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
本文关键词: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
【摘要】:地理学是一门研究人类与环境关系的学科,承担着培养新时代高素质人才的重任。随着国家对于基础教育改革要求的提出,我国对于中小学教学方式的探索也逐渐加深,并与国际接轨。如何将目前在国际上流行的翻转课堂教育模式应用到高中地理教学中,提高课堂效果,是本文的研究出发点。本文运用文献研究法广泛参考中外教育学、心理学的经典理论和翻转课堂研究的已有成果,阐述了国内外关于翻转课堂的研究现状,界定了翻转课堂的概念,同时以地理教学中的教学现状为出发点对高中地理教师和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和个别访谈,对翻转课堂的实施情况展开调查,分析了传统地理教学设计中存在的问题,并通过具体的实例分析了翻转课堂模式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总结提炼了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设计流程,通过设计导学案、录制视频、课堂讨论、老师总结反思等步骤,实现对高中地理原有的教学模式的突破,并对实践过程与传统课堂进行全面的、综合的比较分析,得出结论如下:(1)从教学环节比较,翻转课堂模式打破了传统观念中课堂在时间和空间上的限制,将课前、课中、课后各个环节进行整合,学生课上课下的时间得到了充分的利用。(2)从设计理念比较,翻转课堂改变了传统的教学模式,使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主动性和积极性都得到质的上升。(3)从学生角色比较,学生为主体,学生变主人,翻转课堂使学生最大程度上的把内在的潜能激发出来。(4)从学生课前预习、课后复习情况比较,学生课前预习、课后复习的效果都得到了很大提高。(5)从教学效果的比较,翻转课堂模式下的地理课堂要更加活跃,同时学生的测试成绩也要优于传统课堂。综上所述,翻转课堂的教学模式重在设计,这种教学设计从学生的学情出发,更能体现新课程改革的理念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高中地理 教学设计 传统课堂 翻转课堂
【学位授予单位】:河北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G434;G633.55
【目录】:
- 摘要4-5
- Abstract5-10
- 第一章 引言10-14
- 1.1 研究背景10-11
- 1.1.1 高中新课改理念的提出10
- 1.1.2 高中地理学科的性质和教学现状10
- 1.1.3 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兴起10-11
- 1.2 研究目的11
- 1.3 研究意义11-12
- 1.4 研究方法12-14
- 1.4.1 文献研究法12
- 1.4.2 问卷调查法12
- 1.4.3 个别访谈法12
- 1.4.4 案例分析法12-14
- 第二章 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14-16
- 2.1 国内研究现状综述14
- 2.2 国外研究现状综述14-16
- 第三章 核心概念的界定16-18
- 3.1 教学模式16
- 3.2 翻转课堂教学模式16-18
- 第四章 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理论基础18-20
- 4.1 翻转课堂与注意18
- 4.2 翻转课堂与记忆18-19
- 4.3 翻转课堂与思维19
- 4.4 翻转课堂与建构主义理论19-20
- 第五章 高中地理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应用现状的调查20-28
- 5.1 问卷调查说明20
- 5.2 调查结果与分析20-25
- 5.2.1 学生对当前高中地理地理教学模式满意现状分析20-21
- 5.2.2 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现状分析21-22
- 5.2.3 学生在课堂上注意力集中时间现状分析22-23
- 5.2.4 教学效果现状分析23
- 5.2.5 学生课前预习情况现状分析23-24
- 5.2.6 学生课后复习情况现状与分析24-25
- 5.3 存在的主要问题分析25-28
- 5.3.1 学生对当前高中地理教学模式不满意25
- 5.3.2 课堂上学生的积极性差,主动意识薄弱25
- 5.3.3 学生注意力不能高度集中25
- 5.3.4 学生能力没有得到有效提高25-26
- 5.3.5 学生课前预习、课后复习情况不理想26-28
- 第六章 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高中地理课堂中的实施策略28-38
- 6.1 翻转课堂教学设计的原则28-29
- 6.1.1 依据知识的不同类型特征进行设计28-29
- 6.1.2 依据学生的认知发展特点进行设计29
- 6.2 高中地理翻转课堂设计流程29-33
- 6.2.1 课前学生自学阶段30-31
- 6.2.2 课堂知识讨论阶段31-33
- 6.2.3 课后补充阶段33
- 6.3 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下的高中地理教学设计案例33-38
- 第七章 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与传统课堂教学模式比较分析38-42
- 7.1 教学环节比较38
- 7.2 设计理念比较38-39
- 7.3 学生角色比较39
- 7.4 学生课前预习课后复习情况比较39
- 7.5 教学效果的比较39-42
- 第八章 研究结论及面临问题42-44
- 8.1 研究结论42
- 8.2 面临问题42-44
- 参考文献44-46
- 附录46-54
