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向中职学校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型及应用研究
本文关键词:面向中职学校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型及应用研究
【摘要】:翻转课堂结合了课堂教学和在线学习的优势,在实践中受到了国内外众多师生的欢迎。计算机网络和通信技术的发展为翻转课堂的开展提供了必要的信息技术支持,其所承载的教学资源更是翻转课堂实施的基础。目前,我国翻转课堂的研究对象主要是高校和普通中学的学生。相对于高校和普通中学,翻转课堂在中职学校的研究,无论是中职学校翻转课堂教学模型,还是中职学校翻转课堂教学平台的研究都较少。中职学校翻转课堂的顺利开展需要与之相适宜的教学模型,中职学校的翻转课堂教学实践需要一种能为其提供支持的网络教学平台。本研究以面向中职学校的翻转课堂教学设计与研究为主要问题,综合运用文献研究、软件工程和问卷调查等方法,开展以下研究内容:(1)翻转课堂理论梳理。研究分析翻转课堂的基础理论——掌握学习理论,为本研究的深入开展打下坚实的理论基础。(2)中职学校翻转课堂教学模型构建。研究国内外现有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型,分析了中职学校翻转课堂教学模型的构成要素,并依据掌握学习理论和中职学生特征,构建适合在中职教育中应用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型。(3)中职学校翻转课堂教学平台设计与开发。总结国内外翻转课堂教学平台的研究现状。对用户进行需求分析,依据构建的中职学校翻转课堂教学模型,设计并实现能支持中职学校翻转课堂的教学平台。按照开发需求及具体技术要求,对各模块的功能进行测试。(4)中职学校翻转课堂的教学应用评价。基于中职学校翻转课堂教学平台,依据中职学校翻转课堂教学模型,对速写课程进行课程教学设计和教学应用评价。根据问卷调查,对中职学校翻转课堂教学平台进行改进。经过问卷调查发现,中职学生比较认可运用中职学校翻转课堂教学模型能有效改善教学效果和提升学习能力。经过系统测试和问卷调查发现,中职学校翻转课堂教学平台能够较好的支持中职学校翻转课堂教学,为中职学校翻转课堂教学的顺利开展提供了有效的技术支持,中职学生也比较满意教学平台提供的学习服务。研究具有以下创新点:(1)针对中职学生特征,构建了面向中职学校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型。在翻转课堂教学模型的课前流程中,增加了教师对学生自主学习流程的设计与组织。(2)针对中职学校,设计开发了整合信息技术和教学资源的翻转课堂教学平台。该平台是经过调研和需求分析,基于构建的中职学校翻转课堂模型,针对中职学校设计开发的。
【关键词】:翻转课堂 中职学校 教学平台 教学模式
【学位授予单位】:浙江工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G434;G712
【目录】:
- 摘要4-6
- ABSTRACT6-10
- 1 绪论10-14
- 1.1 研究背景10-11
- 1.2 研究内容11
- 1.3 研究意义11-12
- 1.4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12-14
- 1.4.1 研究方法12-13
- 1.4.2 技术路线13-14
- 2 研究综述14-24
- 2.1 国内外研究现状14-21
- 2.1.1 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国内外研究现状14-19
- 2.1.2 翻转课堂教学平台国内外研究现状19-21
- 2.1.3 研究现状启示21
- 2.2 相关概念界定和翻转课堂理论基础21-23
- 2.2.1 基本概念21-22
- 2.2.2 理论基础22-23
- 2.3 本章小结23-24
- 3 基于掌握学习理论的中职学校翻转课堂教学模型构建24-34
- 3.1 中职学生特征分析24-26
- 3.1.1 中职学生学习特点分析24
- 3.1.2 中职学生认知特征分析24-25
- 3.1.3 中职学生学习动机分析25-26
- 3.2 基于掌握学习理论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型要素分析26-28
- 3.3 基于掌握学习理论的中职学校翻转课堂教学模型设计28-33
- 3.3.1 中职学校翻转课堂教学模型整体设计28-29
- 3.3.2 中职学校翻转课堂教学模型课前准备设计29-31
- 3.3.3 中职学校翻转课堂教学模型课堂教学设计31-32
- 3.3.4 中职学校翻转课堂教学模型课后巩固设计32-33
- 3.4 本章小结33-34
- 4 中职学校翻转课堂教学平台设计与实现34-49
