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CS动机设计模型在高中信息技术课堂中的应用研究
本文关键词:ARCS动机设计模型在高中信息技术课堂中的应用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ARCS动机设计模型 高中信息技术 教学设计 课堂实践
【摘要】:长期以来受应试教育大环境的影响,信息技术作为一门副科很难引起学生们的注意,学生学习信息技术的动机普遍较低,但是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信息技术的学科地位也越来越重要,浙江已经率先将信息技术纳入高考,作为高考的一个选修学科。高中信息技术新课程标准要求以提升学生的信息素养为宗旨,以学生为主体,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新型学习方式,强调学生的主动性。因此,学生的动机水平与信息技术课程的学习直接相关。美国著名心理学家John Keller提出的ARCS动机模型,以学生的动机的激发和维持为核心来设计整个教学,与高中信息技术新课程的理念相符合。本研究围绕着ARCS动机模型研究高中信息技术课堂的教学设计和实践。首先综述了国内外ARCS动机模型的理论和应用相关研究现状,并从动机的视角对高中信息技术课程目标、内容以及课堂要素等进行分析。其次,探讨了ARCS动机模型视角下信息技术课堂教学设计原则,并在此基础上对教学目标、教学过程、学习环境、教学评价等教学要素进行分析与设计,建构出基于ARCS的信息技术课堂教学过程模式。该模式包含教学前活动、内容呈现、学习者参与、应用评价四个环节,课前活动环节学生建立注意、体验学习乐趣;内容呈现环节建立相关性、激发学习动机;学习参与环节,完成任务建立自信强化学习动机;应用评价环节,学生正确归因,建立满足感,维持学习动机。第三,依据教学过程模型对高中信息技术课堂进行课程实践分析和设计,选取高一信息技术课程进行教学实践。通过前期分析后,对教学目标、教学过程、学习环境、学习评价等几个部分进行设计并将方案付诸实施。最后,对实验结果采集数据并进行统计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将ARCS动机模型应用于高中信息技术课堂,合理地安排每个教学环节,能够促使学生成为学习过程的真正掌控者,学生的学习始终处于一种积极、愉快的状态,有效地提高学生的总体动机水平(在自信和满意层面的动机水平提高尤为明显),且学生的成绩也有了明显的提高。
【关键词】:ARCS动机设计模型 高中信息技术 教学设计 课堂实践
【学位授予单位】:浙江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G434;G633.67
【目录】:
- 摘要3-5
- ABSTRACT5-12
- 1 绪论12-20
- 1.1 研究背景12-13
- 1.2 文献综述13-16
- 1.2.1 国外研究13-14
- 1.2.2 国内研究14-16
- 1.3 研究目的和意义16-17
- 1.3.1 研究目的16-17
- 1.3.2 研究意义17
- 1.4 研究内容和方法17-19
- 1.4.1 研究内容17-18
- 1.4.2 研究方法18-19
- 1.5 研究步骤19-20
- 2 研究理论基础20-26
- 2.1 学习动机的概念及相关理论基础20-24
- 2.1.1 学习动机概念20-21
- 2.1.2 学习动机理论21-24
- 2.2 ARCS动机设计模式概述24-26
- 2.2.1 ARCS动机设计模式要素24-25
- 2.2.2 ARCS动机设计模式与教学过程的关系25-26
- 3 ARCS动机视角下高中信息技术课教学设计研究26-39
- 3.1 基于ARCS的高中信息技术课程分析26-27
- 3.1.1 课程目标定位符合学生发展需求26
- 3.1.2 课程内容与学生学习生活息息相关26-27
- 3.2 基于ARCS的高中信息技术课堂要素分析和教学设计流程27-29
- 3.2.1 ARCS动机视角下高中信息技术课堂要素分析27-28
- 3.2.2 ARCS动机视角下高中信息技术课教学设计流程28-29
- 3.3 ARCS动机视角下信息技术课堂教学设计原则29-31
- 3.3.1 系统性原则29-30
- 3.3.2 主体性原则30
- 3.3.3 切身性原则30-31
- 3.3.4 支持性原则31
- 3.3.5 多样性原则31
- 3.4 基于ARCS动机设计模型的信息技术课教学设计分析31-36
- 3.4.1 动机生成性的教学目标32
- 3.4.2 动机生成性的教学过程32-35
- 3.4.3 支持性的学习环境35-36
- 3.4.4 过程性和公正的教学评价36
- 3.5 基于ARCS的信息技术课堂教学过程模式36-39
- 4 ARCS动机设计模型在高中信息技术课堂的应用实践设计39-54
- 4.1 动机关联因素始端分析39-46
- 4.1.1 以转化信息技术学习动机为基础的需求分析39
- 4.1.2 信息技术学习动机现状调查分析39-46
- 4.2 ARCS视角下的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教学设计策略46-54
- 4.2.1 激励性的教学目标设计46-47
- 4.2.2 注意性的教学前活动设计47-48
- 4.2.3 切身性的内容设计48-49
- 4.2.4 成功体验的学习活动设计49-51
- 4.2.5 学以致用,以“评”促“学”51-54
- 5 基于ARCS动机设计模型的高中信息技术课程实施案例及分析54-67
- 5.1 实施方案设计54-55
- 5.2 高中信息技术教学设计实例55-61
- 5.2.1 课前分析和准备55-59
- 5.2.2 教学活动过程59-61
- 5.3 实施效果分析61-67
- 5.3.1 学业成绩分析61-63
- 5.3.2 动机水平分析63-65
