
  • (四) 参加课外活动103-104
  • 二、同伴关系104-109
  • (一) 同伴规模105-107
  • (二) 同伴关系107-109
  • 三、师生关系109-115
  • (一) 学习辅导情况109-111
  • (二) 家校沟通111-113
  • (三) 师生沟通113-115
  • 四、学校环境115-117
  • (一) 教学方式115-116
  • (二) 硬件设施116
  • (三) 营养状况116-117
  • (四) 住宿条件117
  • 五、本章小结117-119
  • 第五章 农村留守儿童社会支持与学校教育的关系实证分析结果119-148
  • 一、学校教育与留守儿童工具性支持的关系119-127
  • (一) 学校教育与留守儿童工具性支持的回归分析119-122
  • (二) 学业表现与留守儿童各来源工具性支持的相关分析122-123
  • (三) 同伴关系与留守儿童的朋友工具性支持的相关分析123-124
  • (四) 师生关系与留守儿童的老师工具性支持的相关分析124-125
  • (五) 学校环境与留守儿童工具性支持的相关分析125-127
  • 二、学校教育与留守儿童情感支持的关系127-134
  • (一) 学校教育与留守儿童情感支持的回归分析127-129
  • (二) 学业表现与留守儿童各来源情感支持的相关分析129-130
  • (三) 同伴关系与留守儿童的朋友情感支持的相关分析130-131
  • (四) 师生关系与留守儿童的老师情感支持的相关分析131-132
  • (五) 学校环境与留守儿童情感支持的相关分析132-134
  • 三、学校教育与留守儿童亲密与陪伴的关系134-140
  • (一) 学校教育与留守儿童亲密与陪伴的回归分析134-136
  • (二) 学业表现与留守儿童各来源亲密与陪伴的相关分析136-137
  • (三) 同伴关系与留守儿童的朋友亲密与陪伴的相关分析137-138
  • (四) 师生关系与留守儿童的老师亲密与陪伴的相关分析138-139
  • (五) 学校环境与留守儿童的亲密与陪伴的相关分析139-140
  • 四、学校教育与留守儿童价值肯定的关系140-146
  • (一) 学校教育与留守儿童价值肯定的回归分析140-142
  • (二) 学业表现与留守儿童各来源价值肯定支持的相关分析142-143
  • (三) 同伴关系与留守儿童的朋友价值肯定的相关分析143-144
  • (四) 师生关系与留守儿童的老师价值肯定的相关分析144-145
  • (五) 学校环境与留守儿童价值肯定的相关分析145-146
  • 五、本章小结146-148
  • 第六章 结论与建议148-154
  • 一、研究结论148-150
  • 二、农村留守儿童社会支持存在的问题:学校教育的视角150-151
  • 三、改善农村留守儿童社会支持的建议:学校教育的视角151-152
  • 四、研究不足152-154
  • 参考文献154-163
  • 附录163-169
  • 后记169-170
  • 作者在读期间的科研成果170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严标宾,郑雪,邱林;社会支持对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的影响[J];应用心理学;2003年04期

2 韦耀阳;高中生社会支持与孤独感关系的研究[J];聊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年01期

3 游洁;价值观与大学生寻求社会支持的关系研究[J];心理科学;2005年03期

4 吴文峰;卢永彪;;家庭环境、人格对大学生社会支持的影响[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06年02期

5 严标宾;郑雪;;大学生社会支持、自尊和主观幸福感的关系研究[J];心理发展与教育;2006年03期

6 陈新;李凤华;何爱桃;赵英;龙理良;奉水东;蔡练功;;社会支持对大学生上网动机影响的前瞻性研究[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07年03期

