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教育体制论文 >

美国奥巴马政府教师政策研究—质量保障的视角

发布时间:2017-07-15 12:02

  本文关键词:美国奥巴马政府教师政策研究—质量保障的视角


  更多相关文章: 美国 奥巴马政府 教师教育 教师政策


【摘要】:教师质量从来都是教育总体质量的掣肘,近几年来国家在教育改革领域的诸多举措和教师队伍本身出现的诸多问题更是将其推向了舆论的风口浪尖,如何提高教师质量成为举世瞩目的话题。恰逢奥巴马出任新一届美国总统,为应对经济危机的影响,保持美国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势头,奥巴马在执政之初就颁布了一系列的教育改革政策,规划了教育改革的宏伟蓝图,而教师教育作为其教育改革的四大支柱之一,更是受到了高度重视。本研究就通过对奥巴马政府教师政策的论述,梳理其教师政策的主要内容,归纳其教师政策的主要特点,分析其政策制定的积极影响和存在的局限。这对于我国提高教师质量有重要的借鉴意义和价值。本文主要运用文献法和比较法对奥巴马政府的教师政策进行研究,主要分为六个部分。第一部分为绪论,主要介绍本文的选题原由、研究目的、研究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核心概念、研究思路与方法、研究的重难点和创新点等。第二部分主要分析了奥巴马政府教师政策制定的背景,从外部环境到教师队伍本身出发,分析影响教师队伍建设质量的症结所在。第三部分从教师资格认证、教师培养、教师激励、教师评价等方面对奥巴马政府教师政策的主要内容进行了归纳梳理。第四部分主要分析了奥巴马政府教师政策的特点。第五部分对奥巴马政府的教师政策做了简要评价。第六部分是奥巴马政府教师政策对我国的启示。
【关键词】:美国 奥巴马政府 教师教育 教师政策
【学位授予单位】:天津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G451;G571.2
【目录】:
  • 摘要5-6
  • ABSTRACT6-10
  • 绪论10-20
  • 一、问题的提出10-12
  • 二、研究的目的及意义12
  • 三、核心概念界定12-13
  • 四、文献综述13-17
  • (一) 国外研究13-14
  • (二) 国内研究14-17
  • 五、研究的思路与方法17-18
  • (一) 研究思路17-18
  • (二) 研究方法18
  • 六、研究重点、难点和创新点18-20
  • (一) 研究的重点18
  • (二) 研究的难点18-19
  • (三) 研究的创新点19-20
  • 第一章 奥巴马政府教师政策制定的背景20-25
  • 一、经济危机的影响20-21
  • 二、全球化和国际教育改革趋势的影响21
  • 三、《不让一个孩子掉队》法案的影响21-22
  • 四、美国基础教育的不良表现22-23
  • 五、美国教师队伍建设存在诸多问题23-25
  • 第二章 奥巴马政府教师政策的主要内容25-42
  • 一、教师培养政策25-31
  • (一) “教师质量合作伙伴”资助计划26-27
  • (二) “总统教学伙伴”奖学金计划27-29
  • (三) “霍金斯卓越中心”项目29-30
  • (四) “罗伯特·诺伊斯教师奖学金”项目30-31
  • (五) “转向教学”项目31
  • 二、教师资格认证政策31-33
  • 三、教师激励政策33-35
  • (一) “教师激励基金”项目34
  • (二) “支持有效教育者发展”项目34-35
  • (三) “学校领导”项目35
  • 四、教师评价政策35-38
  • (一) “注重结果:机构报告与州问责制”36-37
  • (二) “有效教师”和“绩效工资制”37-38
  • 五、对奥巴马政府教师政策的简要分析38-42
  • (一) 从纵向的改革领域来看39-40
  • (二) 从横向的政策法案来看40-42
  • 第三章 奥巴马政府教师政策的主要特点42-45
  • 一、提高教师的潜在储备42
  • 二、注重师资的公平分配42-43
  • 三、强调教师的培养质量43-44
  • 四、重塑教师的社会地位44-45
  • 第四章 对奥巴马政府教师政策的评价45-51
  • 一、奥巴马政府教师政策的积极作用45-48
  • (一) 缓解了NCLB法案的不利影响45
  • (二) 促进了教师培养路径的多样化45-46
  • (三) 关注了增值性的教师评价制度46-47
  • (四) 加强了联邦政府对州政府的干预47-48
  • 二、奥巴马政府教师政策的局限性48-51
  • (一) 教师政策缺乏法律支持48-49
  • (二) 教育财政经费激化了各方矛盾49-51
  • 第五章 奥巴马政府教师政策对我国的启示51-54
  • 一、完善教师资格认证制度51-52
  • 二、注重多元化的教师培养路径52
  • 三、增强师范类专业吸引力52-54
  • 结语54-55
  • 参考文献55-60
  • 致谢60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柴蕾;;创业教育下的高校教师培养模式创新研究[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中旬);2013年03期

