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教育体制论文 >

基于用户体验的网络学习平台可用性评价建模及分析系统研究

发布时间:2017-06-18 18:05

  本文关键词:基于用户体验的网络学习平台可用性评价建模及分析系统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使得教育信息化成为各国教育发展的重中之重。而实施网络教学以及开展网络学习对推进教育信息化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也是时代发展的产物。作为实施网络教学和开展网络学习的有力支撑的网络学习平台,它的好坏直接影响着网络教学的实施以及网络学习的开展是否有效。所以,网络学习平台的好坏是否可以及时得到反馈就显得极其重要。反馈网络学习平台的好坏也就是要评价其可用性的好坏。在这样的背景下,本文提出了从用户体验的角度对于高校网络学习平台的可用性进行评价。在可用性理论的支持下,初步建立了高校网络学习平台可用性评价指标体系,并在此基础上,运用德尔菲法、层次分析法等构建了一套包括定性指标和定量指标在内的比较完整的高校网络学习平台可用性评价模型。最后,以该模型为基础,利用计算机技术编程实现了高校网络学习平台可用性评价分析系统。开发该系统的主要目的是提高可用性评价模型的使用效率并证明该模型的可行性。本论文的具体研究分为以下几个部分:第一部分:对高校网络学习平台可用性评价现状和相关理论的研究:该部分的研究主要采用文献分析法,对网络学习平台进行文献调研,对国内外的相关研究文献和理论进行分类梳理,以得出高校网络学习平台可用性评价现状。第二部分:构建高校网络学习平台可用性评价模型:根据文献调研,初步确立评价指标体系。采用专家调查法对初步确立的指标体系进行修正,并用问卷调查法对指标体系进行信度和效度分析。采用层次分析法确立所有指标的权重,并设定评价等级标准,至此,形成一套较为完整的高校网络学习平台可用性评价模型。第三部分:分析系统的设计:以该评价模型为基础,利用计算机技术编程实现可用性评价分析系统,以提高模型的使用效率。第四部分:评价模型和分析系统的模拟测试应用:根据评价模型,以云南师范大学网络学习平台为例,针对此平台的可用性模拟评价对本文中的评价分析系统进行测试。通过用户进行评价问卷填写提交,管理员对该评价分析系统收集到的数据进行分析,得到可视化的评价结果,给出相应的本校平台建设指导建议。本文建立的高校网络学习平台可用性评价分析系统,一方面是对网络学习平台可用性评价模型的一个升华,以网上收集问卷替代传统收集,以自动分析替代手动操作,可以减少工作量,节约时间,提高模型的使用效率;另一方面也为网络学习平台的开发团队及维护者提供一些建设及维护平台的参考依据。
【关键词】:网络学习平台 评价模型 可用性 分析系统
【学位授予单位】:云南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G434;G642
【目录】:
  • 摘要3-5
  • Abstract5-10
  • 第1章 绪论10-15
  • 1.1 研究背景10-12
  • 1.2 研究问题的提出与研究意义12
  • 1.3 研究内容12-13
  • 1.4 研究思路与框架13-14
  • 1.5 本章小结14-15
  • 第2章 相关理论研究15-25
  • 2.1 概念界定15-18
  • 2.1.1 网络学习平台15-16
  • 2.1.2 可用性16-18
  • 2.2 相关理论18-20
  • 2.2.1 用户体验理论18-19
  • 2.2.2 可用性理论19-20
  • 2.3 国内外研究现状20-24
  • 2.3.1 国外研究现状20-22
  • 2.3.2 国内研究现状22-24
  • 2.4 本章小结24-25
  • 第3章 评价模型的构建25-60
  • 3.1 可用性评价模型的构建信息25-26
  • 3.2 评价指标的建立26-43
  • 3.2.1 指标构建原则26-27
  • 3.2.2 指标的初步建立27-29
  • 3.2.3 各项指标含义说明29-32
  • 3.2.4 指标的信度与效度的保证32-43
  • 3.3 指标权重的设立43-55
  • 3.3.1 确定指标相对权重的方法介绍43-44
  • 3.3.2 层次分析法44-47
  • 3.3.3 运用层次分析法计算评价指标的权重47-55
  • 3.4 评价标准的设置55-56
  • 3.5 评价模型的建立56-59
  • 3.6 本章小结59-60
  • 第4章 分析系统的设计与实现60-74
  • 4.1 系统分析60-64
  • 4.1.1 相关需求分析60-61
  • 4.1.2 系统模块分析61-62
  • 4.1.3 系统结构62-64
  • 4.2 相关技术分析64-65
  • 4.2.1 ASP.NET64
  • 4.2.2 B/S模式64-65
  • 4.2.3 SQL Server2008数据库技术65
  • 4.3 分析系统的设计65-67
  • 4.3.1 设计目标和原则65-66
  • 4.3.2 系统设计思路66
  • 4.3.3 系统流程图66-67
  • 4.4 评价分析系统的实现67-73
  • 4.4.1 主要子系统的实现67-70
  • 4.4.2 实现界面70-73
  • 4.5 本章小结73-74
  • 第5章 模型应用及分析系统测试74-83
  • 5.1 系统以及平台介绍74-77
  • 5.1.1 系统介绍74
  • 5.1.2 平台介绍74-77
  • 5.2 具体实践77-78
  • 5.3 数据分析78-81
  • 5.4 分析结果81-82
  • 5.4.1 结果总结81
  • 5.4.2 具体建议81-82
  • 5.5 本章小结82-83
  • 第6章 总结与展望83-85
  • 6.1 工作总结83
  • 6.2 不足之处与展望83-84
  • 6.3 本章小结84-85
  • 参考文献85-87
  • 附录87-97
  • 致谢97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孙树群;;隐喻在网络学习平台中的应用[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12期

2 熊冬春;;高校网络学习平台建设的新视角[J];教育评论;2010年02期

3 赵玉;司国东;周胜安;;基于系列课优化的高职院校网络学习平台设计[J];现代计算机(专业版);2012年14期

4 孙凌宇;欧阳春娟;冷明;刘昌鑫;夏洁武;;基于云服务的网络学习平台建设[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12年S3期

5 杨帆;;关于英语网络学习平台运用的几点思考[J];才智;2012年36期

6 王红日;张在奎;;浅论数字化网络学习平台建设[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2年01期

7 陈宇翔,李少杰;远程开放教育网络学习平台动力机制刍议[J];广东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4年01期

8 武汉美;网络学习平台模式创新研究[J];江苏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4年06期

9 宋吉祥,吴学贤,杨成;网络学习平台的类型与功能分析[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05年09期

10 ;研究性学习氛围与网络学习平台有利于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J];河南教育(高校版);2007年1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刘成勇;;掌握数字出版的主导权[A];中国编辑研究(2008)[C];2009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肖菡;贵州省党委(党组)中心组网络学习平台开通仪式在筑举行[N];贵州日报;2009年

2 记者 赵波 特约记者 李典胜;武警南昌市支队 精心打造网络学习平台[N];解放军报;2010年

3 孙川;全景赛斯新一代网络学习平台问世[N];科技日报;2009年

4 张卫东;构建网络学习平台[N];贵州日报;2004年

5 本报记者 马静t,

本文编号:46029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iaoyutizhilunwen/46029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bd8db***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