7 胡然;;大学生社会支持的研究综述[J];科技信息(学术研究);2007年13期

8 甘雄;金鑫;;自尊与社会支持对大学生主观幸福感影响的研究[J];齐齐哈尔职业学院学报;2008年04期

9 李东斌;赖月月;;社会支持对大学生孤独感的影响研究[J];湘南学院学报;2008年06期

10 刘玉连;汪震;;社会支持内涵的新思考[J];科教文汇(下旬刊);2008年07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邓林园;方晓义;程虹娟;高晶;;不同来源地大学生的社会支持及其满意度差异[A];第十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2 郑雯;胡竹菁;;不同层次学生的社会支持与主观幸福感之比较研究[A];第十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3 张芙蓉;;心理护理与社会支持[A];全国肿瘤护理学术交流暨专题讲座会议论文汇编[C];2007年

4 赵晶晶;孔风;;大学生害羞、社会支持与孤独感的关系[A];增强心理学服务社会的意识和功能——中国心理学会成立90周年纪念大会暨第十四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11年

5 胡春梅;王蕾;;殡葬职工孤独感与社会支持的关系[A];国际中华应用心理学研究会第十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3年

6 徐晟;吴捷;周雪梅;;老年人死亡态度、社会支持和抑郁的关系[A];心理学与创新能力提升——第十六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3年

7 邱慧燕;戴斌荣;;大学生就业压力与社会支持之间的关系[A];心理学与创新能力提升——第十六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3年

8 刘春雷;;大学生就业压力与社会支持的关系研究[A];第十二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9年

9 韩笑;姚本先;;大学生自我表露、社会支持及其关系研究[A];第十二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9年

10 林玲;;连江、长乐海外留守儿童孤独感、应对方式与社会支持的现状及关系研究[A];第十二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9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省社科院社会学所所长 郭虹;社会支持是民生重建的重要力量[N];四川日报;2010年

2 记者 陈丽霞;社会支持切乳患者提升术后信心[N];联合时报;2014年

3 于阳 天津社会科学院犯罪学研究中心;弱势群体的犯罪防控[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1年

4 李季玲;“学生豆奶计划”还需社会支持[N];吉林日报;2000年

5 天津中天职业心理健康咨询服务中心 李军;社会支持可以帮助“老知青”减压[N];健康报;2009年

6 ;对进城务工人员社会保障与社会支持的思考[N];工人日报;2004年

7 ;甘肃鼓励社会支持文化建设[N];中国文化报;2003年

8 华东师范大学 吴薇;引入社会支持 助力高校帮困育人工作[N];中国教育报;2007年

9 曹爱生;博物馆培育社会支持力市场的困难与对策[N];中国文物报;2006年

10 记者 高浩荣;朝媒体说国际社会支持中国和平统一[N];人民日报;2006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梁晓燕;网络社会支持对青少年心理健康的影响机制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8年

2 王乐;农村社区矫正人口社会支持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14年

3 王大胜;基于社会支持的职业倦怠研究[D];武汉大学;2011年

4 刘小群;初中生欺负行为及其与抑郁、焦虑和社会支持的关系[D];中南大学;2013年

5 吴捷;城市低龄老年人的需要、社会支持和心理健康关系的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6 曹维明;老年健康的社会影响因素研究[D];浙江大学;2014年

7 雷俊;肾移植患者社会支持、生活质量及相关炎性介质的研究[D];中南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姜海燕;大学生社会支持与心理求助的关系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7年

2 刘淼;私营企业主社会支持、主观幸福感对应对方式的影响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8年

3 张博;高中生失败恐惧、自尊和社会支持的关系研究[D];河南大学;2009年

4 李艳春;大学生感悟社会支持和感戴的现状调查及其关系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5 杨晓晖;高中生社会支持对主观幸福感的影响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5年

6 严标宾;社会支持对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的影响研究[D];华南师范大学;2003年

7 徐琳琳;长春市高校大学生社会支持与自尊的现状及相关性研究[D];吉林大学;2008年

8 景永f;师范类高校大学生网络社会支持对主观幸福感的影响机制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2年

9 杨玉妍;不同人格类型的大学生社会支持与孤独感的关系—自尊的中介作用[D];华中科技大学;2013年

10 周慧媛;城市失独家庭社会支持体系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5年


  本文关键词:农村留守儿童社会支持与学校教育的关系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45277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iaoyutizhilunwen/45277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2b674***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