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正念、心理弹性在神经质和生活满意度关系中的中介作用
本文关键词:大学生正念、心理弹性在神经质和生活满意度关系中的中介作用,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目的:探讨正念、心理弹性在神经质和生活满意度关系中的中介作用。方法:选取大一至大四学生412人,采用中国大五人格问卷简式版(CBF-PI-B)的神经质分问卷、正念注意觉知量表(MAAS)、自我韧性量表(ERS)、生活满意度量表(SWLS)分别测量大学生的神经质、正念、心理弹性、生活满意度。结果:神经质得分与MAAS、ERS、SWLS得分均呈负相关(r=-0.29~-0.38,均P0.01),M AAS、ERS、SWLS得分两两之间均呈正相关(r=0.27~0.41,均P0.01)。结构方程模型分析表明,神经质不仅直接预测生活满意度,而且通过正念与心理弹性的中介作用间接预测生活满意度;心理弹性的中介效应值为-0.09,占总效应的25.27%;正念-心理弹性的链式中介效应值为-0.06,占总效应的15.32%。结论:神经质通过两条通径影响生活满意度,一条是神经质通过心理弹性的中介作用进而影响生活满意度,另一条是神经质通过正念、心理弹性的链式中介作用进而影响生活满意度。
【作者单位】: 陕西师范大学心理学院暨陕西省行为与认知神经科学重点实验室;
【关键词】: 神经质 正念 心理弹性 生活满意度
【基金】:教育部人文社科青年基金项目(10YJCXLX025) 陕西师范大学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项目
【分类号】:G444
【正文快照】: 163.com)(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16,30(12):946-951.)Corresponding author:WU Hai-Mei,wuhaimei@0215.163.comof the total effect.Conclusion:Neuroticism affects life satisfaction through tw o paths.On the one hand,neuroti-cism affects life satisfaction through the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宋凤宁;黎玉兰;罗锂;尹江霞;;心理弹性对大学生人格与心理危机的中介作用研究[J];中国全科医学;2014年28期
2 陈思佚;崔红;周仁来;贾艳艳;;正念注意觉知量表(MAAS)的修订及信效度检验[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12年02期
3 吴艳;温忠麟;;结构方程建模中的题目打包策略[J];心理科学进展;2011年12期
4 汪芬;黄宇霞;;正念的心理和脑机制[J];心理科学进展;2011年11期
5 马伟娜;桑标;洪灵敏;;心理弹性及其作用机制的研究述评[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8年01期
6 于肖楠;张建新;;自我韧性量表与Connor-Davidson韧性量表的应用比较[J];心理科学;2007年05期
7 周浩,龙立荣;共同方法偏差的统计检验与控制方法[J];心理科学进展;2004年06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铿;格鹏飞;蒋霞;吴志贤;王成;潘卫明;赵文莉;薛亮;;舟曲泥石流5年后居民PTSD与社会支持、心理弹性关系[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16年12期
2 梁三才;吴海梅;杨玉娇;杨丹;;大学生正念、心理弹性在神经质和生活满意度关系中的中介作用[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16年12期
3 侯湘铃;胡天强;谢琼;;青少年生命意义与主观幸福感的关系:自我效能的中介作用[J];心理技术与应用;2016年12期
4 陈晓;孙凌;;独处不等于人际交往能力不足:基于潜在剖面分析[J];心理技术与应用;2016年12期
5 王娟;王晓娟;王茜;;关于正念治疗疼痛的心理与脑机制研究[J];医学与哲学(B);2016年11期
6 曾艳丽;王国富;胡秀英;;糖尿病患者的正念疗法[J];医学与哲学(B);2016年11期
7 欧嘉雯;潘霭明;张旭东;;农村教师心理弹性的现状及特点研究[J];现代中小学教育;2016年11期
8 王鑫强;谢倩;张大均;刘明矾;;心理健康双因素模型在大学生及其心理素质中的有效性研究[J];心理科学;2016年06期
9 刘广增;张大均;潘彦谷;陈万芬;马原啸;;中学生心理素质与同伴关系的研究:自尊的中介作用[J];心理科学;2016年06期
10 陈万芬;张大均;潘彦谷;程刚;刘广增;;青少年父母依恋与抑郁的研究:心理素质的中介作用[J];心理科学;2016年06期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林琳;柯晓扬;;积极心理学视野下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的构想[J];教育探索;2013年02期
2 刘亚;王振宏;马娟;霍静萍;;大学生外倾性与生活满意度的关系:情绪和自尊的链式中介作用[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11年05期
3 谢念湘;赵金波;佟玉英;;积极心理学视角下的大学生心理危机预防[J];学术交流;2011年10期
4 张传锴;;大学生极端心理问题的自身因素探究及对策分析[J];中国成人教育;2010年12期
5 王孟成;蔡炳光;吴艳;戴晓阳;;项目表述方法对中文Rosenberg自尊量表因子结构的影响[J];心理学探新;2010年03期
6 王燕秋;张佳佳;任景敏;黄健;李敏;许莹;彭李;缪毅;张钰;;大学生心理弹性及其影响因素分析[J];第三军医大学学报;2010年07期
7 吴明证;孙晓玲;梁宁建;;青少年自尊与抑郁的关系:迷思的中介作用[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09年06期
8 章明明;饶东方;;大学生心理危机成因特点及预警机制的构建[J];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8期
9 王晓刚;;高校学生心理危机的调查分析[J];中国预防医学杂志;2009年07期
10 李英;席敏娜;申荷永;;正念禅修在心理治疗和医学领域中的应用[J];心理科学;2009年02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滨;罗伟;;心理弹性发展的研究进展及评述[J];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5期
2 马伟娜;桑标;洪灵敏;;心理弹性及其作用机制的研究述评[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8年01期