2 卢英;“双师型”教师培养模式初探[J];中国培训;1999年12期

3 ;教师初长成[J];教育;2008年21期

4 赵丹凌;教师可持续发展理论的基本内涵——对一种新的教师教育理论的探索[J];北京教育学院学报;2002年01期

5 林初锐;中小学教师专业化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天津师范大学学报(基础教育版);2002年04期

6 时伟;教师专业化对策研究模式刍议[J];高等师范教育研究;2002年02期

7 刘复兴;我国教师教育的转型与政策导向[J];高等师范教育研究;2002年04期

8 张福建;论教师专业化的实现途径[J];教育评论;2003年03期

9 张乐天;教师教育新的“隐忧”及其消解[J];教育发展研究;2003年09期

10 方惠祥,万昌明,周希瑜;试论当前高职院校年轻教师的培养模式[J];井冈山医专学报;2003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娟;;农村小规模学校教师专业发展困境与反思——以西北某县为例[A];2010年农村教育高端学术论坛论文集[C];2010年

2 ;第五章 教师队伍建设[A];高等教育改革创新理论与实践[C];2008年

3 胡克州;;谈和谐的教师专业化发展[A];中国少数民族教育学会第一次学术研讨会会议论文集[C];2008年

4 ;创新与高师院校合作机制 促进教师专业发展[A];河北省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工作会议暨河北省教师教育学会2012年年会论文集[C];2013年

5 ;创新模式 打造品牌 引领教师专业发展[A];河北省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工作会议暨河北省教师教育学会2012年年会论文集[C];2013年

6 尤庆华;;职业学校“双师型”教师培养的研究与实践[A];中国交通教育研究会2008年度交通教育科学优秀论文集[C];2009年

7 ;构建和谐校园 促进教师专业发展课题研究工作报告[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阶段性成果集(福建卷)[C];2010年

8 刘铁成;;职业学校培养“双师型”教师之我见[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阶段性成果集(辽宁卷)[C];2010年

9 高恩忠;;《青年教师培养模式的构建与实践》课题工作阶段总结[A];全国教育科研“十五”成果论文集(第一卷)[C];2005年

10 ;构建和谐校园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研究(CTF050102——254调整后的实施方案)[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阶段性成果集(福建卷)[C];2010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徐辉 季诚钧;教师教育的国际经验与我国的现实选择[N];光明日报;2007年

2 湖北省省长 李鸿忠;全面提高教师素质 开创教育新局面[N];中国教育报;2010年

3 杨天平 王宪平;教师教育:在历史的起点上跨越[N];中国教育报;2008年

4 本报记者 刘微;教师专业化:我们应该做些什么?[N];中国教育报;2002年

5 凌浩 童济宇;教师的高度决定学校的高度[N];安庆日报;2010年

6 记者 张策;每所农村校每门学科都有了骨干教师[N];天津教育报;2011年

7 华东师范大学课程与教学研究所 赵中建;让教师成为最受尊敬的职业[N];中国教育报;2012年

8 记者 李欣瑶;我省将加强培训着力提高教师专业化水平[N];甘肃日报;2012年

9 本报记者 苏婷;教师发展学校催生专业化[N];中国教育报;2003年

10 记者 龙超凡;师范大学要以教师教育特色求发展[N];中国教育报;2012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吴国平;新课程行动中的教师成长[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2 刘光余;教师教学效能的生成机制研究[D];西南大学;2009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权培培;本硕一体化的卓越教师培养模式研究[D];西南大学;2015年

2 高婷婷;校企合作中职学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研究[D];延边大学;2015年

3 张达雪;中小学教师专业化的有效途径探索[D];华中师范大学;2015年

4 李建英;中职学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现状与对策研究[D];四川师范大学;2015年

5 汪颖慧;以教育为志业:论教育家的使命[D];浙江师范大学;2015年

6 施春阳;欧盟与美国外语教师培养标准的比较研究[D];宁波大学;2015年

7 古红利;新课改环境下教师专业发展现状研究[D];南昌大学;2015年

8 郑江梅子;基于艺术的教师成长范式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5年

9 刘洪涛;职业院校“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完善对策研究[D];天津大学;2014年

10 刘晓;基于自我实现理论的高职教师专业发展路径研究[D];东华理工大学;2014年



本文编号:54374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iaoyutizhilunwen/54374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a50de***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