- 5.3.3 观察情况分析65-66
- 5.3.4 访谈结果分析66-67
- 6 研究总结与展望67-69
- 6.1 研究总结67-68
- 6.2 研究不足与展望68-69
- 参考文献69-73
- 附录Ⅰ:高中信息技术学习动机水平调查问卷73-75
- 附录Ⅱ:访谈提纲75-76
- 附录Ⅲ:测验试卷76-78
- 致谢78-79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79-80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太平;;对高中信息技术教育的思考[J];中国电化教育;2003年05期
2 廖媛媛,丁慧;乌鲁木齐市高中信息技术课程开设现状调查报告[J];新疆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年03期
3 许才华;高中信息技术教学方法的初探[J];兵团教育学院学报;2005年04期
4 周小梅;高中信息技术会考应考的措施与建议[J];基础教育研究;2005年02期
5 吴毅;;浅析高中信息技术教学[J];中国教育研究论丛;2006年00期
6 王爱胜;;高中信息技术教材中存在的问题与思考[J];中国电化教育;2006年06期
7 解月光;;高中信息技术课程实施阶段的教师课程认同研究[J];中国电化教育;2006年01期
8 白云;;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教学模式探讨[J];软件导刊;2007年02期
9 赵瑞;赵健;;案例教学在高中信息技术课中的应用研究[J];教学与管理;2007年36期
10 瞿娟;;从信息技术考试反思高中信息技术教学[J];中国教育信息化;2007年18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骆丽璇;;高中信息技术学科中“问题探究”式教学模式的研究[A];中国教育技术协会2004年年会论文集[C];2004年
2 兰乾霞;;论高中信息技术教学实践与思考[A];中华教育理论与实践科研论文成果选编(第六卷)[C];2013年
3 刘佳;;高中信息技术教学设计与反思[A];2014年5月现代教育教学探索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14年
4 张乐;;提高高中信息技术教学的解决策略[A];2014年6月现代教育教学探索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14年
5 谈笑;;浅谈自主协作学习在高中信息技术课程中的应用[A];江苏省教育学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理科专辑)[C];2006年
6 刘青云;;关于高中信息技术新课程的几点思考[A];江苏省教育学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理科专辑)[C];2006年
7 刘佳;;新课程下高中信息技术教学模式探究[A];2014年3月现代教育教学探索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14年
8 王景风;;新课程理念下高中信息技术教学的实践和探索[A];2014年8月现代教育教学探索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14年
9 李武学;;高中信息技术课任务驱动教学法初探[A];中华教育理论与实践科研论文成果选编(第1卷)[C];2009年
10 周龙;;高中信息技术学科开放式教学模式初探[A];信息技术环境构建与教学应用[C];2009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黄平民族中学 吴克成;高中信息技术“任务驱动”教学法实践经验再谈[N];贵州民族报;2014年
2 郸城县第二高级中学 马素平;浅谈新课程下的高中信息技术教学[N];周口日报;2009年
3 山东省滕州市第二中学 郭长虹;谈高中信息技术的教学方法[N];学知报;2011年
4 董玉琦 黄松爱 东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教授,,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标准研制组共同负责人;东北师范大学传媒科学学院副教授;高中信息技术课程实施亟待改进[N];中国教育报;2009年
5 山东省邹平县第一中学 郭凤广 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 刘美凤;教育信息化“先行者”需注重专业发展[N];中国教育报;2014年
6 山东高密市第一中学信息技术教研室 程友;普通高中信息技术教育冷点问题浅析[N];中国电脑教育报;2004年
7 董玉琦 山东省青州市第一中学 王爱胜;高中信息技术新课程的追求与实施[N];中国教育报;2006年
8 江苏省靖江高级中学 何丹;高中信息技术学科的教育价值[N];成才导报.教育周刊;2008年
9 山东菏泽第一中学 付琳 山东菏泽学院附中 郑秀娟;高中信息技术课新理念[N];中国电脑教育报;2005年
10 山东省平度市第二中学 代晓黎;积极推进新课程改革 感受高中信息技术教育魅力[N];消费日报;2009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立;高中信息技术教学的实效性研究[D];西南大学;2008年
2 刘W歴
本文编号:77806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iaoyutizhilunwen/77806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