3 王小景;;论大学生的心理弹性[J];太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4期
4 许书萍;张梦竹;;吸毒人员子女心理弹性的质性研究[J];心理科学;2009年02期
5 常保瑞;方建东;;心理弹性的研究及其对教育的启示[J];教育探索;2010年01期
6 陈献忠;宋洁;;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心理弹性的调查分析[J];思想理论教育;2010年05期
7 吴世韫;严燕;;大学生心理弹性状况的调查[J];成功(教育);2010年11期
8 陶丽娜;;心理弹性共有观探析[J];文学界(理论版);2011年03期
9 曾守锤;;流动儿童的心理弹性和积极发展:研究、干预与反思[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1年01期
10 王宏;;论大学生的择业心理弹性[J];黑河学刊;2011年0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许书萍;徐光兴;;心理弹性研究的科学价值、存在问题以及发展前景[A];第十二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9年
2 许燕平;宋娟;;优秀贫困大学生心理弹性的建构研究[A];第十一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7年
3 彭李;李敏;;不同心理弹性个体对情绪图片刺激的认知偏向[A];增强心理学服务社会的意识和功能——中国心理学会成立90周年纪念大会暨第十四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11年
4 张佳佳;李敏;;不同心理弹性水平的大学生自主神经反应特点的研究[A];增强心理学服务社会的意识和功能——中国心理学会成立90周年纪念大会暨第十四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11年
5 周茹;;基于理性情绪行为疗法设计大学生心理弹性的团体训练[A];增强心理学服务社会的意识和功能——中国心理学会成立90周年纪念大会暨第十四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11年
6 张莎;唐立;;应激情景下不同心理弹性大学生注意偏向的实验研究[A];第十二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9年
7 滕秀杰;崔丽霞;;青少年心理弹性量表在大学生群体中的修订[A];第十一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7年
8 鲍军超;;体育参与对大学生心理弹性的影响研究[A];第九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2)[C];2011年
9 董昒;耿文秀;;团体音乐治疗对地震灾区青少年心理弹性的干预[A];第十五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12年
10 叶艳;范方;;心理弹性研究中变量定向与个体定向的方法[A];第十五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12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华勤;“心理弹性”利健康[N];上海中医药报;2007年
2 记者 舒薇 实习生 江文龙;80、90后需补心理弹性课[N];长沙晚报;2010年
3 本报记者 张清俐;心理弹性研究关注人类发展“正能量”[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4年
4 记者 栾吟之;发展孩子的“心理弹性”[N];解放日报;2011年
5 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教授 李义平;构建和谐社会的经济学思考[N];中国经济时报;2005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席居哲;基于社会认知的儿童心理弹性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2 蔡颖;心理弹性与压力困扰、适应的关系[D];天津师范大学;2010年
3 胡寒春;青少年核心心理弹性的结构及其特征研究[D];中南大学;2009年
4 范方;留守儿童焦虑/抑郁情绪的心理社会因素及心理弹性发展方案初步研究[D];中南大学;2008年
5 张帆;三峡库区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与心理弹性现状及影响因素的研究[D];重庆医科大学;2013年
6 杨海;军校新生心理弹性因素及心理训练对心理健康影响的实证研究[D];第四军医大学;2010年
7 柳菁;心理弹性新论:多视角PAC人格模型理论与实证[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8 张爱华;意外创伤者的心理弹性及其发展模型的研究[D];第二军医大学;201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苏;中学生心理弹性及其与应对方式的关系研究[D];四川师范大学;2010年
2 蔚然;中国成人的心理弹性结构初探[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3 陶丽娜;高中生依恋与心理弹性的关系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1年
4 宋娟;优秀贫困大学生心理弹性的建构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5 刘素青;老年人心理弹性的实证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11年
6 吕良成;大学生感恩、心理弹性、学习投入现状及其关系的研究[D];曲阜师范大学;2012年
7 夏蔷;大学生心理弹性现状调查及教育对策研究[D];成都理工大学;2012年
8 林玉香;农村中职生心理弹性、自尊与主观幸福感关系研究[D];广州大学;2013年
9 熊峗慧;贫困大学生的心理弹性及其影响因素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13年
10 王翠翠;不同心理弹性大学生对负性信息的注意偏向研究[D];曲阜师范大学;2014年
本文关键词:大学生正念、心理弹性在神经质和生活满意度关系中的中介作用,,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46414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iaoyutizhilunwen/46414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