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教育体制论文 >

县域义务教育师资流动背景下教师归属感研究

发布时间:2017-09-25 20:23

  本文关键词:县域义务教育师资流动背景下教师归属感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县域 师资流动 教师归属感


【摘要】: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基石,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是实现教育公平的基础性工作。然而,在现阶段,义务教育师资配置的失衡已成为目前我国义务教育改革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均衡义务教育师资配置,关键在于实现县(区)域内教师的合理流动。教师从一所学校流入另一所学校,学校环境的差异、人际关系的变动、学校管理的冲突等,必然会对流动教师的归属感带来一定的挑战。因此,县(区)域教育行政管理部门、流入学校以及流动教师自身应该通力合作,以提升流动教师的归属感。基于义务教育发展的现状,本文以县行政区域为研究单位,对师资流动背景下流动教师的归属感问题进行探究。论文共有四个部分:第一部分是绪论,包括:问题的提出、研究的目的和意义、研究的思路和方法、相关概念的界定、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第二部分是对师资流动背景下教师归属感的理性思考,笔者对师资流动的背景进行了深刻的剖析并论述了教师学校归属感的理论基础。第三部分则论述了师资流动对教师的归属感造成的冲击及现状分析。师资流动必然会对教师既有的学校归属感造成一定的冲击,这主要体现在学校环境、人际关系、学校管理和教师自身职业认同等方面。第四部分是师资流动背景下流动教师归属感的提升策略。在师资流动背景下,培育教师归属感的根本路径,就是立足传统的学校归属感,引导教师逐步形成区域“系统人”的归属感,最终致力于形成教育职业“专业人”的使命感。在这一过程中,需要教育行政管理部门、流入学校与流动教师三方的通力合作。
【关键词】:县域 师资流动 教师归属感
【学位授予单位】:浙江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G525.1
【目录】:
  • 摘要3-4
  • ABSTRACT4-9
  • 一、绪论9-29
  • (一) 问题的提出9-10
  • (二) 研究目的与意义10-11
  • 1. 研究目的10-11
  • 2. 研究意义11
  • (三) 核心概念界定11-14
  • 1. 师资流动11-13
  • 2. 教师归属感13-14
  • (四) 文献综述14-26
  • 1. 当前国内外相关文献的检索14-15
  • 2 当前国内外关于“教师归属感”的相关研究15-25
  • 3. 对已有研究文献的述评25-26
  • (五) 研究思路与方法26-29
  • 1. 研究思路26-27
  • 2. 研究方法27-29
  • 二、师资流动背景下教师归属感的理性思考29-35
  • (一) 师资流动的社会根源与现实诉求30-33
  • 1. 师资流动的社会根源:社会的流动性30-31
  • 2. 师资流动的现实诉求:教育资源的均衡化配置31-33
  • (二) 教师学校归属感的理论根基33-35
  • 三、师资流动对教师归属感的冲击及其现状分析35-48
  • (一) 师资流动对教师归属感的冲击35-38
  • 1. “流动的现代性”所引发的归属感危机35-36
  • 2. 教师传统学校归属感的冲击36-38
  • (二) 师资流动背景下教师归属感的现状分析38-48
  • 1. 学校环境的差异39-40
  • 2. 人际关系的变动40-44
  • 3. 学校管理的冲突44-46
  • 4. 自我职业认同的困惑46-48
  • 四、师资流动背景下教师归属感的提升策略48-60
  • (一) 教育行政管理部门:完善教师交流的顶层设计48-52
  • 1. 加强教师人事管理制度改革48-49
  • 2. 完善流动教师待遇保障机制49-51
  • 3. 建立区域教师专业发展共同体51-52
  • (二) 流入学校:提升流动教师对学校组织的认同感52-57
  • 1. 构建“以师为本”的学校教师管理氛围52-54
  • 2. 营造和谐的人际关系54-55
  • 3. 培育开放的学校文化55-57
  • (三) 流动教师:形成“教育事业人”的自我认同感57-60
  • 1. 转变流动观念,回归“教育事业人”的精神家园57-58
  • 2. 提升业务水平,重拾“教育研究者”的职业身份58-60
  • 五、结语60-61
  • 参考文献61-66
  • 附录66-68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68-69
  • 致谢69-70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顺新;;背景文化知识与中学语文阅读教学[J];江西教育;2014年09期

2 黄彩梅;李轶圆;;背景文化知识与英语专业听力教学[J];考试周刊;2010年39期

3 郑爱香,邵润平;浅谈英语教学中的背景文化[J];西安航空技术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0年02期

4 邢泽;尚志芳;;“和”背景文化的日本[J];考试周刊;2014年44期

5 秦媛;背景文化教学在中学英语教学中的作用[J];山东师大外国语学院学报(基础英语教育);2003年02期

6 黄月娥;;英语教学中背景文化的渗透及其策略[J];新课程研究(上旬刊);2012年01期

7 李媛;;体校英语教学中背景文化知识的传播[J];校园英语;2012年09期

8 陈婉琳;贾琼;;合作学习:提高大学生背景文化知识习得的自主性[J];社科纵横;2008年04期

9 鲍荣;;了解语言形成的背景文化提高英语交际能力[J];考试周刊;2009年01期

10 郭夏;;背景文化知识在中学英语教学中的作用[J];陕西教育(教学版);2011年11期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浙江东阳中学校长 杜承平;贯通力为基础 创新力是生命[N];中国教育报;2002年

2 沈碧青;《像经济学家一样思考》:我们像谁一样思考[N];吉林日报;2005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陈静;对文化背景知识在提高中职学校英语阅读能力的影响的研究[D];内蒙古师范大学;2015年

2 唐小姝;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背景资料的引入[D];南京师范大学;2015年

3 刘彩伟;县域义务教育师资流动背景下教师归属感研究[D];浙江师范大学;2016年



本文编号:91941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iaoyutizhilunwen/91941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bf0c2***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