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类型人际关系对青少年抑郁情绪的影响——自尊和性别的作用
本文关键词:不同类型人际关系对青少年抑郁情绪的影响——自尊和性别的作用
【摘要】:目的:探究不同类型人际关系(异性关系、同性关系、亲子关系、师生关系)、自尊与青少年抑郁之间的关系,以及性别对三个变量关系模式的调节作用。方法:采用人际关系量表(IRS)、简版流调中心抑郁量表(CES-D-13)、罗森伯格自尊量表(RSES)对1614名青少年学生进行测查。结果:1自尊在四类人际关系与抑郁情绪的关系中起到了中介作用,除异性关系外,自尊在其他三类人际关系与抑郁情绪的关系中起到调节作用;2自尊在亲子关系以及师生关系对青少年抑郁预测关系的中介作用存在显著的性别差异,自尊的调节作用不存在性别差异。结论:青少年人际关系既可直接影响抑郁情绪,也可通过自尊间接影响抑郁情绪,并受性别的调节。
【作者单位】: 陕西师范大学心理学院;
【关键词】: 人际关系 抑郁 自尊 性别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1200778)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15SZTZ01) 陕西师范大学研究生培养创新基金(2015CXS031)
【分类号】:B844.2
【正文快照】: 青少年期是一个从幼稚走向成熟的过渡时期,身心经历巨大变化以及要面对多种成长危机,导致了青少年抑郁情绪的增多。在美国,大约15%的儿童和青少年报告了明显的抑郁情绪[1]。国内相关研究也显示有20%到44%的青少年表现出一定的抑郁情绪[2]。明显的抑郁情绪不但会影响青少年当前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薇;齐凤莲;贾林蓉;陈欣;;大学生抑郁情绪探讨[J];西昌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1期
2 杨美荣;杜君;王晓一;;大学生与同龄社会青年抑郁情绪的比较研究[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07年05期
3 石英华;;大学生抑郁情绪与成人依恋的关系研究[J];社会心理科学;2007年Z2期
4 刘友夺;吴秀光;黄时金;黄周忠;;老年人社会状况与抑郁情绪调查分析[J];福建医药杂志;2009年05期
5 曾文洁;李广明;;公务员如何释放自己的抑郁情绪[J];吉林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10年03期
6 刘堂进;;高中生如何克服抑郁情绪[J];高中生;2013年21期
7 卫平祥,姚凤梅;某高校学生的抑郁情绪及其影响因素调查分析[J];四川精神卫生;2005年04期
8 石英华;魏萍;;大学生抑郁情绪与成人依恋的关系研究[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07年12期
9 阎媛;;大学生抑郁情绪及调节[J];传承;2009年12期
10 谷玉冰;;当前大学生抑郁情绪的表现、成因及应对策略[J];教育探索;2011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静华;;社区老年人抑郁情绪的调查分析[A];自主创新与持续增长第十一届中国科协年会论文集(3)[C];2009年
2 安维娟;徐嵩俐;;住院老干部抑郁情绪的调查分析[A];中国心理卫生协会第五届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3 曹筱燕;陈楚侨;宗纪刚;史艳芳;王玉娜;;大学生抑郁情绪与应对灵活性研究[A];第十二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9年
4 伊丽;武国城;;一例救援人员抑郁情绪的心理干预[A];中国首届心理咨询师大会暨心理危机干预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5 蒋月君;朱雅君;严建雯;陈传锋;;高校毕业生的抑郁情绪与目标建构研究[A];第十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6 李永超;陈优;葛小锚;;中小学生焦虑抑郁情绪调查分析研究[A];中华医学会精神病学分会第九次全国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1年
7 刘立芬;;中学生抑郁情绪及其影响因素调查[A];山东省心理卫生协会首届学术研讨会获奖论文选萃[C];1999年
8 张玉静;韩布新;;老年人焦虑、抑郁情绪的发展及其干预[A];心理疾患的早期识别与干预——第三届心理健康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3年
9 徐雁玲;;一例抑郁情绪个案[A];中国心理卫生协会第五届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10 郭莉;;青年女性抑郁情绪咨询报告[A];第十二次全国中医、中西医结合乳房病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1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凤鸣;正确地应对抑郁情绪[N];卫生与生活报;2003年
2 ;抑郁情绪怎么办?[N];健康时报;2005年
3 罗中云;沉思恶化抑郁情绪[N];北京科技报;2007年
4 记者 吴m#麓;文化差异如何影响抑郁[N];北京科技报;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徐涛;在押男性服刑人员抑郁情绪调查及认知干预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07年
2 高博;大学生抑郁情绪的动物辅助干预研究[D];大连医科大学;2012年
3 孙维燕;反刍、负性认知对抑郁情绪的影响:反刍的认知催化模型[D];华中师范大学;2014年
4 刘晔颖;研究生自我同情与抑郁情绪的相关及干预研究[D];南昌大学;2015年
5 孙伟铭;江西省社区老年人抑郁情绪的评估与心理干预研究[D];南昌大学;2015年
6 陈丹;大学生抑郁情绪的预测模型研究[D];浙江大学;2011年
7 刘小溶;初一学生抑郁情绪的影响因素的个案研究[D];内蒙古师范大学;2011年
8 潘建英;医学专科生抑郁情绪与人际关系的相关性研究[D];南昌大学;2012年
9 孙亚磊;高中生抑郁状况的团体干预研究[D];内蒙古师范大学;2011年
10 杜士君;驾训学兵焦虑和抑郁情绪的影响因素与心理训练的效果评估研究[D];第四军医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78689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iaoyutizhilunwen/78689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