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数据时代的云计算技术对区域教育发展的促进作用
本文关键词:大数据时代的云计算技术对区域教育发展的促进作用
【摘要】:在新的历史发展时期,区域高等教育不仅要努力提高教育质量,还要协调均衡;不仅要推动创新,还要突出特色,只有这样,才能推动区域教育的整体持续发展。区域高等教育因受到地域条件的具体限制,其未来发展要在决策、管理及评价等方面做到有效驾驭,实现教育质量的整体化均衡发展及创新性特色提高,就必须抓住大数据时代的机遇,利用云计算技术提供科学的方式方法。
【作者单位】: 广东文理职业学院;
【关键词】: 大数据 云计算 区域教育 教育发展
【基金】:广东省民办教育专项资金项目(粤财教[2014]486号)
【分类号】:G434
【正文快照】: 在新的历史发展时期,区域高等教育不仅要努力提高教育质量,还要协调均衡;不仅要推动创新,还要突出特色。只有这样,才能推动高等教育的全面持续发展。但在大数据时代的背景之下,区域教育如何发展才能适应现状,如何发展才能维持可持续性,是需要认真研究的课题。数据,就是各种传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刘雍潜;杨现民;;大数据时代区域教育均衡发展新思路[J];电化教育研究;2014年05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朱莎;杨浩;冯琳;;国际“数字鸿沟”研究的现状、热点及前沿分析——兼论对教育信息化及教育均衡发展的启示[J];远程教育杂志;2017年01期
2 程晓光;;大数据时代下高校教育管理信息化创新发展路径[J];黑龙江教育(理论与实践);2017年Z1期
3 杨现民;陈世超;唐斯斯;;大数据时代区域教育数据网络建设及关键问题探讨[J];电化教育研究;2017年01期
4 刘清堂;张思;范桂林;王洋;吴林静;;教育大数据视角下的内容语义分析模型及应用研究[J];电化教育研究;2017年01期
5 祝智庭;孙妍妍;彭红超;;解读教育大数据的文化意蕴[J];电化教育研究;2017年01期
6 郭艳红;唐复柱;;大数据时代翻转课堂模式在外贸英语函电教学中的应用[J];对外经贸;2016年12期
7 王佳;熊巍;田茂再;;北京市区域教育资源分配研究[J];数学的实践与认识;2016年22期
8 刘雅馨;徐超超;王林丽;杨现民;;大数据支持下的数字教育资源生态建设[J];现代教育技术;2016年10期
9 赵雪飞;乜勇;;基于词频分析的国内外教育大数据研究现状分析[J];中国医学教育技术;2016年05期
10 李贺静;;大数据背景下英语数字化教学转型的思考[J];教学与管理;2016年27期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王左利;;让沉睡的数据说话[J];中国教育网络;2012年07期
2 方伟杰;吴颖骏;应鑫迪;程艳旗;;浙江大学:数据共享提高公共资产利用率[J];中国教育网络;2012年06期
3 孟薇薇;;信息爆炸时代的新概念——大数据[J];商品与质量;2012年09期
4 翟博;;树立科学的教育均衡发展观[J];教育研究;2008年01期
5 杨永斌;;数据挖掘技术在教育中的应用研究[J];计算机科学;2006年12期
6 钟婉娟,杨润勇;论区域教育政策制定[J];教育科学;2003年06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康德山;教育的区域性陈述[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0年07期
2 郭思乐;透视学者的现实责任感——读《教育蓝图——区域教育现代化的理论与实践》[J];学术研究;2000年11期
3 《区域教育可持续发展研究》课题组;可持续发展区域教育研究[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0年01期
4 ;《区域教育可持续发展研究》课题通过鉴定[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0年01期
5 王少东,陆天池;区域教育现代化的认识与实践[J];教育研究;2002年10期
6 陈旭光;区域教育创新的理念与策略[J];江苏教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2期
7 陈旭光;推进区域教育创新的三大策略[J];现代中小学教育;2003年06期
8 翁开明;关于区域教育现代化及信息化建设的思考[J];当代教育论坛;2004年01期
9 顾志跃;研发机构在区域教育发展中的地位,作用与价值[J];上海教育科研;2004年10期
10 曾天山,郑军;区域教育科学发展观的理论探索——评彭世华新著《发展区域教育学》[J];当代教育论坛;2005年18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邓大一;;跨区域校际联盟深化区域教育发展[A];国家教师科研专项基金科研成果(华夏教师篇卷1)[C];2013年
2 ;公主岭市教育委员会文件 关于开展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区域教育活动实验的意见[A];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教育实验研究文集(第四卷)[C];1996年
