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教育体制论文 >

MOOC学习困境的形成因素分析及改进策略——以江苏三所高校“尔雅”通识课学习者为例

发布时间:2017-08-23 13:34

  本文关键词:MOOC学习困境的形成因素分析及改进策略——以江苏三所高校“尔雅”通识课学习者为例


  更多相关文章: MOOC 学习困境 “尔雅”通识课 影响因素 对策


【摘要】:学习者存在的学习困境阻碍着MOOC的进一步发展,成为学者关注的热点。通过对江苏省三所高校"尔雅"通识课学习者的调查,运用Logistic回归方法,研究学习者个人基本特征、MOOC课程特征以及其他情况对学习困境的影响。二元Logistic回归结果显示,自主学习能力低、证书缺乏广泛的社会认可度、课程人文关怀度低以及课程平台体验效果不佳是造成MOOC学习困境的主要影响因素。基于此,提出了科学规划、量力而行、合理安排学习进度与积极寻找MOOC学习同伴克服自主学习能力不足,采用"MOOC+classroom=SPOC"形式提升课程人文关怀度,实施联动机制提升MOOC课程证书的社会认可度,吸引资金投入和加强科技研发提升MOOC平台体验效果等对策。
【作者单位】: 南京农业大学;
【关键词】MOOC 学习困境 “尔雅”通识课 影响因素 对策
【基金】:江苏省2015年高等教育教学改革项目“科技竞赛与课程教学相融合的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模式研究”(2015JSJG191)
【分类号】:G434;G642
【正文快照】: MOOC是在线开放教育的一种新形式,因其不同于其它网络视频课程的显著特征而受到广泛关注,并在近几年得到快速发展。《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决定》明确要求:要充分利用信息化手段扩大优质教育资源覆盖面,逐步缩小差距,实现教育公平。MOOC对传统教育模式产生重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李俊龙;王力;傅雷鸣;丁永前;;AGIL模型视角下推进高校应用MOOC教学的策略选择[J];现代远程教育研究;2016年02期

2 王怀诗;曹惠娟;;基于信息价值链的网络学习模式探析[J];现代远程教育研究;2011年01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傅雷鸣;陈婵娟;王力;李俊龙;;MOOC学习困境的形成因素分析及改进策略——以江苏三所高校“尔雅”通识课学习者为例[J];中国农业教育;2016年06期

2 李爽;;高校学术社团实现可持续发展策略——以知识价值链为视角[J];吉林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5年01期

3 谢先成;李杏;陈斌;;中国网络学习研究:梳理与盘点[J];阜阳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年04期

4 杨宏宇;赵静;;在国家开放大学云平台环境下构建三维协同教学模式的探析[J];湖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3年05期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欣;高淑玲;;我国大学慕课教学策略之研究[J];高教探索;2015年04期

2 郑燕林;;ARCS模型视角下高校推进MOOC应用的路径选择[J];中国电化教育;2015年03期

3 别敦荣;李家新;韦莉娜;;大学教学文化:概念、模式与创新[J];高等教育研究;2015年01期

4 汪基德;冯莹莹;汪滢;;MOOC热背后的冷思考[J];教育研究;2014年09期

5 张伟;王海荣;;MOOC课程学习体验及本土化启示[J];现代远距离教育;2014年04期

6 魏传光;洪志雄;;超越与局限:MOOC与网络视频公开课的比较研究[J];现代远距离教育;2014年04期

7 徐葳;贾永政;阿曼多·福克斯;戴维·帕特森;;从MOOC到SPOC——基于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和清华大学MOOC实践的学术对话[J];现代远程教育研究;2014年04期

8 宋专茂;;慕课何以致高校教学方法革新[J];复旦教育论坛;2014年04期

9 姚媛;韩锡斌;刘英群;程建钢;;MOOCs与远程教育运行机制的比较研究[J];远程教育杂志;2013年06期

10 王怀诗;曹惠娟;;检索式学习:意义、方式与发展[J];中国远程教育;2009年04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华洪波;张利兵;;案例与实验教学法在大学数学通识课教学中的应用[J];考试周刊;2011年38期

2 张宏业;汪存友;;信息化环境下高校通识课教学与管理的需求与对策[J];中国教育信息化;2012年21期

3 马赛;;试论逻辑通识课教学方法的创新[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3年03期

4 张鹏,杜云慧;通识课构成的优化初探[J];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2004年04期

5 赵小琪;张晶;;试论中外文学名著通识课教学中的跨越意识[J];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6期

6 张颖华;;论高校历史文化通识课课堂教学方法[J];牡丹江大学学报;2011年07期

7 刘启坤;徐东富;吴阳;杨聪俊;;文山学院田径通识课受冷落原因分析及对策[J];湖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2年02期

8 沈钺;秦平;;通识课“生活中的电学知识”教学研究[J];高等理科教育;2009年06期

9 杜云慧;张鹏;;教学构成与通识课教学效果的研究[J];教学研究;2013年01期

10 骆正言;;法律通识课教学方法新探[J];江苏建筑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3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吴同;;《生活与化学》课程的几点构想[A];中国化学会第28届学术年会第16分会场摘要集[C];2012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本报记者 高靓;通识教育别成“酱油课”[N];中国教育报;201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李娜;高师院校教育技术通识课教学内容的设计与应用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72533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iaoyutizhilunwen/72533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409dd***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