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教育体制论文 >

信息化环境下分享式教学在大学课堂中的应用

发布时间:2017-08-23 15:45

  本文关键词:信息化环境下分享式教学在大学课堂中的应用


  更多相关文章: 分享式教学 信息化教学 高校教学改革


【摘要】:合作精神的核心是分享,而探索和分享是人的天性。分享式教学不关注学生在知识获取阶段是自主的还是合作的,而关注他们在知识应用阶段的相互启发。该文提出了一种信息化环境下分享式教学的典型模式,该模式以问题解决为出发点,给学生充分的时间进行自主探索,在之后的展示、评选、讨论环节引导学生关注、比较、改进他人的学习成果,通过既定的对话规则来促进优秀作业的作者与参与讨论者之间的对话和理解,从而保证分享的有效性。
【作者单位】: 华中师范大学教育信息技术学院;
【关键词】分享式教学 信息化教学 高校教学改革
【基金】:湖北省教学研究项目“高校混合式学习的影响因素及策略研究”(项目遍号:2013083)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资助项目“大规模有组织在线学习的理论与实践研究”(项目编号:CCNU15Z02005)的研究成果
【分类号】:G434
【正文快照】: 一、问题的提出展示或汇报是小组合作学习中的重要环节,起着督促学生学习和考查学习效果的作用。但老师们经常会发现这种监督其实很容易流于表面,学生实际的学习效果甚至还不如传统课堂。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呢?一方面,可能与我们对合作学习功效的过高预期有关;另一方面,没有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李荣华;;分享: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沟通的新模式[J];教育探索;2010年08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张新昌;孙凤娟;;我国高校思政教育面临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开封教育学院学报;2013年05期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王锋;沟通:教育的应有之义[J];教书育人;2003年03期

2 张惠洁;教育沟通意义[J];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03期

3 聂荣鑫;走向对话:一种新的德育模式[J];思想·理论·教育;2002年02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小红;;论作为教学精神的教学对话[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6年01期

2 李小红;;教学对话:内涵、特征与表现形态[J];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06年01期

3 黄娟;韩军延;;认识论视角下的教学对话[J];江西教育科研;2006年07期

4 张海燕;;教学对话的表现形态[J];文学教育(下);2007年03期

5 徐红;;超越迷惘 回归本土——对“教学对话”的反思[J];教育导刊;2008年01期

6 岳欣云;;教学对话的三种境界及对教师的要求[J];教育科学;2008年03期

7 李小红;;论教师促进教学对话的策略[J];当代教育科学;2008年17期

8 余国良;;教学对话素养的构成与提升[J];教育科学研究;2009年07期

9 赵庆;;教学对话素养的构成与提升[J];现代特殊教育;2009年10期

10 徐红;;教学对话的批判与重建:本土化视角[J];教育科学研究;2010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田家英;;改变传统观念 推动教学对话[A];江苏省教育学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文科专辑)[C];2006年

2 杨秀清;;浅谈有效教学的心理能力[A];福建师大福清分校2003年会议论文汇编[C];2003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李静 晋城二中教师;对语文教学新课改的一点思考[N];太行日报;2010年

2 夏心军;“缺憾”与“小而全”的教学对话[N];中国教师报;2003年

3 山东省高密一中 孙世杰;教师怎样才能在校本教研中成长②[N];江苏教育报;2012年

4 灵台县第三中学 于晰和;浅析体育教学的多元化发展[N];甘肃日报;2011年

5 华东师范大学课程与教学研究所博士生 田莉审;视教师“自我认同”的力量图说[N];中国教育报;2008年

6 王志强 黄丽珍 陈育才 阚婷;经营一个充满活力的课堂[N];美术报;2003年

7 福建师范大学教育学院 刘冬岩;有效提问是教学对话的生长点[N];中国教育报;2012年

8 贵州省安顺市平坝县逸夫小学 王艳琼 陈霞;挖掘文本内涵 渗透人文教育[N];经济信息时报;2008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周建平;追寻教学道德[D];南京师范大学;2003年

2 何善亮;有效教学批判[D];南京师范大学;2007年

3 郭红霞;教学工程师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1年

4 吴德芳;论“后现代思想”视野下的教学[D];华东师范大学;200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金晓斐;《中学科学教学设计》教材建设的探索与实践[D];上海师范大学;2015年

2 欧阳祝棣;高中校本教研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5年

3 杨春华;有效教学的本体论考察[D];天津师范大学;2010年

4 唐修君;新课标体系下语文课“参与—发展”教学模式初探[D];山东师范大学;2007年

5 黄怡然;教学反思与教师专业发展[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6 于湘竹;语文教学的新尝试—师生交互成长式教学的理论与实践[D];东北师范大学;2008年

7 顾小明;教师有效教学标准编制的比较及其启示[D];浙江师范大学;2010年

8 高祥;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教学反思策略研究[D];沈阳师范大学;2011年

9 秦纪兰;中学语文审美式教学探讨[D];南京师范大学;2004年

10 陈爱忠;新课程有效教学的理念与策略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03年



本文编号:72590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iaoyutizhilunwen/72590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cbe1f***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