- 后记(含致谢)54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敬枝,张敬义;素质教育与高中地理教学浅谈[J];运城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2年03期
2 王刚;高中地理新教材变动的特点[J];现代中小学教育;2003年11期
3 翟燕;;浅析高中地理新教材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J];阴山学刊(自然科学版);2004年02期
4 唐小梅;高中地理研究性学习初探[J];引进与咨询;2004年06期
5 陈泮明;高中地理课本中两个难点的讲述[J];天中学刊;2004年05期
6 陶梅;新高中地理课程的教学策略研究[J];高等函授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年06期
7 韩国辉;;浅谈高中地理新教材的教学[J];中国教育研究论丛;2005年00期
8 李素芳;周长春;信恒蔚;王殿军;王平;;谈现行高中地理教材(鲁教版)中的内容问题及修改建议[J];新课程研究(基础教育);2006年08期
9 陈海来;;高中地理教材重新编写的探究[J];当代教育论坛(学科教育研究);2007年12期
10 袁章;;高中地理分层教学实践探索[J];凯里学院学报;2007年0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健;;初、高中地理教学衔接研究[A];现代地理科学与贵州社会经济[C];2009年
2 王秋;;高中地理教学建议探究[A];现代地理科学与贵州社会经济[C];2009年
3 先青平;;浅谈高中地理复习的基本策略[A];现代地理科学与贵州社会经济[C];2009年
4 陈涛;;新课程下高中地理校本课程的开发与研究[A];中国地理学会百年庆典学术论文摘要集[C];2009年
5 全斌;;高中地理新教材的特点及教学策略浅谈[A];地理学的理论与实践——纪念中国地理学会成立九十周年学术会议文集[C];1999年
6 陈国彦;;台湾的高中地理教育问题[A];海峡两岸地理学术研讨会暨2001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1年
7 李世忠;;高中地理“城市交通”研究性学习探讨和政东路交通状况调查评价[A];地理教育与学科发展——中国地理学会2002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2年
8 袁书琪;王晓文;刘恭祥;;当前高中地理课程改革中的若干重要问题探讨[A];认识地理过程 关注人类家园——中国地理学会2003年学术年会文集[C];2003年
9 严瑛;;武汉市高中地理教学调查报告[A];湖北省地理学会2005年学术年会文集[C];2005年
10 吴明泉;;高中地理案例教学的作用与类型的再思考[A];地理学与生态文明建设——中国地理学会2008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8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江西省广丰中学 徐贞伟;浅析高中地理教学中的线性规律[N];学知报;2010年
2 浙江师范大学地理与环境科学学院 王照策;在新课改背景下初高中地理知识整合复习[N];学知报;2011年
3 孙为民;高中地理学习方略[N];朔州日报;2008年
4 万载第二中学 丁北和;高中地理教学应着力培养学生实践能力[N];宜春日报;2009年
5 威宁自治民族中学 阳万发;新课标下高中地理教学策略[N];贵州民族报;2010年
6 江西省广丰一中 许明朗;高中地理教学中“绿色”概念的渗透[N];学知报;2010年
7 淅川县一高 张德昌;浅析高中地理教学中的线性规律[N];学知报;2011年
8 锦屏中学地理组 林智;中图版高中地理教材教学体会[N];贵州民族报;2014年
9 河南禹州二高 李战歌;浅析高中地理学习方法[N];学知报;2010年
10 江苏邳州市宿羊山高级中学 曹芳;高中地理教学中有关“时间”的求算[N];学知报;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雷静;高中地理范例性教材编制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9年
2 谢丽娜;地理案例教学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2年
3 武兴彩;在高中地理教学中创设生活化问题实践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5年
4 董艳;高中地理微课程的设计与实践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5年
5 董满超;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5年
6 任爱明;基于STS教育的高中地理教学策略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5年
7 万银春;《专业标准》下新任高中地理教师教学反思能力的培养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5年
8 王慧;高中地理模拟活动教学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5年
9 姚泽阳;PCK:“专业标准”下新手型高中地理教师培养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5年
10 艾何;高中地理规律的有效教学探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5年
,本文编号:71980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iaoyutizhilunwen/71980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