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开源MOOC平台的学习者学习行为分析与研究
本文关键词:基于开源MOOC平台的学习者学习行为分析与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MOOC edX 分布式存储 学习行为分析 数据可视化
【摘要】:随着现代生活节奏地不断加快,因传统教学受到学习时间和地点的限制,通过短时高效的学习方式进行教学与学习成为众多教育者的目标和学习者的期望。伴随网络技术的发展,在线学习平台的出现从根本上脱离了传统教学的限制,成为学习者终身学习的最佳方式,可绝大多数的在线学习平台不能很好地满足不同学习者的需求。利用学习分析对教育“大数据”分析是分析学习者需求的有效途径,以大规模在线课程为核心的MOOC平台的海量数据为学习分析提供了基础。如何将在线学习平台与学习行为分析技术相结合正是目前教育研究的主要内容。针对上述问题,首先对MOOC平台的国内外研究现状进行阐述,剖析关键技术。通过多方面比对,选取合适的MOOC平台作为研究平台。对学习分析技术在MOOC上的应用进行需求分析,从三种用户的不同需求分析各类用户的使用需求。作为大规模在线学习平台,对教学资源存储方面的要求很高,通过对不同存储方式进行对比分析,部署合适的分布式存储方案。通过相关理论及支持技术的研究,在基于MOOC平台的课程管理系统和学习管理系统结构基础上进行学习者学习分析系统设计,并设计各子系统流程。选取合适的学习分析工具和方法,实现在线学习者使用时产生的海量数据的分析与可视化。综合论文的研究内容,通过设计开发学习者学习行为分析系统,分析学习行为数据,并实现相应数据的可视化。依托东北石油大学《离散数学》精品课为教学资源并设计教学模式,以数据资源的不同分类快速实现多格式的教学资源存储,建立基于开源MOOC平台的学习者学习行为分析系统,最后进行系统验证,证明本课题的可行性和有效性。在结尾论述本研究成果的不足,展望近几年可能的研究方向。
【关键词】:MOOC edX 分布式存储 学习行为分析 数据可视化
【学位授予单位】:东北石油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G434;O158-4
【目录】:
- 摘要4-5
- ABSTRACT5-6
- 创新点摘要6-9
- 第一章 绪论9-19
- 1.1 课题背景9-10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10-14
- 1.2.1 MOOC的研究现状10-13
- 1.2.2 学习分析技术的研究现状13-14
- 1.3 MOOC平台的分类14-17
- 1.3.1 关联主义MOOC平台—cMOOC15-16
- 1.3.2 行为主义MOOC平台—xMOOC16-17
- 1.4 课题研究的目的及意义17
- 1.5 研究方法17
- 1.6 章节组织17-19
- 第二章 需求分析19-27
- 2.1 MOOC平台的非功能性需求19-20
- 2.1.1 性能需求19
- 2.1.2 安全需求19-20
- 2.1.3 数据存储需求20
- 2.2 MOOC平台的功能需求20-24
- 2.2.1 目标功能需求20-21
- 2.2.2 用户功能需求21-24
- 2.3 学习分析技术应用于MOOC平台的可行性24-26
- 2.3.1 学习分析技术的特征24-25
- 2.3.2 可行性分析25-26
- 2.4 本章小结26-27
- 第三章 相关技术及原理27-36
- 3.1 edX架构27-30
- 3.1.1 edX系统架构和技术架构27-28
- 3.1.2 edX功能模块28-30
- 3.2 核心存储技术30-32
- 3.2.1 分布式文件存储30-31
- 3.2.2 关系型数据的存储31-32
- 3.2.3 教学视频的存储32
- 3.3 基于Tracking Logs技术的数据提取32-34
- 3.4 学习行为分析的可视化34-35
- 3.5 本章小结35-36
- 第四章 系统的设计与实现36-57
- 4.1 系统总体功能设计36
- 4.2 系统结构设计36-37
- 4.3 程序类的实现37-41
- 4.3.1 数据类表38-39
- 4.3.2 建立关系映射39-41
- 4.4 学习分析系统的设计41-42
- 4.5 系统的实现42-56
- 4.5.1 课程管理系统的实现42-49
- 4.5.2 学习管理系统的实现49-54
- 4.5.3 学习行为分析系统的实现54-56
- 4.6 本章小结56-57
- 第五章 系统的测试与评价57-64
- 5.1 edX平台部署57-58
- 5.1.1 edX平台配置57
- 5.1.2 系统服务器配置57-58
- 5.2 测试结果分析58-63
- 5.2.1 学习者学习特征分析59-60
- 5.2.2 学习过程分析60-62
- 5.2.3 学习结果分析62-63
- 5.3 总结与思考63
- 5.4 本章小结63-64
- 结论64-65
- 参考文献65-68
- 发表文章目录68-69
- 致谢69-70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陆荣美;;谈培养学生的倾听能力[J];科学大众;2008年07期
2 王峥;;论新课程背景下数学课堂中的有效合作学习(上)[J];湖北教育(教育教学);2009年01期
3 毛梅兰;;因人施教-学习风格的略窥[J];黑龙江科技信息;2009年14期
4 黄晓军;数学合作学习的方法及实例[J];内蒙古电大学刊;2004年05期
5 陈光平,廖碧涛,祝恒江;论革除恶性竞争性学习、建立合作学习的重要性[J];新疆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年03期
6 沙红芳;;情感因素对外语学习的影响[J];黑龙江科技信息;2007年15期