3 ;公主岭市教育委员会文件 关于开展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区域教育活动实验的意见[A];中国德育的重大改革: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教育实验研究十年报告[中华传统美德教育实验研究文集(第五卷)][C];1998年
4 刘明;邹长海;;区域教育体系规划的若干理论方法[A];全国青年管理科学与系统科学论文集(第2卷)[C];1993年
5 朱兆敏;;育海洋未来新人 创区域教育特色——小学“海洋教育”的实践与探索[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阶段性成果集(浙江卷)[C];2010年
6 罗明东;陈瑶;;区域教育可持续发展系统论[A];2005中国可持续发展论坛——中国可持续发展研究会2005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下册)[C];2005年
7 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教育实验研究辽源市西安区课题组;石文蕴;;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区域教育实验报告[A];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教育实验研究文集(第三卷)[C];1994年
8 Jane Knight;;知识经济中的区域教育中心和城市:机会与风险(英文)[A];北京论坛(2009)文明的和谐与共同繁荣——危机的挑战、反思与和谐发展:“金融危机背景下的高等教育:对策与发展”教育分论坛论文或摘要集[C];2009年
9 周满生;;中国区域教育发展差异与政府宏观教育政策调整[A];第三届中国教育家大会论文集[C];2006年
10 王小兵;;反梯度推进:区域教育投资的战略选择——兼与“区域教育投资的梯度推进论”商榷[A];2009年中国教育经济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9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宋财源邋记者 金姝;加快区域教育现代化[N];吉林日报;2007年
2 宋财源 记者 金姝;长春汽开区成为“全国区域教育发展特色示范区”[N];吉林日报;2009年
3 记者 林琳;加快建设教育强市和区域教育高地[N];自贡日报;2013年
4 本报记者 李曜明 杨桂青;寻找撬动区域教育现代化的支点[N];中国教育报;2013年
5 刘信科 湖北省公安县教育局局长;“六大机制”助推区域教育发展[N];中国教师报;2013年
6 教育部教育发展研究中心基础教育研究室主任、研究员 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专家工作委员会委员 汪明;区域教育改革的成功范例[N];济南日报;2014年
7 谢军伟;攀枝花市加快打造区域教育高地步伐[N];四川科技报;2014年
8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科研处处长 杨润勇;区域教育科研最怕有“花”无“果”[N];中国教育报;2014年
9 本报记者 蒋夫尔;区域教育“联动发展”更需行动自觉[N];中国教育报;2014年
10 记者 得舟;我市区域教育联盟改革启动[N];西宁晚报;2014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宫丽艳;天津市塘沽区域教育政策个案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2 孙继红;我国区域教育发展状况评价的实证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0年
3 曾海洋;厦门大学与闽南区域社会文化变迁研究[D];厦门大学;2007年
4 边旭东;我国区域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舜;区域教育可持续发展研究[D];云南师范大学;2002年
2 侯彦斌;我国“区域教育研究”的概念、意义和方法的理论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4年
3 沈喜云;我国区域教育发展趋势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7年
4 隋娟;满意度理论及其在区域教育研究中的应用[D];天津师范大学;2008年
5 郭明玉;地方政府对区域高等教育发展的影响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5年
6 张雅倩;区域推进学校课程领导力建设的实践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6年
7 万鹏;教育与区域收入差距关系研究[D];云南大学;2016年
8 陶洁;区域骨干教师培养机制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6年
9 吕寿伟;区域教育学学科生成机制探析[D];西北师范大学;2008年
10 张白云;论区域教育发展中的政府责任[D];中南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63926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iaoyutizhilunwen/63926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