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极心理学本土化取向下的高等院校心理素质教育模式建构
本文关键词:积极心理学本土化取向下的高等院校心理素质教育模式建构
更多相关文章: 心理素质教育 积极心理学 模式建构 家庭与社会 心理健康 心理素质培养 教育理论与实践 情绪体验 问题学生 团体咨询
【摘要】:正积极心理学作为指导我国高校心理素质教育工作的理论基础之一已是不争的事实,其精神已渗透到当前高校心理素质教育理论与实践操作的各个方面。客观地说,积极心理学为当前的高校心理素质教育注入了活力,其强调心理素质教育不应仅仅关注小部分问题学生,还应重视普通大学生心理素质培养。注重挖掘学生自身潜在固有的积极力量,提倡用积极的情绪体验来预防心理问题的产生,从而促进个人、家庭与社会的良性发展,这对于以往认为的高校心理健康等同
【作者单位】: 西华大学机械工程学院;
【关键词】: 心理素质教育;积极心理学;模式建构;家庭与社会;心理健康;心理素质培养;教育理论与实践;情绪体验;问题学生;团体咨询;
【分类号】:G441
【正文快照】: 积极心理学作为指导我国高校心理素质教育工作的理论基础之一已是不争的事实,其精神已渗透到当前高校心理素质教育理论与实践操作的各个方面。客观地说,积极心理学为当前的高校心理素质教育注入了活力,其强调心理素质教育不应仅仅关注小部分问题学生,还应重视普通大学生心理素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钱晓光;;高校开展强者心理素质教育的研究[J];社会心理科学;2000年03期
2 万增奎,路珂;建立“一为主、三结合”模式 探讨中师生心理素质教育[J];教育探索;2000年06期
3 刘星期;心理素质教育的实践与思考[J];教育发展研究;2000年05期
4 刘春英;做好新生心理素质教育之我见[J];大同医学专科学校学报;2000年01期
5 芮建平;教师在心理素质教育中的角色和职责[J];四川教育学院学报;2001年S1期
6 贾桂珍,张雁玲;语言与心理素质教育[J];山西煤炭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1年01期
7 张大均,赵丽霞;小学心理素质教育初探[J];忻州师范学院学报;2001年05期
8 杨国华;必须加强中专生心理素质教育[J];辽宁教育学院学报;2001年04期
9 赵润平;心理素质教育在中专的地位和作用[J];职教论坛;2002年08期
10 张大均,吴明霞,冯正直;论学校心理素质教育的衔接[J];中国教育学刊;2002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贵英;;浅谈高校心理素质教育中的“主动出击”[A];北京高校心理素质教育论文集[C];2009年
2 唐筱蓉;;高校心理素质教育专业化发展的制约因素[A];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新进展——全国第十届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与心理咨询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7年
3 邓旭阳;郭晋林;周曼云;姜宪明;王小玲;赵波;张培莉;何壮湘;陈晶菁;徐治;李卉;伍耀豪;;高校心理素质教育的探索实践[A];中国心理卫生协会大学生心理咨询专业委员会全国第七届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心理咨询学术交流会暨专业委员会成立十周年纪念大会论文集[C];2001年
4 刘玉君;;小学开展心理素质教育的初探[A];中国心理卫生协会第四届学术大会论文汇编[C];2003年
5 齐晓栋;;心理素质教育软件开发与实验研究——以改善亲子关系的心理素质教育为例[A];第十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6 杨秀芳;;加强心理素质教育 培养优秀人才[A];2007无锡职教教师论坛论文集[C];2007年
7 周生全;;中小学心理素质教育漫谈[A];首届“健康杯”全国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研讨暨颁奖大会论文集[C];2002年
8 杨芷英;赵凯;;对北京高校心理素质教育状况的调查与思考[A];2011年北京高校心理素质教育年会暨北京高校心理素质教育理论与实践研讨会论文汇编[C];2012年
9 王俊莲;;重视学生的心理素质教育[A];基础教育理论研究成果荟萃(上卷一)[C];2005年
10 ;民办高校大学生心理素质教育制度建设与完善——北京吉利大学心理素质教育工作的回顾与展望[A];北京高校心理素质教育论文集[C];2009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邓俊德;别让心理素质教育成为“盲点”[N];人民铁道;2010年
2 侍丽云(作者单位:江苏省妇女干部学校);构建现代学生心理素质教育的新途径[N];江苏经济报;2002年
3 狄光秀 张小英;中小学校要加强学生的心理素质教育[N];西藏日报;2003年
4 文县教育局 王燕平;浅谈素质教育中的心理素质教育[N];陇南日报;2010年
5 记者 王超群;北京督导评估高校心理素质教育[N];中国教育报;2010年
6 李锋华 武都区滨江中学教师;浅谈青春期的心理素质教育[N];陇南日报;2009年
7 刘昊;首个高校心理素质教育工作评估标准出台[N];北京日报;2007年
8 山城区第七中学 张全利;家校合作:培养中学生健康心理的有效途径[N];鹤壁日报;2011年
9 王瑜;让每名青少年健康生动地发展[N];工人日报;2010年
10 陈佳;提高青少年学生心理素质教育实效[N];汕头日报;2006年
,本文编号:64620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iaoyutizhilunwen/64620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