- 4.1 中职学校翻转课堂教学平台需求分析34-36
- 4.1.1 中职学校翻转课堂教学平台用户分析34-35
- 4.1.2 中职学校翻转课堂教学平台功能需求分析35-36
- 4.2 中职学校翻转课堂教学平台设计36-45
- 4.2.1 中职学校翻转课堂教学平台设计目标36
- 4.2.2 中职学校翻转课堂教学平台功能设计36-45
- 4.3 中职学校翻转课堂教学平台开发与测试45-48
- 4.3.1 中职学校翻转课堂教学平台开发45-46
- 4.3.2 中职学校翻转课堂教学平台测试46-48
- 4.4 本章小结48-49
- 5 基于中职学校翻转课堂教学平台的课程教学设计与应用评价49-61
- 5.1 速写课程的教学设计49-55
- 5.1.1 课前教学准备阶段49-51
- 5.1.2 课堂教学实施阶段51-52
- 5.1.3 课后教学巩固阶段52
- 5.1.4“面部速写”课堂教学流程示例52-55
- 5.2 教学应用评价55-59
- 5.2.1 用户问卷调查及分析讨论55-59
- 5.2.2 中职学校翻转课堂教学平台改进59
- 5.3 本章小结59-61
- 6 总结与展望61-63
- 6.1 研究总结61-62
- 6.1.1 研究成果61-62
- 6.1.2 研究创新点62
- 6.2 研究展望62-63
- 参考文献63-66
- 附录66-78
- 致谢78-79
- 攻读学位期间参加的科研项目和成果79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晓雄;关于教育评价中确定权重的一个教学模型[J];四川教育学院学报;1995年04期
2 张芳;;朴实的课堂更精彩——听柏继明老师“手能帮我学数学”一课有感[J];小学教学(数学版);2009年12期
3 林肃浩;“理想化课堂教学模型”初探[J];中学化学教学参考;1998年07期
4 黄万艮;显示知识与隐含知识对接的教学模型[J];教育导刊;2002年13期
5 徐雄杰;刘建中;纪进;曾文;;初探高校混合体育教学模型[J];安徽体育科技;2007年03期
6 侯春英;;高职教育网络教学模型研究[J];电子技术与软件工程;2013年20期
7 何嘉媛;刘恩山;;论证探究式教学模型的设计和运用[J];生物学通报;2013年10期
8 苏睦;;新教师新教材[J];教书育人;2008年19期
9 武生荣;李建章;;X3D在GPS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现代远程教育研究;2008年03期
10 余一明;;高职教育“3D-互动教学模型”的创建和诠释[J];新课程研究(中旬刊);2010年10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邢田;金翔;侯爱兵;吴明月;范蓬;;应用三维动画技术构建牙体动态教学模型[A];第九次全国口腔医学教育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3年
2 洪友廉;;人体动作的计算机模拟和人体教学模型[A];运动生物力学研究方法[C];1986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徐展;基于心理学的网络教学模型与实验研究[D];西南师范大学;200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吉祥;指向化学三维目标的问题解决教学模型的构建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15年
2 彭丹凤;基于APT教学模型的小学科学学习兴趣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6年
3 朱毅;面向中职学校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型及应用研究[D];浙江工业大学;2016年
4 陕娟娟;翻转课堂教学模型的研究及教学管理平台的设计[D];北京农学院;2015年
5 张瑞平;基于EST的双主教学模型构建与研究[D];河南大学;2012年
6 何磊;一种基于半分布式P2P结构的网络教学模型研究[D];云南师范大学;2009年
7 蔡俊;基于多Agent的网络教学模型的研究[D];浙江师范大学;2003年
8 陈其梅;PBL混合式课堂教学模型及资源平台的构建研究[D];浙江工业大学;2012年
9 牛奔;基于WEB智能的E-Learning教学模型研究[D];吉林大学;2009年
10 陈洁;基于交互白板的翻转课堂教学案例设计[D];河北大学;2013年
,本文编号:87126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iaoyutizhilunwen/87126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