7 王红毅;;网络环境下合作学习的开展[J];科技信息;2008年34期
8 杨玲;赫玉星;;学习风格理论与大学英语教学[J];科技信息;2009年23期
9 张苗苗;;谈合作学习在研究生课程学习中的运用[J];科技信息;2011年06期
10 林文晓,王家铧;合作学习与促进理解[J];沈阳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1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梁海慧;;谈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A];中国病理生理学会中专教育委员会第七次学术交流会论文汇编[C];1999年
2 王炳林;;中国共产党开展学习的历史考察[A];中国共产党90年研究文集(上)[C];2011年
3 晏琼花;陈德光;孔维东;;引导自我反思促进数学学习[A];中华教育理论与实践科研论文成果选编(第1卷)[C];2009年
4 乐黎辉;邢至晖;;以学习单开展生物教与学的实践研究[A];开拓科技育人之路——上海市青少年科技辅导员教师论文集[C];2005年
5 韦成国;;谈学习动力的提升[A];广西老社会科学工作者协会“建设学习型党组织与实施十二五规划”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6 聂波;;关于开展小组合作学习教学的反思[A];中华教育理论与实践科研论文成果选编(第1卷)[C];2009年
7 黄蕾;;运用录像分析技术解读研究性学习[A];教育技术应用与整合研究论文[C];2005年
8 蒋莉莉;;学习型党组织建设探析[A];遵义市基层组织与基层民主建设研究[C];2012年
9 徐晓东;;基于网络的校际协作学习实践[A];中国教育技术协会2004年年会论文集[C];2004年
10 熊亮华;;陈云重视学习的思想风范对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的启示[A];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个人课题成果集2011年(上)[C];2012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曾茂松邋杨朝勇;以工作成绩检验学习成效[N];泸州日报;2008年
2 本报评论员;在学习中实践 在实践中学习[N];平顶山日报;2009年
3 王育忠;学习科学发展观的落脚点在实践[N];三明日报;2009年
4 学岭;高扬起学习的风帆[N];哈尔滨日报;2010年
5 朱德荣 新疆总队阿克苏支队;用实践检验学习成效[N];人民武警报;2010年
6 周雪琴 西和县西峪乡王磨小学教师;老师怎样培养小学生的学习兴趣[N];陇南日报;2010年
7 中共太康县委党校 朱学良 刘清晨;新形势下如何培养一大批学习型党员[N];周口日报;2010年
8 陆一;大力提倡学习身边典型[N];中国城乡金融报;2012年
9 市发改委直属机关党委书记 周强;把学习成效转化为科学发展思路[N];组织人事报;2012年
10 记者 江于夫 通讯员 郑林红;大兴学习之风 再谱事业华章[N];浙江日报;2013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胡敏;在线学习中学生参与度模型及应用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5年
2 陈江华;中国国有企业构建学习型组织的理论与实践策略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5年
3 李定;在线学习(WBL)服务质量评价与改进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11年
4 谢清隆;社会交换理论视阈下的运动员学习成效研究[D];苏州大学;2011年
5 雷妮;企业敏捷学习要素体系研究[D];同济大学;2008年
6 周建高;日本终身学习的理论与实践[D];南开大学;2009年
7 赖东彦;学习型组织分类及应用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09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邵辰;基于信息技术的聋人大学生泛在学习研究[D];天津理工大学;2015年
2 白浩斌;学习单在小学信息科技教学中运用的实验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5年
3 杨金玲;中国研究型大学本科生学习投入度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5年
4 吴文严;面向企业新员工的e-learning培训课程内容设计[D];上海师范大学;2015年
5 陈志瑶;农村中学英语课堂教学中的小组合作学习研究[D];四川师范大学;2015年
6 张敏;家庭学习资源对小学生学业成绩影响的调查研究[D];四川师范大学;2015年
7 刘晓;高中物理“电磁感应”部分学生学习成效诊断分析[D];苏州大学;2015年
8 文晓晓;昆明市新一代进城务工人员继续教育需求研究[D];云南师范大学;2015年
9 彭兰;基于移动学习的中小学教师教学能力发展研究[D];西南大学;2015年
10 毕晓梅;基于智慧学习环境的学校改进研究[D];西南大学;2015年
,本文编号:71497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iaoyutizhilunwen/71497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