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支持下的优课师生互动行为研究
本文关键词:技术支持下的优课师生互动行为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优课 师生互动过程 师生互动结构 弗兰德斯互动分析 社会网络分析
【摘要】:优课作为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的一种形态,对课堂教学的变化具有重要影响。因此,探究技术支持下的优课师生互动具有重要意义。依据弗兰德斯互动分析系统编码,文章设计了技术支持下的优课师生互动分析系统编码体系。同时,文章采用弗兰德斯互动分析法和社会网络分析法,对技术支持下的优课师生互动过程和师生互动结构进行了分析,总结出技术支持下的优课师生互动行为特征,提出了技术支持下的优课师生互动行为的优化策略。
【作者单位】: 华南师范大学教育信息技术学院;
【关键词】: 优课 师生互动过程 师生互动结构 弗兰德斯互动分析 社会网络分析
【基金】: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十二五”规划2012年度项目“Web2.0环境下基于视频公开课教师专业发展”(项目编号:GD12CJY06) 华南师范大学学生课外科研一般项目“基于优课的师生互动模式分析与优化策略研究”(项目编号:15JXGA01)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分类号】:G434
【正文快照】: 引言随着新媒体新技术的不断发展,教育信息化发展已经迈入了一个新的时期。为了更好地促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活动中明确提出要充分调动各学科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用信息技术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推动信息技术和数字教育资源在中小学课堂教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叶新东;朱少华;;大学生社会网络与学习的相关性调查研究[J];电化教育研究;2007年02期
2 陈淑洁;叶新东;邹文才;;社会网络分析在网络课程评价中的应用研究[J];现代教育技术;2009年03期
3 魏顺平;;社会网络分析及其应用案例[J];现代教育技术;2010年03期
4 胡小勇;;信息化环境中区域教研协作的社会网络分析[J];电化教育研究;2011年07期
5 叶新东;邱峰;沈敏勇;;教育技术博客的社会网络分析[J];现代教育技术;2008年05期
6 张敏;王蕾;陈瑶;;社会网络分析在协作学习评价中的应用研究[J];电脑知识与技术;2012年02期
7 何清华;张世琦;;社会网络分析发展与工程应用研究综述[J];建设监理;2012年02期
8 陈晓;张春英;王树宝;黄海端;;基于社会网络分析的局域网互动课堂教学策略[J];河北联合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年02期
9 卢玉琴;;《蜘蛛:社会网络分析技术》评介[J];学理论;2013年15期
10 卜彩丽;魏晗晗;鲁军;黄春华;;博客对大学生学习影响的社会网络分析[J];西北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14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马绍奇;张楠楠;张敏强;;中国心理学界论文合作网络的社会网络分析[A];增强心理学服务社会的意识和功能——中国心理学会成立90周年纪念大会暨第十四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11年
2 蔡剑文;苏海潮;;厦门大学图书馆人文社科实验室的实践与启示[A];福建省图书馆学会2011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3 赵燕平;孙铁铮;;基于多重社会网络分析理论的风险发现与监测[A];第12届全国信息管理与工业工程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8年
4 汪明亮;;犯罪学研究的一个新视角:社会网络分析[A];中国犯罪学年会论文集(2011年度)[C];2011年
5 李东泉;魏登宇;卢金河;;社会网络分析在规划管理组织中的应用研究——以常州市规划局新北分局为例[A];规划创新:2010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2010年
6 周明洁;王可欣;陈爽;;什么样的人更具有影响力:一项基于人格特征的社会网络分析[A];心理学与创新能力提升——第十六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3年
7 陈百龄;;资料库中寻人脉:应用网络分析于电脑辅助报道[A];新闻学论集(第25辑)[C];2010年
8 郝志运;钟佳桂;莫云生;;基于社会网络分析的知识权力中心研究[A];2007年全国第十一届企业信息化与工业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7年
9 李勇进;陈兴鹏;;白银市资源型企业间关系的社会网络分析[A];中国地理学会2006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6年
10 吴冰;王重鸣;;软件产业社会网络分析:一个案例研究[A];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五届学术年会文集(2007年度)(政治·法律·社会学科卷)[C];2007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记者 徐勇;社会网络分析应用 稳步提升用户ARPU[N];人民邮电;2009年
2 华南师范大学政治与行政学院 郭台辉;社会网络分析介于宏观与微观之间[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宋文丹;社会化问答社区的社会网络分析[D];西南交通大学;2015年
2 王韬;社会网络分析视角下政府微博有效回应网络舆论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5年
3 李如亮;Moodle社会网络分析插件的设计、开发与应用[D];陕西师范大学;2015年
4 李伟;基于社会网络分析的泛珠三角经济联系与合作网络结构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14年
5 宋洋;基于社会网络分析的Web数据挖掘研究[D];山东理工大学;2015年
6 杨黎明;基于模糊系统的社会网络预测研究[D];南京邮电大学;2015年
7 于新勇;“东突”恐怖主义威胁风险评估及管理研究[D];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13年
8 包惠民;社会网络视角下教育虚拟社区交往效果研究[D];曲阜师范大学;2012年
9 王莹;社会网络分析在协作学习评价中的应用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08年
10 葛彦菲;基于社会网络分析的涉农微博交流特性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12年
本文关键词:技术支持下的优课师生互动行为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优课 师生互动过程 师生互动结构 弗兰德斯互动分析 社会网络分析
,
本文编号:51121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iaoyutizhilunwen/51121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